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道德虚无主义的超越
2020年06月16日 09: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16日第1948期 作者:张守奎

  道德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地位,是近40年来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者争论的焦点问题。在争论中,有一种观点把马克思指认为道德虚无主义者。所谓“道德虚无主义”,是一种否认道德实存的伦理观点。综合来看,西方学者判定马克思是道德虚无主义者的“理由”主要有三个:一是认为马克思的彻底无神论立场,决定了他必然否定包括道德和伦理价值理念在内的一切超感性领域的存在;二是认为《共产党宣言》主张“不进行道德说教”并“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其中包括与传统价值观念的决裂;三是认为马克思从本质上把道德把握为一种隶属于上层建筑的次生性意识形态范畴。事实上,西方学界用来指责马克思是道德虚无主义者的三个理由,都是基于对其相关思想的误解与误读。通过对马克思文本语境的整体把握和解读可以看出,尽管马克思拒斥纯粹的道德思辨与说教,但是其思想明显具有浓厚的价值承诺和道德诉求,将其指责为道德虚无主义者显然是错误的。

  指责马克思是道德虚无主义者的三个“理由”

  西方学界指责马克思是道德虚无主义者的第一个“理由”是,马克思的无神论立场决定了他必然否认包括神和道德理念在内的一切超感性领域的存在。所谓“道德虚无主义”,无外乎就是指包括神和道德理念在内的一切超感性领域的坍塌、崩溃,从而丧失它们对感性世界中行为者的规范性和约束力。它既表现为对道德存在客观性的否认,也表现为对道德公共评价标准的否定。这种观点认为,就宗教和超感性领域而言,马克思早年就要求“废弃一切神”,坚信“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批判的前提”,之后又把对宗教的批判转变为对政治、法、市民社会,以及商品拜物教与资本逻辑的批判。这些都表明马克思瓦解了传统哲学中的超感性领域的自足性,把其真正的基础还原到感性世界。因此,伴随着把超感性世界的基础向感性世界的还原进程,包括道德在内的全部价值观念也必将被世俗化,乃至彻底被否弃。

  西方学界用来指责马克思是道德虚无主义者的第二个“理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主张共产主义者“从不进行道德说教”和“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他们认为,马克思文本中的道德词汇通常是其批判的对象,这本身就是马克思否定道德存在的客观性和把道德虚无化的直接证明。而所谓共产主义者“从不进行道德说教,不向人们提出道德要求”也仅是这种道德虚无化的进一步理论表征。如果说“不进行道德说教,不向人们提出道德要求”还可能只是马克思对道德观念在现实革命中的作用估计不足的表现,那么,“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则事关重大,因为这将意味着切断与既往一切文化传统观念乃至历史的联系。在对既往文化传统和历史的拒绝中,原来渗透于其中并对整个社会运行起范导作用的全部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显然也定将一并被抛弃。因此,因“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陷入道德虚无主义处境似乎就是理论和历史的必然。

  比较而言,第三个用来指责马克思的“理由”主要是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的。它认为,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是最主要的,包括道德在内的一切观念形态都是次生性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而历史唯物主义内在具有的决定论性质和历史主义取向,必将导致其主张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道德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这在现实中必将陷入“怎么做都行”的“放纵的利己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的状况,而这两者实际上都不过是道德虚无主义的一种弱化形式。

  马克思不是道德虚无主义者

  我们认为,西方学界把马克思指责为道德虚无主义者的“理由”不能成立。其原因在于,它们均是基于对马克思相关思想的误读和误解。

  首先,马克思确实是无神论者,并在其一生中对宗教和超感性领域的自足性展开过深入批判。然而,并不能由此认为马克思否定和抛弃了全部道德价值观念。马克思之所以把对宗教天国和自我意识自足性的批判转换为对政治、法和市民社会的批判,是因为他认为宗教异化和自我意识的虚假自足性,根源于它们的存在论基础即人的感性活动本身的异化。但就其整个理论体系来看,无论是对宗教和自我意识自足性的批判,还是对政治、经济和市民社会的现实批判,自始至终都以马克思自身的价值承诺和道德预设为前提。追求“现实的个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这一“高阶”价值预设,始终是贯穿于马克思思想的根本主线。因此,马克思批判宗教和否定超感性领域的自足性,并不意味着就放弃了理论的道德立场和价值承诺,并因此陷入道德虚无主义。

  其次,《共产党宣言》中的“不进行道德说教”和“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论断,实际上都有具体的语境和特定的所指。这里的“道德”和“传统的观念”,主要是指以资产阶级私有制为基础并力图为其合法性作辩护的意识形态样式。而资产阶级的私有制,是工人阶级遭受资本家剥削、奴役和统治的全部根源。因此,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人类要想解放自己,就必须废除这种极少数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以及为这种私有制的合法性作辩护的“道德”和“传统”。因此,他们才说:“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不进行道德说教”和“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论断,正是针对此种以维护私有制为基础的“道德”和“传统”。马克思否认和拒绝了这种特定意义上的道德与传统的观念,并不意味着就完全否定了既往历史上全部的道德和传统本身。事实上,马克思的思想包含着浓厚的价值诉求。可见,指责马克思是道德虚无主义者的这条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最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确实主张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相对于上层建筑的首要性,以及强调历史处境之于道德的重要性。但对道德的历史性理解以及突出它存在的相对性,并不必然落入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的处境。道德一定是特殊时代与具体民族和国情的反映,这决定了不同时代以及民族和国家中人们的道德观念会有差异,但这并不否认道德具有历史传承性和一致性。换言之,道德兼容相对性和绝对性于一身。而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决定了,他从来不会以道德的某一方面的特性去否定其另一方面的特性。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西方学者混淆了道德的相对性与道德相对主义的内在差别,并进而以道德相对主义之名去否认道德的绝对性和传承性,把马克思判定为道德虚无主义者。这种做法与马克思思想的事实和理论取向根本不符,是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解和误读。

  对道德虚无主义的超越

  无论是从马克思思想主旨还是从当代现实视角看,把马克思误解和误读成道德虚无主义者的做法,其危害都十分严重。从马克思思想的主旨来看,实现人类解放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是最高诉求。就功能而言,这一最高诉求既是建构性的,又是批判性或范导性的。“建构性”是说,马克思的这一最高诉求,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应当”和“理想”,而是始终处在“现实的活动”的实现过程中;“批判性”和“范导性”是说,这一最高诉求原本就具有强烈的规范性内涵,属于“高阶道德”范畴,马克思以此方能对资本主义展开全面的批判,包括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并且,这种道德批判有着坚实的现实经济基础。

  总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的批判,既是科学分析,又是道德批判。这种科学分析和道德批判的统一,使得马克思既超越了科学实证主义,又超越了道德虚无主义。部分西方学者在认定道德与道德批判在马克思思想中不具有重要地位的基础上,把马克思误解成道德虚无主义者,不但无法理解马克思思想主旨的规范性向度,而且在现实中还会过分强化其实证化的维度,从而把马克思思想矮化为纯粹的经验科学。因此,正面回应对马克思的这种误读以及充分阐释马克思思想的规范性基础,应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学界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文系深圳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深圳市民价值观状况及发展趋势研究”(SZ2018B00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