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东南亚藤球文化研究
2022年01月24日 09: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月24日第2336期 作者:李广文 张美君

  作为一种体育项目,藤球与蹴鞠颇有渊源,目前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发展较好。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藤球和藤球文化看作东南亚历史文化、生活习俗、节庆仪典的综合缩影。东南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区域,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全方位研究以藤球为载体的体育文化互鉴交流,对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有重要意义。

  藤球在东南亚有重要地位

  东南亚指亚洲东南部地区,在地缘政治上有独特地位和重要性。作为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藤球在东南亚诸国颇受重视,且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称呼,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缅甸,分别被称为 Takraw、Sepak raga、Sipa(Sipak)和Chinlon(Ching loong)。1965年,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共同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成立了亚洲藤球联合会(ASTAF)。这其中还有一个关于藤球名称的小插曲。当时,马来西亚代表坚持认为藤球的名称应该是“Sepak raga”,而泰国代表则认为应该是“Takraw”,双方争执不下,直到新加坡代表建议将藤球命名为“SepakTakraw”,这一名称才被确定下来。同年,第三届东南亚半岛运动会(后发展成为“东南亚运动会”)首次将藤球确定为正式比赛项目。从此,藤球具备了国际赛事“组织、规则、赛事”三大特征,走入快速国际化发展通道。1982年藤球成为亚运会表演项目,并在1990年于北京举办的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上,成为正式项目,作为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进入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视野。1992年国际藤球联合会(ISTAF)成立。1993年国际藤球联合会正式向国际奥委会提出藤球项目入奥申请。国际藤球联合会是部分国际性藤球比赛的管理机构,相关赛事主要包括“国际藤联藤球世界杯”(ISTAF World Cup,IWC)和“国际藤联超级系列赛”(ISTAF SuperSeries,ISS)。

  藤球最初是一种以显示球技为主、对抗性不强的、在圆形场地中进行的游戏。当时,人们在劳动之余围成一圈,传踢一个藤球,并且不能使用手和胳膊,要用自己的脚腕、膝关节、头部等夹、顶球,让球不落地并在空中停留尽量长的时间。后来受羽毛球、排球等运动的影响,藤球爱好者们将球网引入了藤球比赛,制定了与排球比赛相似的规则,让藤球比赛变得更加激烈、挑战性更强。球网的引入被普遍认为是现代藤球诞生的标志。

  对于藤球的起源,学术界尚未有定论,藤球运动开展得较好的泰国、马来西亚、缅甸都主张藤球起源于本国。目前,有较多文献资料作为佐证的是“马六甲起源说”,一些马来语历史文本中提到了藤球,成为支撑“马六甲起源说”的主要文献资料。但“马六甲起源说”也面临着争议,产生争议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与15世纪前的当地文化资料缺失有关。在15世纪以前,即马六甲王朝建立前,当地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字,有关该地域的历史资料多存在于中国或西方国家的典籍中。第二,藤球可能与蹴鞠有某种渊源。15世纪前后中国与东南亚的交流较为频繁,藤球的发展可能受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第三,有人认为“马六甲起源说”可能与马来西亚对现代藤球的发展影响较大有关,而并非因为藤球最早出现于马来西亚。例如,有缅甸学者主张,该国的一些文献资料可以证明藤球出现在缅甸的时间比马来西亚更早。

  深入发掘藤球文化价值

  中国和东南亚的交流交往由来已久,有着十分深厚的民意基础。“海上丝绸之路”很早就把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联系在一起,密切了中国与这些地区的关系。经济和人员往来不仅带来了商品的流通,而且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包括体育方面的交流。

  体育在促进国家间交流方面有着天然优势,作为亚洲运动会、亚洲沙滩运动会、东南亚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藤球在众多历史时刻发挥过重要作用。藤球运动不仅在亚洲地区获得了广泛开展,而且在欧美和澳大利亚拥有大批拥趸,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在加强国家间文化交流和民众间沟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藤球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可以从其与蹴鞠的关系开始。国内有许多学者研究过藤球和蹴鞠的关系,也有人提出了藤球发展于东南亚、起源于蹴鞠的观点。有学者在研究秦汉时期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交流后认为,蹴鞠可能是当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有学者在考证文献资料后提出,藤球和蹴鞠曾经在特定的时代共存,可以推断藤球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有关,是中国和东南亚诸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碰撞点。

  建设“一带一路”,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是在全球化时代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创新与发展,对中国和东南亚都有重要影响。“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丝绸之路既是商旅贸易之路,也是文明互鉴、人文交流铺就的民心相通之路。包括藤球在内的体育运动为促进不同人群间的对话和相互理解、增进民心相通提供了有效途径。研究藤球历史及其文化功能,有利于了解中国和东南亚的体育文化传承轨迹与发展状况,掌握二者间的联系与异同;有利于认知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研究相关机制,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文化交流,为有关国家提供交流和交往的媒介与桥梁,加深相互了解,进一步促进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东南亚藤球文化的研究刚刚起步,对藤球起源还未有权威判断,未能全面挖掘藤球与文化的关联。因此,在深入挖掘、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有必要走进东南亚,以藤球为载体进行实地考察,深层次挖掘和系统研究藤球的文化内涵。

  (本文系德州学院“十三五”重点学科(研究中心)招标课题“新时代藤球运动的创新发展研究”(301004024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体育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