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作家多形式展现脱贫攻坚成效
2021年09月27日 08: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27日第2258期 作者:卓今

  在全面脱贫奔小康的进程中,少数民族同胞作出了突出贡献。少数民族作家关注本民族发展,用深情的文字把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呈现出来。他们在表现这一题材时具有天然优势:个性化的艺术思维、独特的文化背景、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将他们自由放达的生活理念融入作品之中。少数民族作家的扶贫题材作品在艺术表现力和思想价值方面可圈可点:一是情感投入方面自我“加戏”,始终隐含着“我”的主体形象;二是用深情、温暖、厚重的笔调把最动人的东西呈现出来,包括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脱贫攻坚中的辛苦和汗水,以及对扶贫人的感激和敬意;三是鲜活的民间语言,具有陌生化特征的人名、地名(民族语言的音译词汇);四是在精神层面上突出意志锤炼和心灵净化的作用。

  如实展现脱贫攻坚事业

  报告文学是扶贫题材书写中的常见体裁。少数民族扶贫题材的报告文学开创了许多新的表现形式,跳出了一般报告文学的固定套路,进行了一些创作方法上的新尝试。土家族作家彭学明的《人间正是艳阳天——湖南湘西十八洞的故事》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彭学明是湘西人,比其他作家更了解十八洞村。他擅长写语言灵动的诗歌和散文,其《人间正是艳阳天——湖南湘西十八洞的故事》中的十八洞村在他的笔下多了一份美、一份温情和一份不为人知的前世今生。他走进被访人的心灵深处,通过大量意味深长的对话,呈现出十八洞村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爱戴。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作者用村民转述的方式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的场景进行再现和还原。他笔下用墨最多、用情最深的人物是施金通。他还采访了石拔专、龙秀林、施成富和龙德成夫妇、孔铭英和施全友夫妇等扶贫干部和村民。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的第二年起,苗族作家龙宁英就开始着手采写十八洞村脱贫攻坚的故事。《逐梦——湘西扶贫纪事》从历史、现实对比的视角,按时间顺序,以扶贫行动中的重大节点为线索,表现了扶贫人与帮扶对象之间的矛盾、协商及最后的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从扶贫事迹中,读者也可看到湘西淳厚的风土人情。

  彝族作家阿克鸠射的《悬崖村》书写了四川大凉山“悬崖村”。他之所以关注家乡的脱贫攻坚事业,是因为被家乡人的热情所感染。乡亲们在电话里情不自禁地告诉远方的亲人:“精准扶贫瓦吉瓦(好得很),习总书记卡莎莎(感谢)!”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悬崖村”,指导大凉山的脱贫攻坚,凉山州昭觉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下落差800米的悬崖峭壁,12段218级藤梯,现在换成安全结实的钢梯,成了“悬崖村”挂在天上的“高速公路”。“悬崖村”修建了崭新的小学,孩子们不必再胆战心惊地爬藤梯。《悬崖村》用深情的笔调反映了“悬崖村”发生的变化。

  仡佬族作家王华以淳厚绵长的语言见长,出版了多部作品。报告文学《海雀,海雀》在柔软、细腻的文字下隐藏着坚韧的筋骨和气节,用扎实的细节展现了村支书文朝荣带领村民走过的艰难岁月,修路、架电、引水,将一个光秃秃的石漠化的海雀村变成植被丰茂的万亩林场,在对抗石漠化的战斗中,涌现出像李淑彬、胡索文等一批植树造林的模范人物。少数民族作家的脱贫攻坚书写集中表现在报告文学这一体裁上,类似的作品还有龚盛辉(瑶族)的《沧桑大爱》,姚元和(土家族)的《脱贫攻坚手记》等。

