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报恩”俗曲与佛教中国化
2022年06月28日 08: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28日第2436期 作者:裘兆远

  孝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家族伦理的核心,是维持家族组织结构和封建统治秩序的重要工具。中国传统宗法制度要求把孝顺父母、养亲事亲、敬重祖先作为伦理道德的根本规范。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作为一种外来异质文化,佛教与中华固有文明甚相龃龉,其受中国士人非难者,以“不孝”最巨。而佛教为了适应中国传统宗法制度,调节出家修行和在家孝亲的矛盾,其用力处以“宣孝”最著,具体途径包括翻译注疏佛教孝经典、比附儒典创作伪经、开展民间宣孝活动等。佛教徒在世俗宣孝活动中,为了取得流俗的信受,特别借鉴了音乐移风易俗的功能,编经文而为歌曲,使朝夕吟唱,以此感化民众。本文拟以唐代较为流行的“十报恩”俗曲为例,分析唐以来中国化的佛教对孝道思想的吸收融合,观察其如何在日常佛事活动中广泛运用“十报恩”俗曲服务信众,以及如何影响后世善书和曲艺的创作。

  “十报恩”俗曲最早见于敦煌曲中,《敦煌杂录》《敦煌曲录》中都收有“十报恩”俗曲,主要讲述父母养育恩情,特别是母亲从怀胎到生产,再到养育子女过程中的各种艰辛,以此来劝化世人孝养父母。“十报恩”俗曲曲首以“第一报恩”开始,以后每段都以数字序号开头,依次数至“第十报恩”。任二北在《敦煌曲初探》中对“十报恩”俗曲作了一番考证,认为它与佛教俗讲文本《父母恩重难报经变》在内容上有着密切联系。唐代孝道思想的广泛传播为报恩思潮创造了重要的社会文化环境,以致初唐出现了源于《父母恩重经讲经文》的伪经《父母恩重经》。从文本可以看出,这是当时的僧人为了服务各种民间经忏法事而创作的经典,其中词句如“报恩十月莫相辜,佛且劝门徒”“劝君问取释迦尊,慈母报无门”等,都是以僧侣口吻进行创作的文本。唐五代时期,僧侣应信徒的邀请至其家中举行佛事活动,要唱诵各种小曲反馈信众的布施。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八相太常引”条称:“京师僧念《梁州八相》《太常引》《三皈依》《柳含烟》等,号‘唐赞’。而南方释子作《渔父》《拨棹子》《渔家傲》《千秋岁》唱道之辞。盖本毗奈耶云:‘王舍城南方,有乐人名乾葛婆,取菩萨八相,缉为歌曲。令敬信者,闻生欢喜。’”由此类推,“十报恩”俗曲应该是赴应僧在为信众举行丧葬仪式时所唱的助兴类俗曲。

  这类俗曲从唐代一直流传至近现代,民国时期的各地歌谣资料中都能看到其身影,如《安徽歌谣选》中有“十月怀胎歌”,《中国俗曲总目稿》中也收录了如“十月怀胎”“十劝君”“十重恩”“二十四孝”等小曲,它们在意趣上都与“十报恩”相近。如《安徽歌谣选》中称:“正月怀胎正月正,桃李花开正逢春”。《十月怀胎》(福建·铅印本)有:“正月怀胎来一滴甘露水,二月怀胎来心仔闷闷。南無阿弥陀佛。”此外,全国各地的各种木刻和石印本俗曲文本中也都有相关内容,如《十劝君》(苏州·木刻本,署芜湖崇本堂)有“听唱良言一劝君,劝君莫忘父母恩”;《十重恩》(北平·大鼓书抄本)称“奉劝列位孝双亲,父母养儿恩最深”。从内容看,“十报恩”俗曲主要按序讲述父母恩重难报,恩情浩大,以及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以三字、四字、七字连坠句式进行铺叙,有的在句末加以“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以示回归佛菩萨本怀。旧时江南的广大地区普遍存在唱“十报恩”俗曲的现象,在家中老人亡故时,主家往往迎请僧侣或道士至家开展各种仪式活动,出殡时僧道便唱“十报恩”俗曲,阖族老少围拢静听,讲到动情处,男女老少声泪俱下,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劝善教化的作用。

  明清之际,“十报恩”俗曲被民间善书广泛借鉴,特别是宝卷的编写中时不时会出现“十报恩”俗曲,从早期的教派宝卷到后期的民间宝卷都可见“十报恩”的影子。明正德四年刊行的《叹世无为卷》卷终有“一报天地盖载恩,二报日月照临恩……九报九祖生净土,十报孤魂早超升”的回向文。同时期的《巍巍不动泰山生根宝卷》卷末也有“若能传法度众生,无边功德总报恩”的字句。除此以外,在教派宝卷《正信除疑无修证自在宝卷》《普静如来钥匙宝卷》《销释白衣观音菩萨送婴儿下生宝卷》中都有“十报恩”出现,只是所报十种恩德有所差异。至清代,随着民间宝卷的大量编印,“十报恩”俗曲也被广泛用于民间宝卷文本中,经过数百年的变异,有的发展成为独特的报恩小曲,如《花名宝卷》(抄本·苏州戏曲博物馆藏)有“十支蜡烛”偈,其内容从“各将寿烛供世尊,佛前礼拜各虔诚。亲娘养我无恩报,今朝十支腊烛报娘恩。一支腊烛上天庭,三根灯草结成心。上照天堂诸佛面,下照阴司地狱门。焚香点烛虔心拜,佛前便报我娘恩”,直至数到第十支蜡烛,选取二十四孝中的典故,一一讲述,劝化世人尽孝行善。《五圣宝卷》(抄本·苏州戏曲博物馆藏)卷本中称“一报天地生万物、二报日月照明亮、三报国皇水土恩、四报爹娘养育恩……十报三教圣人恩”,把十报恩的内容扩展到天地日月、国家圣人,明显沿袭了明代教派宝卷传统。各种民间宝卷卷末还经常出现感叹娘恩难报的结卷偈,如《打刀劝妻宝卷》(抄本·苏州戏曲博物馆藏)结卷偈:“十月怀胎娘辛苦,三年乳哺□□□。一日吃娘三顿乳,三日吃娘九顿浆。日日吃娘身上血,不通四海大东洋。娘乳不是长江水,那得身高六尺长。”这类似于佛教经典中的回向文,即把宣说宝卷的功德回向父母,以此图报父母生养恩德的万一。

  从以上诸多例子可见源自唐代的“十报恩”俗曲传统对后世的说唱曲艺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在内容还是句式上都可以发现明显的承袭关系。“十报恩”俗曲是佛教僧侣为了更好地把佛教融入中国文化进行的各种尝试之一,这种做法既满足了宗族社会的孝道教化需要,又迎合了百姓追思至亲的社会需求,加之说唱曲艺与生俱来的娱乐性,使得“十报恩”俗曲在上千年的历史发展演变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