中央公园是纽约市最负盛名的名胜之地,公园东侧的第五大道(Fifth Avenue)是当今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在公园南端与第五大道相交之处,有个不起眼的城市广场,一个喷泉、一座雕塑而已,这样的广场在纽约数不胜数。广场边有一个酒店,名曰“广场酒店”(The Plaza Hotel),白色建筑,古典风格,构成从中央公园往南看的一道风景线。我数次从这家酒店门前经过,最先想到的是在这里发生的一起影响世界经济的重大事件——《广场协议》(The Plaza Accord)的签署。关于《广场协议》,历来见仁见智。但日本经济在《广场协议》签署后没几年就告别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繁荣却是事实,这与日元升值的确有紧密关联,而日元大幅升值就是从《广场协议》签署开始的。
日本为何签下“城下之盟”
已有大量铁证证实,日本签下《广场协议》并非美国一手逼迫,而是其主动而为。这显然和历史有关。因此,要真正理解《广场协议》,就需放宽历史的界河。
由于历史的阴影,长期以来日本都是“惧怕”美国的。当年日本官员在“密苏里”号战舰上签下“战争投降书”的一幕,早已深深埋在日本政治家和普通国民的心里。当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外贸易连年逆差,一些议员酝酿要对日本进口产品加征高额关税时,日本开始紧张了,开始主动行动了。由于美国的特殊地位和实力,任何与美国之间存在大量贸易顺差的国家都不会感到轻松,但日本无疑是最紧张的那个。
那么,美国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广场协议》确由美国一方精心设计。在这一事件中,美国国家的人格化身就是当时的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他在1985年初成为美国财政部长,当时美国对外贸易已有巨额逆差,1984年就超过了1000亿美元,而逆差中有近一半来自日本。贝克决定让日元和联邦德国马克对美元升值,于是与日本磋商,并联络了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一切准备就绪。在他的主持下,五国于1985年9月22日在纽约广场酒店召开了五国会议,签署了历史上有名的《广场协议》。
《失去的二十年》的作者池田信夫认为,《广场协议》是导致日本经济泡沫的原因,而后者直接导致了日本经济失落的20年。自《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汇率再也没回到1985年以前的水平,总体对美元一路走高,最高时达1美元兑79日元。在第五大道附近的高档家用电器商店里,以往满橱窗的标注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的商品渐渐少了,索尼、松下、东芝之类的品牌效应也大不如前。虽然这一切并非全由《广场协议》引起,但协议的签订确实让日本这艘大船在经济的海洋上一时失去了方向,因为货币就是国家间竞争的“锚定”之物。失去了锚,再大的船在汪洋大海上也无定身之处,只能随风漂荡,随时都有倾斜船翻的风险。
货币何以能成为“锚”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金本位制的国家,于1816年通过一部专门的《金本位制度法案》。这一制度的最大好处就是汇率稳定,有利于国际贸易。当时的英国已是世界工厂,需要向全世界输出工业制成品,汇率越稳定越有利于出口。与此同时,英国要向全世界采购原料,含金量颇高的英镑有利于降低其进口成本。此时的英镑即是黄金的化身。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元成为硬通货。这不仅由于英国国力下降,还因为战争尾声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一个叫布雷顿森林的小镇开了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确立了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这就是布雷顿森林制度。这个制度突出了美元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他国家的货币像众星捧月一般围绕美元寻找自己的位置,英镑也不例外。
会议召开之前,英国和美国各自抛出了一个关于战后国际货币制度重建的方案,分别称作凯恩斯方案和怀特方案。凯恩斯方案的核心是虚化所有的主权货币,以一种虚拟的记账单位“班科”(Bancor)作为国际清算手段和储备资产,弱化黄金的作用。因为此时的英国,国库中没有多少黄金,英镑地位也大不如前。怀特方案正好相反,强化黄金和美元的核心地位作用,将二者固定挂钩,确立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比价,同时将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与美元之间的固定汇率。这就是战后实行了近30年的固定汇率制度。美国为了维护美元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承诺以黄金向其他国家政府兑换后者持有的美元。自那时起,世界上只有一种货币在叫法上与黄金紧密联系——美金。
凯恩斯是英国代表团团长,亦是大师级的经济学家,怀特则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经济学家转身为美国财政部长助理。两个方案放在一起,几轮交锋下来,结果是凯恩斯完败于怀特。怀特后来所做的一点细微让步,也是出自他对泰斗级经济学家的特别致敬。其实,这一幕剧情早在3年前就已注定了。1941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英国战舰“威尔士王子”号上签署了《大西洋宪章》,确定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本框架。虽然《大西洋宪章》的内容是两国领导人商谈的,但却由罗斯福主导。在英国战舰上签署,也是罗斯福对比自己年长的丘吉尔的一份敬意,内容要点已经由双方前一天在美国巡洋舰“奥古斯塔”号上谈定了。当时的美国,军事实力上执盟军之牛耳,且财大气粗。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之前,全世界共有价值280亿美元黄金,仅美国一国就占了220亿美元,自然只有美国才真正拥有话语权。
布雷顿森林会议确定下来的以美元为国际中心货币的制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美国战后长达近30年的繁荣和至高无上的国际地位。直到目前,世界上也只有美国对外有如此多的负债,而不用为此担心,因为美元国债仍是许多国家的储备资产。
“锚定之役”还会继续下去
由于货币的流通超越国界,一国制定什么样的货币制度和政策,不仅与本国经济盛衰有关,也会引起他国经济的变化。如果一国不顾他国的利益得失,手中的货币就有可能成为压制别国的利器。欧洲许多国家长期苦于美国凭借美元的颐指气使,最终联合起来成立了欧元,以自己的“锚”应对美元这个“锚”。虽然还不能做到与美元完全分庭抗礼,但多少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尽管英国国力早已江河日下,在欧洲的地位已远不如德国,但仍要坚守英镑,不愿加入欧元集团,后来干脆脱离了欧盟,也是因为英镑还能给这个国家带来利益。
和几十年前相比,世界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美元独霸天下的日子已成历史。以前全球贸易结算主要使用美元,如今美元在全球贸易结算货币中占比已不到四成。于是,“去美元化”呼声在近年来不断升高。对于一些国家而言,“去美元化”就是一定程度上的去风险。不过,美国并不会坐等真正“去美元化”的出现。如果世界上有一些货币与美元平起平坐,美元就不再是美国手中一个可以“定乾坤”的“大锚”,也就不可能再为美国谋取特殊利益。
国际货币多元化是一个大趋势,21世纪一定能够看到多种货币共同维护国际货币制度的这一幕。代表新兴经济体上升力量的货币,闪现于世界舞台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然而,任何一国的货币国际化,只能是水到渠成,不可操之过急。当初日本愿意配合美国,主动将日元升值,就有时任首相中曾根康弘急于推动日元国际化以显示日本国际地位上升的初衷。
货币是一国竞争之“锚定物”,可以巩固本国地位,在与他国竞争中取得优势,但其最终竞争力还是来自科技、教育、经济、国防、文化等方面因素形成的综合国力。如果一国自身没有实力,仅靠一纸协议规定了货币地位,也是不牢靠的。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形成于1944年,但凯恩斯方案和怀特方案已于1943年公开,至今整80年。谨撰此文,以作纪念。
(作者系东南大学教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