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登鹳雀楼》的禅林运用
2020年07月28日 09: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28日总第1976期 作者:侯本塔 潘婷

  借用唐诗名篇进行说法是禅林中的普遍现象,王之涣《登鹳雀楼》就是一首得到禅师广泛喜爱的诗歌作品。据笔者统计,后代禅师借《登鹳雀楼》诗句说法的案例有七十余则,在数量上甚至超过了历代文人对此诗的评语。然而,当前对这首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者考辨及诗歌赏析等方面,对相关禅林文献的关注,仅有李小荣《唐音缭绕在禅林》涉及其中两则,但亦不无理解疏漏之处。从以诗喻法、借诗证禅和辅助禅门仪式等方面对上述资料进行考察,可以了解《登鹳雀楼》在禅林中的传播、接受情况,进而更好地认识后代禅师对该诗含义的理解及其运用意图。

  喻法:悟要渐修,学须躬行

  最早对《登鹳雀楼》加以运用的是唐代禅师圭峰宗密。他在分析渐修渐悟、渐修顿悟和顿修顿悟三种证悟类型时,以该诗后两句解释“渐修渐悟”:“如登九层之台,足履渐高,所见渐远。故有人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三)王之涣诗的原意是说想要看得远,须站得高,重点在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给人努力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宗密禅师的借用则更加注重持续不断的用功,所谓“足履渐高,所见渐远”,赋予了这两句诗致千里必积跬步的内涵。每登高一层就有一层的视野,每多行一步就有一步的收获,以此比拟禅理,正符合“精进不退,坚卓不移”的禅林修学态度。

  北宋时期,曾“遍历禅林”的广智本嵩为《华严经》理事无碍法界中的“事能隐理门”创作颂语称:“物物既缘成,缘成翳本明。但观波浪起,不见水澄清。远境危峰小,平湖野艇横。皎然直下事,不动却须行。”该颂首联直称事成则理隐,次联隐喻理迷而事滞,三联叙说取境但唯心,末联则认为不应为事相所迷、毫无变动之行。金代僧人琮湛为该颂末联注解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颂虽达俗谛,更须明即俗之真。物物目际,皎然明白。不应滞事而迷理,全无变动之见,故曰却须行也。”(《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卷二)琮湛注解中的“颂”字用作动词,借用王诗的重点则在于说明不要执迷于眼前景象,所谓“更上层楼”“却须行也”,就是要敢于行动起来改变当前的认知境界。能够不被现下的万差事相所迷惑,而是借事相而达理体,即俗谛而见真谛,这与“法既真实,行须契同”的禅林规训正相符合。

  以上二例,其实是一种以诗喻禅、以诗喻法的借用形式,它与后代文人以禅喻诗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除此之外,南宋禅师普庵印肃所作《金刚随机无尽颂》和清代僧人溥畹所作《金刚经心印疏》也曾借《登鹳雀楼》对《金刚经》进行阐说,兹不赘述。

  证禅:明向上事,行脚下事

  相对于运用《登鹳雀楼》诗句比拟佛禅理念的做法,宋代以后的禅师更多借用此诗展现自己对禅门修学境界的体悟,又或是将其作为接引后学的手段。

  首先是勘辨问答中的借用。在电光火石般的师徒问答中,对此诗的借用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为答语,意在勉励后学不要安于现状,而是去亲证“佛向上事”。如宋代云门宗报恩谭禅师与弟子的问答:“问:‘杖锡已居于此日,请师一句利人天。’师云:‘鼻孔大头向下。’僧曰:‘向上还有事也无?’师云:‘有。’僧曰:‘如何则是?’师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建中靖国续灯录》卷五)禅林素有“法身无相,应物现形”之说,谭禅师所谓鼻头朝下即是以色相显示法身。然而参学僧对此不能理解,仍旧追问超佛越祖之谈,谭禅师只好放过一线,借王之涣诗指示他去实行与亲证。二是作为问话。这种情况有执于成佛成祖的嫌疑,故而常受到“注意脚下事”的提醒。如清代临济宗天岸昇禅师与弟子的问答:“问:‘田地更无尘一点,是何人合住其中?’师云:‘此间着你不得。’进云:‘恁么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师云:‘看脚下。’僧礼拜。”(《天岸昇禅师语录》卷五)参学僧所用贯休诗句本为见机之语,自然也得到昇禅师的认可,但当他拈出向上一路时,昇禅师却提醒他要注意脚下。这既是对参学僧执空为有思想的破除,也是对“实行在己躬”理念的强调,登楼需要步步踏实,学禅同样也得稳扎稳打。可以看出,无论是指示向上事,还是提醒脚下事,师父答语的立足点都在真参实行。正如雪峤信禅师说的那样,“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事原非儿戏,须是真参实悟,不是死丁丁双眼看鼻头,亦不是长连床上学空头话”(《雪峤禅师语录》卷二)。

