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糊语言学融合发展前景广阔
2021年07月20日 08: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20日第2211期 作者:李颖杰 吴世雄

  模糊性是人类思维和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模糊语言学是数学模糊集合论与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为探究人类思维和自然语言间的关系搭建了桥梁。我国模糊语言学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一般认为,1979年伍铁平发表的《模糊语言初探》标志着模糊语言学被正式引入中国。此后,学者们不断开拓新视角和新方法,从多维度探索人类语言模糊性的奥秘,进而促发了国内语言科学新的生长点。中国模糊语言学迄今已走过40余年的历程,在发展中不断融合哲学、数学、心理学、修辞学、美学等学科理念,成果斐然。该学科不仅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也培养出国内语言学界一批颇有建树的学者。在新文科融通发展的背景下,回顾该学科研究历程,有助于把握研究核心主题脉络,对未来发展作出展望与规划。

  从先驱译介引入到理论落地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中国模糊语言学的萌芽起步期。此阶段,学界主要是通过译介将美国控制论专家L. Zadeh的模糊集合理论和其他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引进国内,如英国句法学家R. Kempson的《“歧义”与“模糊”》(孙秋秋译)、美国语义学家G. Lakoff的《模糊限制词和语义标准》(廖东平译)、俄罗斯语言学家Р. Г. Пиотровский的《“人工智能”跟语言学有关的各个方面》(张本桂译)。当然,也有学者包括著名语言学家伍铁平发表了一系列论文等。这些译介开拓了国内学者的理论视野,也为下一阶段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学者们开始结合本土语言进行初步的研究尝试。

  20世纪90年代,是模糊语言研究的稳步成长期。1990年孙连仲、高炜《模糊语言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模糊语言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受益于上一阶段学术先驱们的努力,学界对模糊语言学关注程度日益增加。模糊语言学三大分支——语义模糊、语用模糊和修辞模糊开始茁壮发展。模糊语义研究不仅继承了隶属函数探讨语义范畴的研究范式,还引入了认知语言学的新理论方法。同期模糊语用研究更受到了密切关注,出现多篇高被引论文。作为重要的研究分支,模糊修辞也取得了积极进展。90年代末,随着张乔的《模糊语义学》、伍铁平的《模糊语言学》等专著相继问世,模糊语言学的学科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21世纪前20年,模糊语言学研究进入活跃发展期。基于上一阶段理论进展的支撑,模糊语言研究快速增长。在这一阶段,众多学术专著相继问世,如孙连仲与南纵线的《模糊社会语言学》、陈维振与吴世雄的《范畴与模糊语义》、黎千驹的《模糊修辞学导论》、张红深的《英语模糊语法学》等,标志着该学科理论日臻成熟。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学者们将眼光投向实践应用方向,如翻译策略、外语教学、新闻报道、法律语言、广告等相关研究不断涌现。模糊语言学研究不再局限于语言本体的探讨,而是更为注重语言与时代的互动。

  聚焦一大经典议题:模糊限制语

  模糊限制语(hedge)是模糊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概念由G. Lakoff提出,最早属于语义学研究范畴,指有意使用的不明朗或模糊的语言形式。

  国内该类研究与语用学更为密切。不仅涉及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关联论、顺应论等诸多语用学理论,还广泛涵盖谈话、演说等口语语体及科技、公文、政论等笔语语体;不仅关涉普通语言学领域,还广泛拓展至科技论文翻译、对外汉语词典编纂、本族语者商务语言习得等多个应用语言学领域。从多维视角不断涌现的研究使得模糊限制语成为模糊语言学界40多年来最为经典的议题。

  呈现两大应用研究方向:英汉翻译、学科教学

  英汉翻译是模糊语言学应用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且包含两个分支,即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和翻译的模糊集合方法论。语言模糊性在各语体中普遍存在,翻译过程渗透着模糊语言的处理。同时,模糊集合理论为翻译方法提供了自然科学的视角:从把模糊隶属度引入翻译评价,到结合多值逻辑和超真值逻辑提出翻译模糊法则,再到用信息熵概念度量模糊话语的翻译,这些方法都跳脱出了传统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的二元方法论,有利于从科学视角指导翻译实践的多向度拓展。

