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乡安全的战略地位逐步提高,“韧性”概念被广泛探索与研究,诸多国际权威组织已提出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的策略与途径。如联合国国际减灾署(UNISDR)引入“韧性”概念、建设“韧性城市”,以提升灵活抗灾御灾的能力,并维持城市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区别于传统的防灾减灾,“韧性”概念提供了一个全面解决复杂问题的前瞻性新理念与新方向。它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社会、空间等多个维度,以适应未来灾害风险的不确定性,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安全管控思维与研究范式的转变。城乡韧性增强,将有助于适应灾害风险的城乡公共安全体系的构建,且目标更为长远,方法更可持续,时空尺度更多维,相互关系更多元。
公共空间在城乡韧性增强中具有空间优势与社会优势。公共空间真实地反映着社会生产的总过程,随着社会秩序的重构而不断变化,反映了社会组织结构、政治制度形态、经济发展状况、文化意识认知与日常生活习惯。作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公共空间除了具有空间属性之外,同时也具有社会属性,具备开放性、公共性、公平性的特征,对使用者不存在隔阂与界限。我国当前的开放空间既有政府出资开发管理的绿地、广场等,也有市场经济下由私人开发管理或公私合作的建筑附属场地。开发、所属、管理、使用的多重属性,决定了公共空间将涉及城市规划、经济、管理、市政、园林、环境行为等多学科方向,承载多方利益与需求。在面对多层次、多时段灾害链的影响下,在减缓适应影响并恢复至稳定这一韧性过程中,公共空间既有空间优势,又有社会优势。
空间优势主要由公共空间的空间本质所决定。一方面,不管是开放与封闭,公共空间在城市规划管控下灵活有序地结合城市或乡村环境,而非简单的独立存在。其空间既可以最小的损失,缓冲与阻滞灾害带来的影响,又可以最大限度容纳人的日常活动或灾害影响下的活动需求。并且布局教育交流、疏散、应急避险等空间功能及相关服务设施,使之成为城乡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空间区域,体现城乡综合质量与独特的景观风貌。另一方面,公共、开放、共享、公平的本质使公共空间具有深层次的人文内涵。设置具有人文关怀的设施与景观,利用公共场所开展宣传与教育,实现邻里互助,增强邻里交流,体现公共空间具备的重要社会优势。上述两方面优势具体可应用于以下三种途径,助力城乡韧性增强。
基础设施与公共空间的协同构建与治理,增强工程设施的社会属性。面对灾害风险,基础设施作为重要防御体现与后备支持,可分为抵御防线与生命线。海堤、风暴屏障为抵御防线,部分重要城乡交通、水电管网、通信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为灾后重要生命线。基础设施通常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进行规划管控、建设与管理,具有大尺度、跨区域的特点,从工程技术上保证了对灾害影响的有效刚性抵御。然而,当前基础设施的结构特征朴素、刚硬、表现出强韧“抵御”与“保护”功能,却缺乏一定的社会功能。首先,评估可行的特殊地段,将基础设施与绿地等类型的公共空间不同程度地耦合,并附加公共设施例如展厅、博物馆、景观设施等,增强其应对灾害的社会服务效能;其次,公共空间可在规划设计中协同构建具有防御功能的设施。2012年美国东海岸遭受飓风桑迪肆虐之后,纽约市通过竞赛展现一系列城市韧性增强方案,其中“The Big U”方案巧妙地将基础设施的防御功能与城市公共空间结合。基础设施功能与空间不再单一,与人们日常游憩活动的公共空间进行功能结合,将刚性抵御巧妙地转变为具有公共服务意义的多维空间。这种空间结合,满足灾前教育与预判、灾时抵御、灾后迅速提供补给与整理恢复的功能需求,增强了工程设施的社会属性。
城乡公共空间体系的协同构建与治理,提升城乡社区环境的空间韧性。公共空间主要依托各类用地类型,是城乡社区单元不可或缺的生活、游憩、交流场所,并体现公共服务功能。每个社区单元内部及周边附属的公共空间均具有重要的公共安全辅助意义,但城乡公共空间不仅存在布点,同时也具备空间网络特征。因此,协同构建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公共空间,有助于发挥空间的缓冲与联动作用,实现空间冗余,布局空间利用的优先级,精准避险范围与救援路径。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城乡防洪空间体系。可利用滨水公园绿地系统,规划防洪与公共服务功能兼备的多重空间,突破行政管理的空间范围,实现重点区域风险共担、分段独立负责或协同治理。二是应急避险场所空间体系。可结合公园、广场、附属绿地(例如校园)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应急避险功能的公共空间体系,评估风险,确定高优先级管理、设置独立系统的应急水电、环卫等基础设施。三是灾后应急空间体系。结合各级医疗卫生设施、重要公共机构、交通路线,根据各个城市、乡镇、社区可能受灾的特点,分级有序地规划灾后应急抢险救援干道。
构建基于公共空间的协同平台,提升城乡韧性增强的效率。公共空间的多重特质决定了其规划、设计、管理、使用须构建开放、综合的协同平台,来提升韧性增强策略与方案实施的效率,避免各自为政的局面。首先,构建多学科多区域专业技术交流平台,实现针对公共空间的管理、规划设计及工程技术等多方有效对话与沟通理解。这将有助于自上而下地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交通干道,发布公共政策等;优化多区域共管的合作体制机制;解决由于学术鸿沟与管理责任不清而造成的信息无法有效回馈的问题,做到高效、准确解决矛盾。其次,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大数据信息基础平台。依据数据与理论技术方法,实现不同时段提供不同的公众信息服务及信息共享。主要包括灾前教育与预警、灾时避难与灾害情况实时信息更新与发布,以及灾后的精神疗愈、社区社交关系网的增强。而这些信息可基于公共空间的物质基础来实现。最后,构建公众参与平台。通过一些公共政策与激励机制,实现利益相关者自下而上的反馈;充分重视社会的内生力量,使得以公共空间为载体的韧性增强策略与方案更具有落地性、实用性;发挥公众个体与群体优势的同时,落实政府与部门高效的技术优势,真正实现城乡韧性增强。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