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德性政治的积极要素
2021年07月20日 08: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20日第2211期 作者:赵志浩

  先秦时期,由于特殊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当时的学者或学派大多都拥有强烈的救世治世精神。各学派极力向世人展示他们的政治理念,目的都是为了重建天下秩序,实现天下的统一和太平,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那时,各个诸侯国都蠢蠢欲动,相互攻伐,造成天下秩序失衡。孔子认为,治世首先要“治心”,人心浮动必然不守规矩,相互侵夺。因此,他认为,以德行修养为基础的“修身”是实现天下大治的根本。在孔子那里,政治和道德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一个是群体的事业,一个是个人修养的功夫,它们牵涉到个体与群体、个人与自我的关系,二者都是人类实践的重要内容。把政治与道德有机结合起来,是儒家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社会秩序的失衡和政治秩序的混乱,是当时的基本事实,因而秩序的重建成为当时政治的主要任务。孔子强调“礼”,并不是把“礼”等同于外在约束,而是要求在内心坚守道德准则,由内而外地遵守礼制规范,由内在约束走向外在约束,进而实现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的统一。孔子认为,外在与内在相统一、相一致,才能够称得上君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强调,“礼”与内在德性相结合,“为仁由己”,才能实现天下大治。践行“礼”,是为了彰显内在德性,而不是为了展示华美的外观,“人而不仁,如礼何?”相比于外在的“礼”,内在的德性修养才是最根本和紧要的事情。

  孟子更是强调内在心性的修养,并试图通过修养的功夫,打通内在的“心”与外在的“天”之间的关系,“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先秦时期的“天”兼具宗教性与道德性,孟子试图把外在“天”的约束内在化和心性化,实现外在约束与内在约束的统一。荀子倡导礼治,也意在实现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内在德性与外在行为的统一。相比于“法治”的外在强制性,“礼治”更强调内在德性。当然,“礼治”很容易流于表面和形式,后世不少儒者不把荀子列为儒门正宗,而视孔孟为正宗,原因正在于“礼”有可能偏离道德而徒有其表。但对于荀子本人而言,他所强调的“礼”是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统一,礼治的目的是“化性起伪”、善导人性。

  可以说,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学直面时代问题,针对实际存在的政治问题提出相应的政治主张和应对策略,力图实现政治的伦理化和伦理的政治化,这是对人类美好政治前景的期许。从历史上看,这种理想性的政治蓝图并没有真正地实现过,那么,先秦儒家设计的德性政治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呢?我们认为,对人类的美好未来心存期望,才能够满怀信心地迎接挑战。毕竟,任何理想都高于现实,不然便不被称作理想。“理想”的意义在于给人们的行为以指引,作为人类的灯塔引领人们不断前进,并作为修正个人行为或群体行动的坐标系。

  秦国采用法家思想统一了天下,说明法家思想在迅速达成实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法家主张运用强力集中全国力量发展生产、扩张军事实力等,所以能够快速增强国力,进而在争霸战争中占据优势。不过,从秦朝快速灭亡这一事实来看,法家思想缺乏持久维护和平稳定秩序的能力,中国古代政治趋向成熟的标志是汉代以后的儒法合流,也反证了儒家思想在平治及善治天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先秦儒家倡导德政,要求为政者通过修身养德教化民众,以身为范提升民众的道德素养,自觉过一种道德性的生活,无疑能够减少治理成本。在先秦儒家那里,政治的基础是道德,主张把道德渗透于政治当中,同时用政治确保道德大行于天下,这是以德治国的要求,也是以德治国的表现。以德治国强调“为政以德”,只有那些道德高尚、恪守伦理规范的人,才能够从事政治。

  西方现代政治以“政教分离”为主要特征,政治摆脱了一切道德价值或宗教价值,道德不再是评价政治的标准,政治变成非道德的“价值中立”的存在物。那么,如何确保无道德政治的正义性与合法性呢?西方近代政治理论创设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模式,并以契约和规则作为政治行为的评判标准。这虽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权力的滥用,但也造成相互倾轧和讨价还价的局面,加大了政治运作的成本。同时,把道德剔除于政治之外,政治变作纯粹的管理技能和程序操作,还导致行政人员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待工作任务消极应付等弊病。西方现代政治的困境在于:既要保持政治的“价值中立”,又要追求政治的“内在价值”。把政治从伦理道德中剥离出来进而把政治技术化,致使西方现代政治理论难以自圆其说,政治内部的矛盾难以自我调和,从而使得政治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麦金泰尔指出,“只有那些具有正义德性的人才可能了解怎样运用法律”,他认为西方现代政治应回归于传统意义的德性论,用道德改造和重塑政治,才能够从根本上确保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在先秦儒家那里,培养人的内在德性是政治实践的前提,德性政治强调政治与道德的完美结合,主张为政者以道德主体而不是政治主体的身份从事政治实践,并把人的德性修养与天道紧密结合起来,政治的终极价值来自“天”,这实际上确保了政治的终极意义和价值。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皆是维护人类整体利益所必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够真正治理好一个国家。传统儒家德性政治的积极要素,对于提升现代政治的道德人文含量,无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