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和原动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创新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各国教育界都在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创业教育作为直接影响并可能引领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备受各国教育工作者重视,已逐步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范式转变的一种新途径。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就读期间的创业能力,完善构建适合创业能力的培养框架和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激励体系,欧盟通过多年实践探索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创业能力体系和经验,值得各国借鉴参考。
培养创业能力
进入21世纪,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兴起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文明正经历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冲击与洗礼,对人类的社会发展、生活方式、社交文化、消费行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面向新环境、新挑战,欧盟的高等教育也经历着全新的发展转变,并将创业能力培养作为社会经济、欧盟一体化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撑。
1998年,欧盟在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率先提出了“创业教育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核心目标”的教育理念,倡导世界高等教育以培养创业人才作为重点任务。2003年,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创业绿皮书》,全面推行创业教育及学生创业能力培养。2006年,提出了公民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具备的8项关键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自主意识与创业能力”位列其中。2008年至2013年,又陆续发布了《欧洲小企业行为》《重新思考教育公报》《创业行动计划2020》等创业报告,强调高等教育应通过创业教育及创业实践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引发了全球高等教育学者的关注。2016年,欧盟发布《创业能力框架》,既体现了欧盟创业教育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先进性、科学性,又彰显了欧盟在创业教育长期研究中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成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欧盟《创业能力框架》的形成是欧盟广大学者在长期实践中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以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构建从“想法与机会”“资源”和“行动”三个“梯度进阶式”核心维度,充分体现了创业的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与价值输出的转化过程。换言之,框架注重创业的个体或组织在发现市场机会、产生创业想法的同时,强调积极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研发与生产满足消费群体所需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对价值进行创造、转化。框架中明确指出,创业不仅是狭义的创办企业、研发新的产品与服务,还包含着社会公益创业、岗位创业、数字创业、绿色创业等广义创业形式。由此可见,框架中的创业能力提升是基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通过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与持续实施,实现专业创新、科创融合、产业创业,最终赋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
《创业能力框架》定义了学生应具备的15种创业能力,它们相互关联、共融共生。框架还对15种能力的内涵进行系统阐述,对主要观测点指标进行详细说明。如“调动资源”内涵为搜集和管理资源,主要观测点指标解释为管理物质与非物质资源、负责地使用资源、获得支持、充分利用时间等。各项观测点指标不体现能力培养过程中先后递进顺序以及主次性,而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达成的要素。
此外,框架是一个基础能力标准,欧盟为了更加有效地实施,提出了一系列实施进阶标准,以满足不同层级教育机构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学生培养的需求。欧盟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根据框架指标,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对分年龄段、分层次的学生群体实施“逆向设计为先、正向实施为后”的教育资源提供方式。在不同需求阶段学生所应具备的创业能力指标预判的基础上,提供适宜的教育资源,实施教学与实践,进而有效地完善人才培养范式的转变,实现人才培养高质量提升。
健全育人价值链体系
欧盟各国结合《创业能力框架》需求,在课程教学建设、实践活动开展、孵化平台建设等创业人才培养环节构建了完善的育人价值链体系。在课程教学建设上,欧盟众多院校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与前沿科技发展趋势,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资源建设,打通学科专业壁垒,形成跨学科、多专业结合的个性化课程体系。如葡萄牙维亚纳堡理工学院针对3—12岁儿童创新能力发展需求,面向有教学意愿的学生开设基础教育创新创业项目课程群组,课程群包括STEM教学方法、儿童心理学等课程,以满足学生从事儿童教育的就业创业知识、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活动开展中,欧盟各国学校普遍设立学生创业科研专项、企业创业实训、创业大赛和专项训练营等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创业充分提供项目研究、竞赛实训的资源平台。如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面向本科生设立“区域研究机会项目”并成立专项办公室,鼓励学生基于技术创新、区域行业产业所需开展专项调查研究与技术创新,成为促进本科生科研水平提升的重要实现途径。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十分重视学生基础技术实践和创业能力培养,不仅在校内建立了完善的研发、生产工厂,还与宝马公司、欧洲宇航等众多全球知名企业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实践实训平台。
在孵化平台建设上,欧盟各国建立了从社区、院校、科研机构到企业、城市等各层级的创业孵化平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创新项目的落地与成果转化,营造了深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如意大利米兰工学院基于国际合作创新理念,以人才质量提升为依托,创造了集科研、生产和教育为一体的高校科技驱动发展办学模式,其大学科技孵化器形成了从学生创意想法—实验室训练—孵化器初创—市场运营加速的递进孵化进程,有力地支撑了米兰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被誉为瑞典“硅谷”的希斯塔科学城重点支持学生将创新想法转变成创业项目成果,聚集了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1120余项学生科研成果,不仅持续推动了瑞典通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对合作高校的科研反哺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引领作用。
欧盟《创业能力框架》所涉及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指标,为我国高校开展专创融合、科创融合、思创融合、产创融合提供了新模式,更为高校科学合理设置符合国情、学情、教情的创业教育制度与实施标准提供了新参照系。
(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点项目“综合性大学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SJGZ2020003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