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铭文:开创中华私人写作的传统
2019年07月02日 08: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7月2日总第1725期 作者:丁进

  商周青铜器铭文与《诗经》诞生于同一时代——中华青铜时代,青铜器铭文中的优秀作品数量不下300篇,这些作品与《诗经》中优美的诗篇一起,构成中华青铜时代文学的双璧。商周青铜器铭文对于中华文学的最大贡献是开创了私人写作传统。私人写作的源头由晚商铭文作家开启,但真正形成私人化写作传统的还是西周作家。经过西周铭文作家近300年的努力,私人化的铭文写作传统势不可当,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作了铺垫,也为春秋以降的散文创作提供了成熟的写作经验。

  文体高度成熟

  青铜器铭文数量巨大,依据所反映的题材可以分为册命、奖励、纪功、分封赐采、契约、祈祷劝诫、媵器、世系八大类。册命铭文是西周青铜器铭文中的“大户”,核心内容是记叙被任命为世袭职官的荣耀。奖励铭文记叙作器者受到周王或上级奖赏的荣耀。纪功铭文最多的是记叙战功。早期纪功铭文篇幅比较短小,中后期长篇纪功铭文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作品。分封赐采铭文记叙作器者被封为诸侯和赐予采邑的荣耀。契约铭文记载作器者与他人签订的契约协议。媵器铭文是女方长辈或兄弟辈为即将出嫁的女子制作青铜器嫁妆所撰写的铭文。世系铭文主要出现在西周中后期,是贵族世家文化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内容是展示列祖列宗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和高尚道德,表达世系绵延不绝的美好愿望。

  按照表现手法划分,铭文可以分为纪事体和抒情体。册命铭文、奖励铭文、纪功铭文、分封赐采铭文多属于纪事体铭文,而劝诫类铭文大多属于抒情体铭文。抒情体铭文大多采用“器主曰”形式开头。劝诫祈祷类铭文是对青铜器铭文传统的突破,标志着一些青铜器铭文作家已经不满足于在青铜器上撰写家族丰功伟绩与光宗耀祖之事,而是在探索利用这些特殊载体表达自己的思考、愿望等更加个性化的思想感情。

  除了祈祷劝诫类铭文外,其余类型的铭文结构高度要素化。这些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主持人、佑者、作器者、过程、重点内容、作器者感激、作器目的、作器愿望十大项。在时间要素上,西周青铜器铭文建立了年数、月数、月相、日辰的记叙模式。一个完整的时间要点记叙包括王年数、月数和月相、日辰干支。其中年数、月数用自然数字表示,月相则为既生霸、既死霸、既望、初吉表示,日辰则用六十干支表示。这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记时法。在地点要素上,西周青铜器铭文用得最多的是“王在某地”,唐兰根据这个记地特点,总结出西周青铜器铭文中的“康宫”问题,从而为一大批青铜器断代提供了依据。而佑者一般是受册命或受赏赐者的上级官员;王朝册命和赏赐的主持人一般是周王,册命者往往是史官;纪功铭文中的人物往往是周王或器主的上级官员。

  除了契约类铭文外,其他类铭文对于过程记叙都比较简略,但都注重内容记叙。册命、赏赐类铭文往往对册命赏赐令进行摘录,因而保存了大量西周王朝原始档案文献。对于作器目的,西周青铜器铭文绝大部分均有记叙。最多的是祭祀祖先神灵,其次是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这一部分的记叙看起来枯燥无味,刻板笨拙,实际上包含重要的历史信息,隐藏着一个家族数百年的历史。

  后世学者根据这些信息确定铜器年代、器主身份以及与其他青铜器的关系,将一篇篇铭文联系起来,构成一个个时代的宏伟画卷。至于作器愿望记叙,看起来也是比较刻板,都是子子孙孙永宝用享,却也体现了3000年前的先人突破时空的限制表达他们万世不绝的愿望。许多铭文作家在这一部分追求语言的华美,为西周青铜器铭文典雅特质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记言技巧高超

  西周青铜器铭文的记言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技巧,从言语记录发展到虚拟记言。手法可以分为独白记言、训令记言、对话记言、概述性记言、套转记言、选择性记言、描述性记言。独白记言在青铜器铭文中主要以“器主曰”形式出现,是虚拟的器主与祖先神灵、与不在现场的人物之间的单向对话。训令记言主要是将周王和君主的政令用“王若曰”“侯若曰”的形式记录下来。“王若曰”记言是中华文化中的独特现象,也是西周王朝档案文献的典型标志。“王若曰”记言与一般的记言有所不同,“王若曰”之后的“王的话”已经不是纯粹的王的语言,而是经过史官记录改造的语言。王所说是口语,史官记录在简册上就转化成书面语了。周恭王时期的《五祀卫鼎铭》,出现了真正的对话记言;周懿王时期的《曶鼎铭》中,对话记言比较完备。以上两例都出自契约类铭文,反映了契约类铭文对于证据完整性的追求。

