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长江下游历史渡口码头的文化印迹
2024年03月01日 14: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3月1日第2843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陈炼

  年关时节,对无数生长在长江畔的游子而言,十年如一日的渡口渡船既是漫漫回家路的最后一程,也是迎新的首站。历史渡口是地域文化与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春节前后,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陆邵明带领下,该学院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长江下游历史渡口现状调研”实践团从上海吴淞客运码头出发,辗转镇江、南京、芜湖、铜陵、池州、安庆、九江等地,针对长江下游重要渡口、客运站遗存情况及其文化记忆进行了初步调研。

  多角度记录历史渡口变迁与现状

  因水设驿,因驿建镇。历史渡口孕育了长江流域丰富多样的地方文化,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也承载了文人政客、普罗大众的乡愁记忆与情感。作为长江流域航运文化、码头文化和乡愁记忆载体的历史渡口,正面临城市化、现代化的挑战。传统的水路交通运输方式逐渐被废弃,部分航运站和渡口码头因保护不力、认知度低也面临着被拆除的困境。针对目前长江下游古渡码头无处寻、不可辨的现状,厘清城市渡口变迁脉络,挖掘历史渡口记忆信息,成为此次调研的重要目的。

  据调研团队成员、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硕士生李修杰介绍,为摸清家底,团队综合应用多元采集技术,借助老地图、历史影像、GIS地图与无人机航拍,同时通过报刊文献、地方志、口述史与现场勘查循证等,对长江下游段的历史渡口与文化记忆场所进行普查调研。此次调研共发现70余个重要渡口,其中包括3个轮渡客运站、8处长江客轮“汉申线”客运码头、13处跨江渡口以及40余处导航塔、海关所、临江寺观等历史遗存,多角度采集记录了长江下游历史渡口的变迁与现状,初步构建了沿线13个县市的客运渡口数据档案。

  此次调研范围广、历史跨度大、渡口码头数量多,分散或隐匿在城镇水岸空间之中,这为调研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除了更加翔实完备的历史资料以外,本地居民具身体验的情感记忆也成为完善场所信息的重要来源。在南京地域的调研中,南京北站派出所警官陈建文以一个老南京人的视角,为调研团队详细介绍了南京浦口码头地区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后铁路轮渡以及如今宁浦轮渡的百年发展历程。他对周边中山停灵台遗址、老售票楼、电报房等历史场所如数家珍,为完善南京历史渡口码头数据档案提供了较为翔实的记忆信息。

  陆邵明认为,居民情感记忆和民俗文化的交叉比对很好地反映了不同城市发展模式、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影响下的渡口码头记忆场所,其所呈现出的沿用、废弃、消失等不同状态,以及以航运、救生、导航、造船、宗教、非遗等多线索跨区域的文化关联性,正是梳理和整合古渡码头文化记忆的现实依据和理论脉络所在。

  保留历史渡口彰显地域特色文化

  在安徽省铜陵市大通镇夹江东岸的澜溪古街上,当地人正在张灯结彩举办年货节活动,热闹非凡的乡镇集市风景沿袭了古镇活态化生活。一江之隔的西岸和悦洲上,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商埠古镇如今却人去屋空,见证了岁月轮转的只有古街深处的历史展示馆和江上的渡船。调研团队发现,在走访的古渡码头记忆场所中,这种历史记忆与文化保护错置的现象并不鲜见。

  长江下游的吴淞口、铜陵港、池州港、安庆港、九江港等轮渡站被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其中的九江江州渡口、铜陵和悦渡口等乡镇一级码头依然在运行摆渡,相关渡口集镇风貌保留较为完整,周边导航灯塔、救生会、民俗宗教等关联记忆场所也有不同程度的保留。这映射出长江下游各地间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文化印迹,也承载着地方人民群众的美好回忆、乡愁往事、地方依恋,印证了“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的集体记忆与文化景观。

  调研发现,目前长江下游历史渡口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保护对象与范围局限,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些渡口站楼、船厂、民间机构或附属场所同样蕴含丰富的历史事件与文化记忆,但未能获得足够关注而被废弃甚至拆除。二是长江渡口文化的隐性信息与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诠释。如今历史渡口及其记忆场所的更新活化多为旅游景点式或遗址博物馆式的保护模式,缺乏深度挖掘、纵向串联、横向联动以及公众参与,地域特色文化未得到彰显,人气不足。在应对这一问题方面,调研发现铜陵市文投滨江阅读点的模式值得借鉴,它将空旷的码头遗址转化为集阅读、观景、文创体验于一体的驿站节点,深受居民欢迎。

  “历史渡口承载了地方、民族与国家的多维文化与百姓的多重乡愁记忆,蕴含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不容忽视,长江流域的历史渡口码头文化亟待探寻、保护与创新。”陆邵明提出,随着交通方式、技术的发展,近80%的历史渡口失去了原有功能。今后,实践团要对这些遗存的记忆梯度、温度、厚度与黏度进行分级与诊断,并提炼相关成果,可通过影视、AI技术加以保留记忆,努力为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与生态廊道建设提供一线基础资料与科学路径。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