  深情描绘小康生活图景

  诗歌是扶贫题材中的“轻骑兵”。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人和事使人感动,情景也极易入诗,其氛围也能迅速激发诗人爱与悲悯的情绪。土家族诗人周明是湖南桑植县人,也是潮溪镇和平村驻村第一书记。他写扶贫题材的诗不用专门查资料找材料,他所有的工作、生活都是诗歌素材。他的《傍晚的夕阳,落在背篓里》(组诗)中的《跋涉者》写道:“他将苦与累抵押给青春/兑换成孩子的学费,妻子的苦药。”他自己就是这位跋涉者。他在诗中设置了一个老虎的隐喻,老虎在贫困的陷阱旁等候着跋涉者,他表明了决心——“他不愿成为老虎的俘虏”。其《癌症患者》写道:“向彩月的孙女跪在枇杷树下/认真做着算术题/全是减法/最后一题,结果等于‘0’”,透出扶贫人对抗贫困的决心。

  彝族诗人郁东的《飞向村庄的阳光》(组诗)描写了贫困村的变化,新建的房子“又白又亮,像一盏灯,照见父老乡亲心里的温暖”。芦苇岸(土家族)是写脱贫攻坚题材诗较多的诗人。《诗刊》“庆祝建党百年专号”刊登了他的《小康的大地》(组诗),歌颂脱贫攻坚的惊人变化,描绘了一幅幅华夏大地上的小康生活图景。白族诗人何永飞走访了高黎贡山、怒江、独龙江等地的扶贫点,他在《生死通道》中写道:“贫困的影子,彻底拔出,疾病的魔头/羁押于现代医学,身体的经络就像独龙江/畅通无阻。”在《溜索,再见》中,他写道“日子,从黑跨向白,从冷跨向暖”,热情赞扬彩虹桥接替溜索的巨大变化。

  积极呈现精准扶贫过程

  小说也是表现脱贫攻坚题材的重要文体。土家族作家李传锋的长篇小说《白虎寨》,开头写到华尔街次贷危机,由此引起连锁反应,在广东打工的鄂西土家族姑娘幺妹子失业回到白虎寨带领村民致富。故事围绕幺妹子展开,小说塑造了一批人物形象,包括漂亮能干的村支书幺妹子与扶贫工作队的向思明,在土家寨做人类学调查的顾博士,土家姐妹春花、秋月等,这群年轻人时尚、前卫、充满时代活力。

  瑶族作家红日的《驻村笔记》看似一部文风朴素的笔记体作品,但却是经过充分艺术考虑的,笔记体恰当呈现了精准扶贫过程中艰难琐碎的工作。居住着3000多名壮、汉、苗、瑶各族百姓的红山村,贫困程度深、贫困面积大、地势险峻、环境恶劣,驻村扶贫干部带领村干部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一场精准识贫、建档立卡、架桥筑路、通电供水、移民搬迁、建立产业链的脱贫攻坚战。作者对扶贫政策理解到位,真切情感流露于笔端,塑造了毛一、老跛等个性独特的人物。作品以笔记式叙事手法,营造出一种人在现场、感同身受的艺术氛围。这种对精准扶贫显微镜式的观察,有助于呈现脱贫攻坚的艰难历程。

  土家族作家李文锋的《火鸟》以湘西土家族、苗族等民族的脱贫攻坚为原型。文字功夫扎实,抒情和写实到位,对主题的认识也很有见地。他不回避人物的缺点、错误和遗憾。小说语言讲究,节奏、矛盾、张弛都表现得恰到好处。苗族作家江月卫的《守望》也以扶贫驻地的人和事为原型。苗族作家向本贵的《前程似锦》、土家族作家龚盛辉的《凤凰飞回客溪村》等小说也表现了脱贫攻坚内容。

  上述作家大都有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或当村干部的经历。李传锋当过村干部,退休后重回恩施鹤峰山乡,长时间感受生活。红日(潘红日)曾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黄金镇寺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李文锋有过7年的驻村经历,并长期结对帮扶贫困户。江月卫在辰溪县仙人湾瑶族乡布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这些工作经历为他们的扶贫题材创作提供了第一手素材。

  2020年7月,中国作家协会召开了“全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各省根据自身特色策划主题,如湖南省委策划的“梦圆2020”,其中就有一批少数民族作家加入这一主题的创作中。广西、贵州也推出了相应的脱贫攻坚专题策划。少数民族作家以各种文体,艺术化反映了脱贫攻坚的艰难历程和辉煌成就,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