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概念,是研究中国政党话语生成,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内在要求。话语的本质是实践,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大征程,提炼、生成中国政党话语体系的标识性概念是中国政党政治实践的重要体现。新时代构建中国政党话语体系,需要把握好标识性概念生成的基本特性。
概念生成立场的政治性
“话语和话语体系为话语权服务,是话语权的基础。”当代中国政党话语体系的构建,其标识性概念的提炼与生成,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政党话语体系中的主导及引领地位。当前,中国政党话语体系的标识性概念生成需要克服政治与学术割裂的困境。
一是增强学理性与政治性的兼容度,提升标识性概念的解释力。中国政党话语标识性概念生成的基础是中国实践,脱离实践生成的标识性概念,就像水中月、镜中花。二是增强通约性与政治性的兼容度,提升标识性概念的传播力。通约性和政治性这组关系是影响中国政党标识性概念传播的重要因素。夸大通约性、弱化政治性,容易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概念成为西方话语的翻版或注释,只有普适性,缺失真实性、实践性和特殊性的“标识性概念”,则失去了灵魂、迷失了方向,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更不可能实现广泛的传播。三是增强科学性与政治性的兼容度,提升标识性概念的引领力。新时代推进中国政党话语体系的构建,需把政治性放在突出位置,守住底线、敢于亮剑。广大学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拓宽政党理论研究的视野,强调政治性与学理性、通约性、科学性之间的融合度,提升标识性概念的认同度与可信度。
概念生成价值的人民性
标识性概念不是空洞、抽象存在的,它承载了客观事实、具体实践、人类的价值理念。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一系列生动实践,需要承载人民价值理念的标识性概念来阐释。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形成了一系列“人民性”理论和话语,需要具有人民价值理念的标识性概念来诠释。当代中国政党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其标识性概念的提炼和生成,需始终把握其生成价值的人民性,始终站稳并坚守人民立场,为人民发声。
站稳人民立场,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贯穿于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全过程,提炼并生成中国政党话语的标识性概念。其一,将人民价值理念运用于国家治理和政党治理实践中,坚持标识性概念为广大人民群众发声。首先,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实践需要用话语作为媒介,话语是实践的外在体现。中国实践的标识性概念需始终为人民群众发声,体现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其次,“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坚持为人民创作、为人民立言、为人民发声的立场。最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将人民的利益需求作为开展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党和国家开展一切工作、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据。其二,将人民价值理念运用于全球治理实践中,坚持标识性概念为人类的共同发展发声。当前,世界发展的许多问题需要全人类共同解决,中国为全人类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的声音亟须用标识性概念来展现。例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反映中国智慧的标识性概念,体现了中国政党话语的标识性概念生成价值的人民性。
概念生成主题的时代性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回答并解决中国问题、推进中国实践,以此提炼、生成中国政党话语的标识性概念,是当前政党理论研究的时代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脱离时代和具体实践,无法真正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也无法真正构建起具有原创性的中国政党话语体系。
话语的本质是实践,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政党话语的标识性概念具有阶段性和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话语本身是物质活动的产物,是实践着的,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外化表现。因此,当代推进中国政党话语标识性概念的提炼和生产,需要站稳实践立场和时代立场。一是站稳实践立场。构建新时代中国政党话语体系的基础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标识性概念的演变映照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变化历程。每一段伟大实践都可提炼和生成若干个标识性概念,每一个标识性概念都内含着一段段具有中国特色的鲜活伟大实践。构建新时代中国政党话语标识性概念,要善于运用中国标识性概念阐释中国独特的实践特色。二是站稳时代立场。标识性概念的生成具有一定的历史语境,不同历史阶段产生具有时代特点的标识性概念。中国政党话语权的背后是国家文化软实力,随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百年征程,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政党话语标识性概念也需跟上时代步伐,用独特的标识性概念阐释独特的中国实践,再用标识性概念讲好中国故事中形成与中国实力相匹配的话语权。
概念生成脉络的传承性
中国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国政党话语体系的构建是历史演变的结果,其标识性概念的生成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话语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概念是话语体系的表达工具。概念是具体的、历史的,概念的生成是不同历史阶段具体实践的表达形态。百年来,中国政党话语体系在继承中得以创新,在创新中得以发展,而继承、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即是标识性概念的提炼与生成。当前,中国政党话语的标识性概念的生成,需坚持生成脉络的传承性,实现概念、话语、理论三者之间的相互贯通。
中国政党话语的标识性概念具有连贯性和传承性,它关联着历史、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场域,呈现出三个场域之间相互观照的逻辑关系,也体现了话语、概念与实践发展之间的内在互动性。首先,标识性概念生成的历史语境具有互通性。标识性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历史语境的变迁中逐渐演化而成的。其次,标识性概念生成的实践基础具有连续性。中国政党制度是扎根于中国土壤,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长成的;中国政党政治实践是立足于中国实际国情,致力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而展开的,在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呈现一脉相承的特点。中国政党话语的标识性概念是对中国实践的总结,反映着中国实践的长时段的变迁历程。再次,标识性概念的生成方向具有延续性。标识性概念的生成和演变彰显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相结合的特点,包含着对中国实践的展望与规划,标识性概念的提炼与生成,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的一种有效预测和引导,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深层思考。
概念生成体系的自主性
“概念是理论研究的基础,是自主知识体系大厦的基石。”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概念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一环,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概念需要把握其生成体系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既有区别于西方知识体系的本土化特色,也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中国政党政治的主体性,还具有体现中国特色的原创性。
一是区别于西方知识体系的本土性。当前,中国政党政治话语存在的一系列困境,突出反映了一个急迫的问题,即如何突破西方文明中心论的束缚,如何破除西方知识体系的壁垒,如何跳出西方话语注释的陷阱。坚持自主性的生成特性,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让中国政党话语的标识性概念能够在诠释中国实践的基础上,向世界清晰、客观、全面地展示真实的中国,避免被歪曲和误解。二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体性。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致力于实现党史与党建两个二级学科的相融通,这就决定了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独特地位和独特研究视域,这也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要求其提炼、生成标识性概念时应遵循其学科的自主性,遵循其研究对象的主体性。三是站稳中国立场、展现文化自信的原创性。构建具有中国自主性的知识体系,提炼、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概念,必须站稳中国立场。解读中国政治、总结中国实践、展望中国发展方向,应该采用中国标准,如果生搬硬套西方价值观,就犹如削足适履。提炼中国特色标识性概念,需立足中国具体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文化精髓,保持精神世界的独立自主性,实现理论、思想、文化三位一体的原创性,彰显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研究”(23&ZD029)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南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