  学科教学是应用研究的另一主要方向。学者们发现在英语、语文、生物、音乐、数学、思政等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大量的模糊语言,并发现模糊语言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同时,学者们倡导教师应树立语言模糊性意识,帮助学习者理解语言承载的知识内涵。模糊容忍度在词汇、阅读等多个教学层面与学生语言习得效果广泛地存在正负迁移效应,被学者们作为一项影响外语学习能力的因素加以深入考察。

  沿袭三大研究传统:语义模糊、语用模糊、修辞模糊

  模糊语言研究起源于语义模糊研究,因其隶属函数对语言范畴具有极强的阐释力,从而被广泛运用到分析各种语义模糊现象中。语义模糊研究继承了传统语义研究的内容,不仅涉及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等语言层面,且涵盖了语义模糊性产生、本质和特点的探讨,如对语义模糊性的界定,语义模糊与歧义、多义、笼统等的区分,对模糊语义的形式化描述等。近年来,随着学界对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渐趋深入,摩尔、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等分析哲学家的思想,促发了对语义模糊新一轮的逻辑分析。

  语用模糊沿袭了语用学以言语行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传统。在过去的40多年里,学者们全面研究了模糊言语在各种交际媒介和语境下体现出的会话原则,分析了模糊言语的交际语境和语用意义。近年来,话语分析在社会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和语篇分析的社会转向的双背景下应运而生,学者们通过解析模糊性元话语以分析对话双方的意识形态、权势地位和语用立场。

  修辞模糊探讨在交际活动中模糊语言使用的原则规律和修辞效果。苗东升就把文学作品誉为“模糊信息的载体”,这一特点也使其成为修辞模糊研究的主要对象。除此之外,法律文书、商务信函、外交辞令也是修辞模糊研究的常见对象。随着模糊语言学取得长足进展,模糊修辞学也成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让修辞学这门古老悠久的学科在当代中国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未来展望:跨学科的深纵融合

  教育部在2020年11月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要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我国纵跨40余年的模糊语言学研究,正是当代中国语言学将国外先进理论本土化、打破文理学科专业壁垒实现深度通融发展的范例之一。在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之下,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已和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管理科学等学科结合在一起,对推动中国模糊语言学研究兼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有助于认知科学的深入,特别是认知加工的分析。语言是心智的窗口,语言是思维的表征。当今是第三代认知科学的时代,人类的认知活动、语言能力和脑神经间的复杂关系已经成为认知科学的核心议题。通过语言模糊性的研究,可以不断地揭示脑神经系统的认知加工能力与人类语言系统这一双向促动进程的内在结构和发生动力。同时,可以通过认知科学中研究语言产生的实验范式,对中外各人群模糊思维差异进行比较。

  第二,有助于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别是AI算法的改进。以人脑思维模式为模型的神经网络算法,越来越多地与模糊逻辑相结合,发展出了模糊神经网络算法,以执行更复杂有效的智能模拟,且已在各工程行业中广为应用。同时,模糊语义分析尤其有益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特别是对中文信息的处理。中文信息处理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推进汉语模糊语义研究可以为汉语语音识别、文本分词、词义消歧、语法纠错、句型理解等提供可靠依据。

  第三,有助于管理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决策方法的革新。在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选用语言术语代替定量的形式表达偏好,因此模糊语言术语集在决策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已发展出众多基于犹豫模糊语言集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案,为解决现实中的大群体决策问题提供了可信基础,并且推动了我国企业战略决策研究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抚今追昔,继往开来。新一代的语言学人应继承前辈模糊语言学者的开拓创新精神,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推动面向时代、面向未来、面向新文科的中国模糊语言学学科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