  其次是公案拈颂中的借用。宋元时期,以颂古、拈古为主要形式的“文字禅”十分盛行,其中亦不乏对此诗的借用。如南宋临济宗禅师水庵师一在临安府净慈寺上堂时,“举圆悟师翁道:‘参禅参到无参处,参到无参始彻头。’水庵则不然,参禅参到无参处,参到无参未彻头。若也欲穷千里目,直须更上一层楼”(《嘉泰普灯录》卷十九)。参到无法可参,破至无执可破时,依旧不是彻悟,只因仍在“有”“无”上打转。又如金元时期,曹洞宗禅师万松行秀为“曹山法身”公案所作著语:“曹山问德尚座:‘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作么生说个应底道理?’德云:‘如驴觑井。’山云:‘道即大晒道,只道得八成。’(欲穷千里目)德云:‘和尚又如何?’(更上一层楼)山云:‘如井觑驴。’”(《从容录》卷三)驴觑井尚存情识计较,井觑驴则系无心合道,因其超越了驴与井的相对概念。禅林常有“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之说,师父的言行往往既是明灯又是枷锁,故而翻案之举屡见不鲜。这两则公案中的“无参未彻”“如井觑驴”就是对尊宿法语的翻案,所借《登鹳雀楼》诗句则被用来对其翻案之举进行发明与赞颂。

  最后是上堂说法中的借用。这种类型的借用多系触景生情,如明代曹洞宗湛然圆澄禅师在嘉兴东塔寺上堂:“今日是重阳节,大家往烟雨楼登高望秋色,此犹是小知见,且道作么是大知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湛然澄禅师语录》卷二)重阳节有登高望远的习俗,圆澄禅师借不远处的嘉兴烟雨楼说法,称登楼望见满山秋色仍旧是小知见,若要闻佛知见,还需更上层楼。可以看出,禅师上堂说法中对此诗的借用,往往是在整段法语快讲完时,将其作为结束语,有着勉励参学者“百尺竿头,更须进步”的寓意。

  助仪:开堂法语,荼毗落句

  除解说禅理、赞颂公案以及劝勉、接引后学外,《登鹳雀楼》还被运用到具体的禅门仪式之中,进而成为开堂、荼毗等场合的辅助性法语。

  所谓开堂,是指新任住持首次向大众宣说佛法的禅门仪式,它包括宣白、登座、拈香、鸣椎等流程。据《敕修百丈清规》“开堂祝寿”记载,“先呈公文,举法语毕,接付维那宣白……宣毕,指法座,有法语。登座,拈香祝圣”。可见,在住持登座之前,指法座、说法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宋代曹洞宗禅师投子义青在白云山海会禅院开堂时,曾于宣疏之后,“指法座云:‘大众,从上诸圣到这里从空放下,山僧即不然,到这里却步步登高。何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便升座”(《投子青和尚语录》卷一)。登座法语实际上可以被视为一种“宣誓”,与“步步登高”相类,这里对王之涣诗的运用也传达出禅师带领全寺僧众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信念,以及护持正法、再振宗风的决心。义青禅师借《登鹳雀楼》辅助开堂说法的情形并非孤例。如康熙十二年,临济宗禅师兜率宗坚在云南府嵩山禅寺开堂,登座前曾以拄杖指法座并借该诗说法;又如,临济宗禅师憨休如乾在风穴山白云禅寺开堂,登座前也曾以手指法座并借该诗说法。可以说,在登座前引《登鹳雀楼》为法语的做法,已成为禅林开堂仪式中的常见现象。

  禅林荼毗(火葬)仪式包括秉炬、下火、起龛等多个环节,各环节都有相应的法语,其中亦不乏对前人诗歌的借用。明代临济宗禅师雪峤圆信所作荼毗文称:“掷下火把云:‘看。’举龛:‘若昧法师还知么?在这里冷冷落落,坐一十余年,竟不思量转身吐气。今朝吉日良辰,请向深深处安乐自在。古人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起!’”(《雪峤禅师语录》卷五)这是该篇仪文的后半部分,圆信禅师将王之涣诗作为举龛法语的落句(结束语),其实是对亡僧的美好祝愿与殷切勉励,同时也展现出禅林对待生死的洒脱态度。

  通过对《登鹳雀楼》禅林运用情况的考察,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就所借对象来看,前人认为禅林“借诗说法”多以能够展现幽微禅境的景语为首选对象,这种看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登鹳雀楼》的首联景语也曾得到禅林运用,如:“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云:‘白日依山尽。’‘见后如何?’师云:‘黄河入海流。’”(《俍亭挺禅师语录》卷六)但该诗后二句获得的关注远高于首联及其他一般性景语,究其原因当是单纯的景语缺少不可替代性,而像《登鹳雀楼》这种“景入理势”的诗句,能够将景物与哲理融为一体,从而更能得到禅师的喜爱。第二,就借诗用途来说,后代禅师将《登鹳雀楼》运用到佛经解说、师徒问答、公案拈颂、上堂说法、禅门仪式等多种场合,其中对该诗诗意的理解也有不同倾向的侧重。但值得注意的是,禅林对该诗的运用意图存在较大一致性,这也正是“景入理势”类诗句进入禅林的局限所在。第三,就借用态度来说,多数禅师对唐代诗歌的运用并非率尔为之,而是有着禅学感悟或接引后学等方面的自身考虑。可以说,禅林“借诗说法”现象既赋予了唐诗更加广阔的阐释空间,也为禅宗语言提供了更为形象的认知途径。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