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聚共识 建言献策促发展
2024年03月07日 11: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3月7日第2847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广禄 吴楠

  3月4日和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陆续在京开幕。代表委员们肩负重托、满怀豪情,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将在基层调研倾听到的群众需求、现实难题、共识心声,转化为一份份凝聚着深入研究思考心血的建议和提案,在全国两会上共商国是,献良策、强信心、鼓干劲,为奋力推进新时代强国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创造新的伟业而不懈努力。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坚定自信,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长期向好态势,是代表委员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而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提出,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对于高校来说,在基础研究方面,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在创新人才培养上,要加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和企业创新真实场景、人才需求的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在创新平台建设上,要支持高水平创新型企业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国家科研机构联合承担国家实验室平台建设。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在促进领军科技企业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教授施卫东和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鲁晓明不约而同地关注到,诸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问题亟待破解。

  针对中小微企业对高端科技人才吸引力不足、金融支持政策有待加强、营商环境需持续优化等实际困难,施卫东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小微企业人才支持政策,完善人才服务网络体系;探索推动高校院所与中小企业“结对子”,同时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引导各方积极参与;进一步优化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环境,鼓励金融机构推出适合民营科技企业的金融产品;强化“政府支持”,提振“企业信心”,建立“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诉求响应平台”,加大科技资源和创新应用场景建设开放力度。

  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稳定、足额的资金来源和丰富的融资渠道。目前债券已成为我国实体经济融资第二大渠道,但民营企业在债券市场的融资表现却不容乐观。对此,鲁晓明表示,要采取得力措施,完善民营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优化民营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机制,引导培育多元化投资者结构,推进高收益债券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债券评级机制。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等任务和议题,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悠悠万事,吃饭最大。粮食安全始终是保证人民生活的头等大事,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就必须重视粮食产销情况发生的巨大变化。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告诉记者,目前,全国共有13个粮食主产区、7个粮食主销区和11个粮食产销平衡区,这样的粮食产销区划已经存在20多年,难以反映当前全国粮食产销实际情况,也影响了相关政策的精准性。他提出,应重新建立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划分标准,并根据新标准,在省县两级重新划分粮食产销区,明确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共保粮食安全责任,包括建立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提高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粮食的产能和自给率。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提出,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足,转化率偏低。以科技创新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就要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突破农业科研与生产脱节瓶颈;加大向农村地区派驻科技人员的力度,推行“科研+基地+农户+企业”等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打通束缚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引导广大农民发展高质量农业。

  人才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国政协委员、苏州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宋青在辽宁、云南、浙江等地开展专题调研时,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才成长问题引起她的高度关注。宋青发现,近年来,一大批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等“新农人”进入乡村,成为乡村规划师、农业职业经理人和致富带头人,给农村发展带来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有生力量。宋青提出,要更好地发挥“新农人”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加强人才服务平台建设,创造更多农业优质就业空间,促进乡村人才队伍多元化发展,培养更多爱农业、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让“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夯实现代化建设人才之基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是支撑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生产要素,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推动高素质人才培养,方能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之基。

  教育乃国之根本。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提出,近30年来,我国教育系统的各种考评令人目眩,尤以高校为甚。譬如,我国在施行“211”“985”“双一流”等高校分级的同时,增加了名目繁多的考核和评估。故此,他建议,尽快减少和限制教育考评,切实为教师纾困,让教师全心施教、潜心治学、安心科创;取缔各种不必要的考评,把治校权交给校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及教授委员会,实行责权利下放,加强教育立法。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调研发现,面对我国人口结构变化新形势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任务,高等教育需进一步优化结构,适度增加优质高教资源招生计划,满足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人民群众上“好大学”的需求,并在高考生源“高峰期”未雨绸缪,做好应对生源“波谷期”的变化。他建议,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双一流”高校增加招生计划;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双一流”高校办学条件特别是住宿条件;狠抓内涵建设,提升“双一流”高校的质量和水平。

  同样在高等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施大宁则关注到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他建议,进一步支持长三角地区提升高等教育层次,实现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和机制创新,在教育资源如招生、“双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等投入上引导高校间、校企间深度合作。加大在长三角地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布局力度。同时,要落实财税金融支持政策,根据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规模、层次和水平等,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深入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近年来,黄河中上游的史前大遗址保护受到高度重视,也存在对遗址的考古挖掘和科学研究不足、遗址地生态环境较差等紧迫问题。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马东平建议,将黄河中上游古文明遗址挖掘研究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尽快完成重点保护遗址的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科学合理保护;在“全域”视角下加强黄河中上游古文明遗址保护利用,打包申请国家史前遗址公园项目,系统展示黄河文化对内的凝聚性和对外的开拓性;做好考古成果的阐释、普及和宣传工作,彰显遗址当代价值。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学锋提出,应当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立法,明确保护对象认定公布的标准与流程、保护规划编制审批与组织实施相关要求等,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法治保障;推动资源普查和信息平台建设,建设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信息平台,为各类各层次的文化遗产信息建立数据库;建立由政府部门、专家、实施单位、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丰厚滋养。“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在调研中发现,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乏规划性、系统性、持久性。同时,传统文化教育在各地发展不均衡,很多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亟待开展。为此,他建议,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国家层面,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委员会”的领导机构;在教育部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的执行机构;在学校层面,将传统文化必修课教学与学校教育有机融通,并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从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到推动科技创新,从古文明大遗址系统性保护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代表委员们的一件件提案、一份份建议,涵盖了经济、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不仅凝聚了广大群众的心声,更体现了代表委员们对强国建设、复兴伟业、民生事业的深刻思考,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面向未来,代表委员们信心满满。实践充分证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有勇气、有智慧、有能力战胜任何艰难险阻,中国发展必将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全国两会广泛凝聚起发展共识,激扬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旗帜下必将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满腔热忱地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