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
2021年03月02日 09: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2日第2116期 作者:曹晓燕

  地方普通话是方言区人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产生的带有地域方言色彩的语言现象。在标准普通话、地方普通话和各地方言三类常态交际语言中,地方普通话使用人数众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交际的正式和非正式场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真实反映着中国语言生活的微观变化,甚至影响到当前我国的母语习得情况。相当多的儿童第一习得的不再是方言而是普通话,但由于他们是在方言区学习的普通话,难免会受到方言或土语的影响。有专家预测,未来我国的语言层级有可能从方言和土语使用人数众多的金字塔型变为方言土语层逐渐缩小而地方普通话层越来越壮大的橄榄型。

  以往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主要以描写静态语言特征为主,对其形成机制和动态演变的研究不够,而对其分类、应用价值、各种变体之间的差别以及对普通话和方言的影响也是涉而未深,甚至尚未触及。地方普通话中保留的方言成分是我们探索地方语言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以及关于普通话性质的探讨提供了鲜活的材料,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同时,由于目前世界上说汉语的人口基数大、分布广,加上各地文化和教育程度不同,要求凡说汉语的人都讲标准普通话是不现实的。鉴于此,听懂受方言影响的地方普通话对于想达到高水平的汉语学习者来说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虽然要真正精通某地方言和地方普通话需要在该地区生活相当长的时间,但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大大缩短非母语者对各地普通话的认识,从而提高沟通能力。因此,需要加快对各地方普通话的纵向分级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按照变异程度,逐级归纳出与普通话的系统性差异,发展出适应学习者交际目的和需求的分级教学,进一步推动普通话的普及。

  对地方普通话进行分类

  地方普通话是方言区人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受自己方言影响而形成的带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一个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有大致相同的过程和特点,所以同一方言区会产生具有相同特点的地方普通话。这种母语原发型普通话是普通话地域变体中最常见的。但根据我国语言分布和使用情况,地方普通话的共时类型应该有另外两大类。

  接触变异型,是指带有母方言口音普通话的方言区人在本地或去异地时接触到其他方言区人时受其他方言强势成分影响而产生的地方普通话。这里还可细分为两种。一种是本地接触变异型,一般发生在双方言区。当地人先形成自己母语原发型地方普通话,又受到当地其他方言强势成分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具有双方言色彩的普通话。另一种是异地接触变异型,是方言区人形成了自己原发型地方普通话后,因为去异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受到异地方言强势成分的影响而使原来的普通话语言系统发生了一些变化。随着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这种接触变异将更为常见。不过,这类变异与是否为同一方言类别无关。

  混杂交织型主要存在于汉语方言混杂的交界地带。这些地方最容易产生语言接触,从而出现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的变化。孙叶林指出,地处湖南省常宁市西南山区的塔山,作为“三市”“四县”的交界处,当地语言既有瑶语又有汉语方言,其中汉语方言以赣语特征为主,又兼具湘语和官话色彩。可以想见,当地汉语方言区的人所说的地方普通话自然也会带上这些方言色彩。社会历史条件、民族心理和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说话人自身情况等,都会对实际语言表现产生一定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地方普通话中除了基本的地域变体外,还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形式,即固化变体。劲松、牛芳认为,这类变体具有定型性,系统稳定,语感统一,功能明确。使用这类普通话的人大多能够使用标准普通话,但面对特定的使用场合和固定的使用人群时,为了拉近心理距离,会放弃标准的普通话而选择这种固化变体以凸显自己的地域身份和社会地位,从而产生一种区域认同感。语言是社会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个人的区域身份主要由语言来体现,语言认同则是一种最直接最易被接纳的身份认同方式。

  地方普通话不同于中介语

  关于地方普通话的界定,不少学者把它等同于二语学习中的中介语。普通话变体的某些特征确实与中介语有相似之处,如普通话变体有方言规则的负迁移,也会发生标准语规则的不适当运用,即所谓“矫枉过正”。这些都使普通话变体看起来好像中介语,但实际情况是非常复杂的。

  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中介语,与学习者的个人母语和目标语基本没有语言结构要素上的共性。然而,各地方言和标准语之间在语言系统上存在着程度较高的对应关系,所以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时往往凭借类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即使从未受过正规普通话训练,在与外地人交际时采用的语言形式也既区别于普通话,又区别于方言。在语音系统上,地方普通话与方言和标准语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因此说话人能在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做出一些自发性的对应。这说明说话人对于标准语具有一定程度的感知,使其实际发音朝着标准音方向转化,而这种转化能力只能从方言与标准语的对应性上得到解释。

  不同因素影响方言变项的使用和扩散

  地方普通话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同地区、不同人的普通话与标准普通话的差距不同。其中,方言口音较轻的最接近标准普通话,轻度口音普通话的特点是分布范围广,共性强,而方言色彩浓厚的重度口音普通话的特点分布范围窄、共性弱。由此可见,受方言影响形成的变异项目向标准普通话靠拢的速度不均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值得研究。

  李如龙提出,地方普通话的特点是方言和普通话求同存异的结果。一种方言变项之所以能在地方普通话中立足并保留下来,一定具有某种语义基础。另外,地方普通话的生命力强弱与变异方式有很大关系。刘俐李认为,在语言接触中,互协变异形成的特点普适性高、生命力旺盛,甚至可以名正言顺;而侵染性变异形成的特点普适性较低、地方色彩浓重,生命力较弱。如“有没有VP”是方言与普通话对应成分间的互相调和妥协而成的中介语成分,既非方言也非普通话,不仅流行于南方,甚至影响到北方,最终成为规范的问句形式。“有VP”是闽粤语的典型特征之一,而在大多数方言和普通话中“有”依然是准谓宾动词。普通话不管是表达完成义还是肯定现实的语气,都不会用“有”,所以“有VP”是方言成分直接在目标语中占位而发生的变异。它分布范围窄,共性弱,方言色彩突出,仅在非正式场合出现。

  当地人对方言变项的认同也是促使其传播的社会力量。对自己的普通话程度较满意,缺乏进一步向标准普通话靠拢的动力,这种态度在地方普通话使用范围较广较稳定的地区很普遍。可见,语言环境和语言使用现状决定了这种态度的产生,反过来也将影响人们对语言形式的选择。

  作为普通话的地域变体,研究地方普通话首先要了解该地区方言分布情况。当单点研究达到一定数量和规模时,可以开始进行方言片区的整体研究和对比研究。同时,作为语言系统,地方普通话随着时间变化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趋势下,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国情加速了汉语共同语和方言相互渗透的步伐,人员的流动使得本土居民使用普通话的机会越来越多, 只有将共时描写与历时演变的研究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了解地方普通话的发展过程和原因。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语言接触视域下吴语语法对普通话语法的影响研究”(2019SJA123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