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可能的《老子》
2022年06月23日 09: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23日总第2433期 作者:汪韶军

  一种解读是不是老子思想本身,要看它是否基于可信的文本,以及是否具有义理统一性。文本方面,20世纪以来敦煌《老子》写卷、马王堆帛书本、郭店楚简本、北大汉简本的相继面世,使贴近文本之旧观得以可能。义理方面,通过搜集、调用丰富而凿实的原始材料,让材料与材料相互说明,这样就能尽量压缩诠释者自身的主观性,让文本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版本对勘与材料互证,我们还可以从《老子》中读出很多新东西,小到某些字句的解释,大到老子思想的整体取向。

  执今之道

  常有学者认为老子较为保守,说孔子还只是“吾从周”,老子则走得更远,想回到更早的夏文化乃至母系氏族社会。

  传世本《老子》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帛书两本却作“执今之道”。“执古”与“执今”一字之差,对于把握老子思想却至为重要。学界就此展开过一场“古今之争”,但多数人仍习惯性地跟从传世本,认为“执今之道”是误书。

  老子对传统政治文化颇多批评,十九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等批评的便是《周礼》以来的“六德”教化传统(知、仁、圣、义、忠、和)。过去总以为老子是在批评儒家,却忘了仁义礼乐等制度与德目原是儒家从传统那里继承而来。可以说,儒家的道法传统,是借恢复传统来补救现实;道家的道法自然,是向天地自然之道那里寻找协调的法则。老子倡导的恒道是虚的,它只是秉持自然无为的根本大法,不会先入为主地设定这样那样的治理细则,所以落实到特定时空时,就需要感而后应、时变是守,这种应变能力也使它成为恒道(不变则不能恒)。“执今之道”正是强调治道立足当下,与时迁移。紧接着的“以知古始,是谓道纪”,“以”字暗含虽执今之道却需知古始的意味。若上文作“执古之道”,则不应更说“以知古始”。《庄子·天运》:“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儒家认为承载着先王之道的六经,在这里被判定为陈迹,也就是说,不是道本身。以此衡之,“古之道”只是迹,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古始”则对应于所以迹,所以堪为“道纪”。

  自隐无名

  “隐”就是藏,隐士是把自己藏起来的那种士。但问题的关键是,把自己的什么藏起来呢?这是我们应该追问的。通常理解的隐士是有意地僻居山林草泽之中,做一个与世隔绝、不问世事的自了汉。这其实不是道家所说的隐。《庄子·缮性》明确说:“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现)也……”隐并非把自己的身体隐藏起来,使别人看不到。庄子从未说过要伏于山林之中离群索居。相反,那种做法恰恰是他不认可的。但凡刻意,就违背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宗旨。

  道家的确强调隐,但隐的不是肉体,而是功劳、才华与德行。老子一再强调不居功不炫耀,如九章“功遂身退”、二章“功成而弗居”。七章“后其身……外其身”乃至十三章“无身”,也蕴含着先人后己、谦让不争的精神。二十四章反对自我表现、自我夸耀(“自见”“自伐”)。世人总以为圣贤形象就该“光被四表”,但事实上,这种光芒四射的感觉刺眼、眩目,因而会灼伤人;老子则主张和光同尘、光而不耀,就像冬日的太阳那样,只给人以温暖舒适却不灼人。七十七章“不欲见(现)贤”意为,一个人即便是圣贤,也不能在众人面前秀自己的贤;“见贤”者就不是真正的贤。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正是此意,难怪老子对孔子提出“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的劝告。老子还进一步主张行善要不为人知,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就是说行善要不留痕迹,不留痕迹便不为人知,这就是隐。四十一章说“明道若昧”,从明到昧便是隐。七十章“被褐怀玉”,粗布衣服的表面下却是美玉,这也是隐。老子自己就是这么做的,故司马迁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是非常精辟的。

  守柔不争

  古今对老子思想的最大歪曲当数韩非。以三十六章为例,韩非就把章首四句“将欲……必固……”理解成用一个幌子遮掩自己的真实目的,并通过造成对方的错觉来达到有效欺骗。其实“将欲……必固……”的逻辑主语是天道,它们只是点出天道人事之物极必反,从而提醒世人于张知翕,柔弱以自处,这正是四十章说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柔弱胜刚强”,很多人就理解成借示弱来消除对方的戒心。而一种普遍的做法是把它当成事实判断,理解为以柔克刚,并引滴水穿石等事例为证。但这只是一面之词,不足为据,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从经验生活中举出更多反面例子,比如以卵击石、螳臂当车。这就说明“柔弱胜刚强”没有普遍必然性。把它机械地理解为弱小战胜强大,实在有悖常理。造成误解的症结在于世人好争,看到“胜”便想当然地理解成战胜。其实这里的“胜”意为胜过、优于,此命题实则是说示弱的姿态胜过、优于逞强的态度。“刚强”不是实力强大的他者,而恰恰是争强好胜的自己,故“柔弱胜刚强”不是鼓动我们战胜他者,而是提醒节制自我,表达的仍是老子反复强调的守柔不争。那么,为什么柔弱胜过刚强呢?七十六章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逞强最终陷自己于死地,示弱才能很好地在世。这又是为什么?因为柔首先是不伤人,这样才能使人不伤己。柔是保全生命的智慧,这里的生命不限于一己之生命,而是涵盖群己之生命。章末将“柔弱胜刚强”施用于治国理政。“利器”指可能伤人的一切物事,“不可以示人”不是把权谋或什么法宝藏为己用而不为人知,而是反对夸示利器、滥用利器。由以上分析可见,本章是在谆谆告诫世人持守“柔道”以护惜群己之生命。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是被译成外国文字种类最多的中文书籍。可以说,如何贴近《老子》文本并与时俱进地推进研究和阐释,必将推动新一轮的《老子》外译与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悟中华文化所展示出的思想魅力。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可能的《老子》——文本对勘与思想探原(道篇)”负责人、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