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赣文化——继往开来再出发
2020年07月31日 05: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31日第1979期 作者:

  编者按:赣文化,泛指赣地从古至今创造的所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总体来看,赣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子系统。经过长期发展,它又派生出一系列属于自己的文化分支,构成层次丰富、脉络清晰的网络。

  上古时代,赣文化脱胎于越文化、吴文化。2000多年来,赣文化不断与中原文化融合,在唐代及两宋时期,赣文化发展到顶峰。明清时期,我国经济中心开始转向沿海,江西经济地位显著下降,赣文化随之陷入沉寂。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文化兴赣”口号被提出以来,赣文化研究进入新阶段,成为江西省文史哲等学科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赣文化作为地域文化之一,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形成过程,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具备了鲜明的特质。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江西学人明确高举“赣文化”旗帜、寻求“文化兴赣”、群体参与“赣文化人讨论”以来,赣文化研究进入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江西省的古代书院数量为全国之最,与其他地区相比,江西古代著名书院也最多,如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象山书院、白鹭洲书院、濂溪书院、豫章书院、怀玉书院、东湖书院等。其中,又以白鹿洞书院名气最大,历经千年,享有“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


  赣鄱文化是中国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历史演进和发展中,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围绕赣鄱文化的孕育和发展,赣鄱水系、江西的地理交通等因素与赣鄱文化发展的关系等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泽兵。


  赣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研究赣文化,有助于推动区域社会不断进步,促进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本报记者围绕赣文化的文化特质、文化内蕴、文化发展态势等问题,采访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黄南南。


  江西地理格局非常特殊。赣鄱大地三面环山,北面是鄱阳湖,是一个五水归鄱、口开北面的巨大盆地。鄱阳湖承纳赣、抚、信、饶、修五河来水,其流域面积几乎覆盖江西全境。因此,有学者提议,应当以“赣鄱文化”代替“赣文化”。围绕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江西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兼校长傅修延。


  一部中华文明史,也是地域文化的扩散与融合史。在不断的“和合共融”中,地域文化既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共性。通过对河洛文化与赣鄱文化的比较研究,也许能较细腻地观察与捕捉到这种“文化融合”的全过程。对此,记者采访了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江西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龚国光。


  浙文化与赣文化有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对浙江省与江西省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浙赣两省同属华东地区,相互毗邻,在历史、地理、经济等方面有着较高的互补性。在浙赣文化差异比较的基础上,深挖其经济发展背后的文化因素,促进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记者采访了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夏汉宁。


  随着“文化兴赣”口号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界出现了赣文化热。几十年来,赣文化研究取得了许多成绩,成为江西省文史哲等学科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围绕赣文化研究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江西师范大学宋明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邓庆平。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