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生态保护法律日趋成熟
2021年09月27日 08: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27日第2258期 作者:林琳

  古代俄罗斯是较早具有生态保护意识的国家之一,这为当代俄罗斯生态保护法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生态保护法律日趋成熟,相关法律法规数量不断增加,法律体系也更加健全。

  生态保护法规较为完备

  俄罗斯十分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保护方面的立法比较完备,形成了以《俄罗斯联邦宪法》为基础,《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为主干,其他法律法规为分支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

  《俄罗斯联邦宪法》将生态安全权利作为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要求公民承担保护环境和珍惜自然资源的责任,国家保障公民生态权利实现。《俄罗斯联邦宪法》第72条具体规定了俄罗斯各级权力机关在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职能和权限。

  《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在俄罗斯生态保护法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该法共有16章84条,对俄罗斯国家生态安全、生物和资源多样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部法律在确立环境保护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规定了国家各级机关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和权限、社会团体和公民的生态权利与义务、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开展经济活动时必须遵守的各项生态保护要求,还涉及确立生态灾难区的程序、特殊自然客体的保护、生态环境监测的实施方法、生态科学研究、生态文化建设、生态违法责任追究、开展国际生态合作的原则、国内生态法和国际生态法的关系等问题,不仅展示了俄罗斯生态保护立法新成果,还体现了俄罗斯生态保护立法趋势。

  根据《俄罗斯联邦宪法》和《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俄罗斯还制定了一系列其他生态法律法规及政策。例如,《俄罗斯联邦地下资源法》《俄罗斯联邦土地法典》《俄罗斯联邦特别自然保护区法》《俄罗斯联邦水法典》《俄罗斯联邦林业法典》《俄罗斯联邦生产废弃物和消费废弃物法》《俄罗斯联邦生态鉴定法》《俄罗斯联邦外层空间活动法》《俄罗斯联邦居民辐射安全法》《俄罗斯联邦原子能利用法》,等等。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俄罗斯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发挥着生态保护法律屏障作用。

  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特点鲜明

  总体来看,俄罗斯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主要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生态保护立法理念成熟。俄罗斯生态保护立法从单一的自然资源保护转向保护和利用并举,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均衡发展的理念。当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冲突时,以生态保护为优先。俄罗斯不仅加强了生态保护专门立法,而且在其他部门法中考虑到了对生态法律关系的调整,实现了生态立法专门化、部门立法生态化并举。通过民事、行政、刑事法规中关于生态保护问题的规定,加大了对生态违法行为的威慑力和惩戒力。

  第二,生态立法层次分明。除《俄罗斯联邦宪法》和联邦生态法律外,俄罗斯各联邦主体颁布的法律法规、俄罗斯联邦签署的国际公约等都是俄罗斯生态保护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体现了立法体系的多层次性。俄罗斯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庞大且复杂,除了生态保护相关内容,还涵盖生态安全方面的规定,且比较重视整体性和综合性,将整个生态体系的均衡作为生态立法活动的主要目标。

  第三,民间参与度高。公共机构在俄罗斯生态保护法律制定和实施、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除了在生态保护方面起主导作用的公共机构外,普通俄罗斯人对生态保护的参与程度也非常高。《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鼓励个人开展合法环保活动,协助政府解决环保问题。俄罗斯民间环保组织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四,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生态保护不能只是在破坏生态环境后进行惩罚和治理,更重要的是建立预防机制。俄罗斯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中包含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生态许可制度、生态鉴定制度、工业安全预警制度、生态保险制度和生态监察等,在预防生态灾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生态保护法律体系中设置了预防程序,致力于将生态保护的篱笆扎在实际损害发生前。

  第五,注重生态文化建设。《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专门就生态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规定,包括各个教育阶段的生态教育、针对不同群体的生态培训以及涵盖更大范围的生态普及教育,使得生态保护观念深入人心,生态法律的执行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此外,俄罗斯生态保护法律法规还鼓励人们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强调要增加此方面的资金投入。

  俄罗斯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虽为该国的生态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但也面临着挑战。尽管俄罗斯生态保护立法不断完善,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连贯性和统一性。此外,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应如何满足现实需要,防止生态环境遭到过度破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系哈尔滨金融学院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优化营商环境视角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知识产权保护研究”(2018-KYYWF-E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法律系)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