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和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两个非常重要的节令。夏至,古时又称“夏至节”“夏节”。端午节,今时也名“夏节”。“夏节”,既可指“夏至节”,又可指“端午节”。关于“夏节”一词,《辞源》释:“夏至日。”《辞海》释:“夏至日。亦指端午节。”《汉语大词典》释:“夏季。”《汉语大字典》未见“夏节”。“夏节”一词多义,然其并未被辞书完全收释,故今人在阅读文献时,对“夏节”的词义不甚明了、难以分辨。笔者不揣浅陋,试补释“夏节”词义。“夏节”一词共有四个义项:一是夏至日。二是夏季。三是夏至节。表“夏至节”义的“夏节”,源于汉代夏至日过节之俗,始自曹魏,后在近代汉语通语中逐渐衰亡。四是端午节。表“端午节”义的“夏节”,源于古时夏至节和端午节的渊源关系,始自民国,丰富了现代汉语通语,沿用至今。其中,第三个义项“夏至节”未曾被辞书收录,或可补入。
“夏节”最早出现于上古
“夏节”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文献,表“夏至日”义。如“故夏节昼长,冬节夜长”(东汉班固《白虎通·日月》)。此义被后世沿用,如“五月夏节日至,(沈)预正大集会,子弟盈堂”(南朝梁沈约《宋书·自序》卷一百)。“常以春分、夏节、秋分、冬节四日,鸡鸣入室,向王十二拜,平坐,叩齿十二通,思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君,姓通班,讳元氏,字含枢纽。”(《无上秘要》卷之七十六)
后“夏节”的词义进一步扩大,表“夏季”义。如西晋傅咸《喜雨赋(并序)》:“泰始九年,自春不雨,以涉夏节,草木共然。”西汉戴圣《礼记·祭统》:“未发秋政。”唐代孔颖达疏:“言夏节虽尽,人君未发行秋政,则民不敢艾草也。”
表“夏至节”义的“夏节”衰亡于近代
夏至日过节之俗源于汉代,相沿至今。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志第七:“以日冬至祀天,夏至祀后土,君不省方而使有司。”东汉班固《汉书·薛宣朱博传》:“及日至休吏,贼曹掾张扶独不肯休,坐曹治事。”唐代颜师古注:“冬夏至之日不省官事,故休吏。”古人认为夏至日阳气最盛,阴气始生,应当静养生息,所以汉代天子祭地神以祈国泰年丰,百官休假、不务政事。也即自汉代始,夏至日同时具有祭祀之俗和放假之制,尤以唐宋最盛。唐代杜佑《通典》卷第四十三:“礼所以冬至祭圜丘于南郊,夏至祭方泽于北郊者,以其日行躔次极于南北之际也。”唐代张九龄《唐六典》:“内外官吏……谓元日、冬至各给假七日,寒食通清明四日,八月十五日、夏至及腊各三日。” 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祠部休假……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降圣节、腊各三日……”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四:“夏至日,祭后土皇地祇。” 基于史料,我们可认为,夏至日在古时是一个非常重要且盛大的节日。
夏至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故古人以“夏节”名之。曹魏文献始见“夏节”指夏至节。“从朝至日夕,安知夏节长。”(曹丕《夏日诗》)“垂竟夏节方到,臣悲伤有念先王。”(曹植《请祭先王表》)晋代继承了曹魏表“夏至节”义的“夏节”,如“想得夏节佳也”(王羲之《杂贴》)。
“夏节”表“夏至节”义,多见于魏晋语料,南北朝语料中几乎不见如此用法。曹魏前后时期的文献更多使用的是“夏至”,如“日夏至使有司奉祭北郊,高后配而望群阴,皆以助致微气,通道幽弱”(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五)。“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西晋周处《风土记》)“夏至节日食粽。”(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在表示“夏至节”义时,隋唐五代没有继承曹魏的“夏节”。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礼异》:“北朝妇人……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新节还复至,故交尽相捐。”(唐令狐楚《夏至日衡阳郡斋书怀》)前文中,夏至节儿媳向公婆进扇及粉脂囊,是北朝习俗;后诗中,诗人借夏至节来抒发自己的政治失意,“新节”指“夏至节”。诗文中却只字未提“夏节”,可见该义在唐代已然式微。《全唐诗》《全唐文》中未用“夏节”,只用“夏至”。宋代亦未继承曹魏时表“夏至节”义的“夏节”,《全宋词》《全宋文》皆无“夏节”,更为常见的是“夏至”和“夏至节”。如“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范成大《夏至》)。“续呼左右取笔砚,令少帝作书,召刘光世、韩世忠、刘等归服,而曰:‘今日夏至节,赐汝酒各一杯’”(辛弃疾《南渡录》)。
至清代,夏至节祭祀仪式仍被官方视为“国之大典”,但民间已不重视,此点与冬至节同。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冬至郊天令节,百官呈递贺表。民间不为节,惟食馄饨而已。与夏至之食面同。”夏至节,民间不为节,仅食面。与之相反,端午节发展至清代,已是民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虽然表“夏至节”义的“夏节”在近代汉语通语中逐渐衰亡,但清代诗文中倒颇喜用“夏节”。如“固当畏炎威,值此长夏节”(黎简《述哀一百韵》)。“又各盐政、织造等,每于夏节贡物,以备赏赉之需。”(赵慎畛《榆巢杂识》)
“夏节”等同于“端午节”始于近代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内务部总长朱启钤上书《定四季节假呈》:“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可见,在民国时期,夏至节和端午节渐已合流,“夏节”一词被人们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端午节。如民国九年绍英《绍英日记·五月》:“初五日(6月20日),夏节。”民国时期的《工作月刊》刊登了《北碚的夏节运动》一文,其中的“夏节”指的也是端午节。对此,赵晓玲《卢作孚改革实践中的北碚夏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就是夏节。”可证。1936年正式出版的《辞海》亦收录了“夏节”新义:“夏节,亦指端午节。”
“夏节”为何会有旧词新义现象呢?其一,至清代,夏至节在民间已然式微,而端午节却备受重视。夏至节和端午节日期相近、习俗相似,易被融合进一个节日中。古时,夏至节多出现在五月,其在农历中的时间是不固定的。端午节则是在农历五月初五。夏至节和端午节因日期相近,有时还会出现在同一天,故古人称此日为“龙花会”,且认为出现“龙花会”的年份是个吉年。夏至节和端午节在古时都有祭神求福、驱邪送瘟、食粽和竞渡等习俗。如《太平御览》卷八五一引西晋周处《风土记》:“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夏至五月五日,五采辟兵,题‘野鬼游光’。俗说五采以厌五兵。游光厉鬼,知其名,令人不病疫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是日竞渡,采杂药。”“夏至节日食粽。”其二,有学者考证,端午节和夏至节渊源颇深。有研究者认为,端午起源于夏至。如《续汉书》的作者司马彪曾指出,汉代五月初五的风俗源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夏民安《端午节名集趣》:“端午节源于古时的夏至节,所以有的地方仍称端午节为夏至节。”刘德谦《“端午”始源又一说》:“有文字可考的端午节始源应该是夏至。”其三,民国初年,政府希望国家呈现出新气象,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等一系列废除旧俗的相关法令。这些举措为人们移风易俗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