  由于青铜器载体面积有限,铭文作家一般不采用完整的对话记言形式。铭文有时为了节省篇幅以追求文章简洁,有意漏掉说话者一部分内容,挑选其中关键的语句进行记言。我们将铭文这种记言方法称为选择性记言。册命、赏赐类的大部分西周青铜器铭文对于周王或君长的训令都不照抄,采用概述法,将其中的主要部分或核心内容记载下来,此为概述性记言。西周青铜器铭文还有一种比较复杂的记言法,就是通过第三者之口,将对方的话记录下来,形成话中套话,这就是套转性记言。这种转述性记言的出现,标志着西周青铜器铭文达到了相当高的记言水平。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有的篇章对说话人的声音进行了模拟性记叙,我们称之为描述记言。描述性记言是记言手法成熟的标志,说明西周青铜器铭文已经利用记言在刻画人物形象。

  记叙手段复杂

  西周青铜器铭文在记叙事件过程方面积累许多经验,形成了叠加记叙法、联陈法、铺叙法等一系列叙事技巧,推动了中华私人化写作技术的进步。

  由两个以上的次级叙事组合而成一个完整的记叙,我们称之为叠加记叙法。例如,《不簋铭》“伯氏曰”之中包含了六件事情:一是猃狁伐西俞,二是王命伯氏追猃狁,三是伯氏献擒,四是伯氏命不追击猃狁,五是高陵之战,六是突围之战。以上六件事情构成了一个大的事件记叙:西周军队抗击猃狁入侵,取得突出战果,这就是叠加记叙法。叠加记叙法的出现,标志着西周青铜器铭文的记叙能力大幅度提升。联陈法就是连续的陈述,主要出现在西周青铜器铭文作器愿望的陈述上。例如《蔡姞簋铭》说:“尹叔用绥多福于皇考德尹、叀姬,用祈匄眉寿、绰绾、永命、弥氒生,灵终,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作器者蔡姞的愿望包括绥多福、祈匄眉寿、绰绾、永命、弥氒生、灵终、万年无疆、永宝用享八大项,这八项都是同一层次上的愿望。也有不在同一层次上的愿望联陈的,例如《九年乖伯簋铭》说:“归夆敢对扬天子丕显鲁休,用作朕皇考武乖几王尊簋,用好宗庙,享夙夕,好朋友,雩百者司遘。用旗屯录永命,鲁寿子孙,归夆其万年日用享于宗室。”归夆的愿望分为两组,分别以“用”起领。第一组有三项,第二组也有三项,每项之间是并列关系。与联陈法表达愿望不同,铺叙法是指铭文对一件事情的记叙犹如一幅卷轴全方位展开。

  西周铭文铺叙法用得最好的是世系类铭文和契约类铭文。例如著名的《史墙盘铭》从文王开始讲起,历数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和恭王七代周天子的伟业,以及自己的祖先高祖、刺祖、乙祖、祖辛、文考乙公的事迹。《逨盘铭》所铺叙的世系更长,铺叙高祖单公、皇高祖公叔、皇高祖新室中、高祖惠中盝父、皇高祖零白、皇亚祖懿中、皇考龏叔七代祖考服务于西周历代天子的功绩。这是以时间先后为序的铺叙法。还有以四方为序展开空间铺叙的作品,例如散氏盘铭为后世提供了西周确定田地疆界的具体操作方法,以人物的行走路线为线索,展开空间转换的铺叙,有条不紊,面面俱到,令人惊叹。大克鼎铭在赏赐物品项上展开铺叙:“赐女叔巿、参絅、中悤;赐女田于埜;赐女田于渒;赐女田于康;赐女田于匽;赐女田于溥原;赐女田于寒山;赐女史小臣、霝、鼓、钟……”作者有意追求修辞效果,他完全可以将所赏赐物品直接列出来,无需每一条都带上“赐女”这样的动宾结构短语以节约文字。但是撰写者固执地连用十个“赐女”,我们读起来不但不感到累赘,反而感到为铭文增添了一股气势,形成了具有震撼力的阅读效果。这就是铺叙的力量。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周铭文史”负责人、安徽财经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