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联大教育报国的实践路径
2020年12月14日 09: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14日第2068期 作者:牛成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1937年,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西北联大师生秉承“兴学强国”精神,在西迁播撒教育火种的同时,利用科学知识积极支持抗战,开展抗日宣传,甚至投笔从戎、请缨报国,用实际行动展示了知识青年身系家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扎根西北,播撒教育的种子。九一八事变后,西北作为战时的大后方,其战略地位得以凸显,很多仁人志士和爱国知识分子提出开发西北的战略。“西北为中华民族之摇篮,又是中国大陆之屏蔽。从国防考虑,从经济考虑,从文化考虑,都需要开发。”开发西北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而当时的西北地区长期受政治纷乱的影响,经济发展落后,教育文化水平低下,高等教育发展基本处于萌芽状态。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将战火燃到了北平城。在国土连片沦陷的紧急情况下,国民政府出台了《教育部设立临时大学计划纲要草案》。1937年9月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出第16696号令,正式宣布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选址陕西西安。四所学校的师生心怀保留教育火种、保存中国文化命脉的伟大志向,开始了西迁之路,并于10月18日在西安正式成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西安也陷入战争,在此情况下,国民政府又下令“西安临时大学”南迁至陕南汉中,并更名“西北联合大学”,下设文理学院、法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教育学院和医学院。从此,汉中城固这座小镇成了战时西北文化教育的中心,西北联大也正式在西北扎根,开枝散叶,成就了后来的西北大学、西北农学院、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培养出大批的工、农、法、商、医和教育人才,为抗日救国开辟了新阵地,为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兴学强国”的典范。

  第二,艰苦卓绝,开启教育报国的征程。西北联大地处西北偏隅,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学科研设施与生活资源缺乏,学习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面对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人民遭受的无尽苦难,西北联大的师生同仇敌忾,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纷纷探寻抗日救国的道路。时任学校常委、原北平大学校长徐诵明在学校开学典礼上就明确提出,“在抗战期间,最高学府学生应如何救国,不一定非拿枪杆到前线去才是救国,我们在后方研究科学增强抗战的力量,也一样是救国”。

  这一时期,学校教育教学按照战时准备,课程设置中增加军事训练课,对学生实行军事化管理,增强学生军事参与意识,提升学生军事能力。同时,学校也将抗战精神融入具体的教育教学和实践之中,如组织师生先后对汉博望侯张骞墓进行祭扫,举行纪念林则徐虎门销烟大会,激励学生鼓起抗日的勇气和信心;邀请教授进行爱国主义演讲,内容涉及学业知识、国防科学、当下时政、抗战精神等,在增强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大大增强了教育报国的理想和情怀。另外,各学院也积极组织开展科学研究,以实际行动参与抗日救亡活动,如农学院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抗战后方伤病员和难民营养概况研究;工学院积极开展战争防御工程研究,组织师生开展野外考察,为更好地开发西北做准备;医学院学生发挥其医学专长,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开展医护救助;师范学院成立师范研究所,研究高深学问,培养教育专才。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岁月,西北联大师生为日后在艰苦的西北地区扎根,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第三,投笔从戎,勇担时代赋予的使命。西北联大诞生于硝烟弥漫的抗日烽火之中,广大师生高度关注前线的抗日救亡运动,积极组织起来开展抗日宣传。在西北联大尚称“西安临大”之时,学校即提出“训练民众,组织民众,为动员全国军民最重要之工作。本校为西北最高学府,唤起民众,责无旁贷。爰组织宣传队下乡宣传,以尽战时青年应负之责任”。1937年12月,学校制定宣传计划,组织师生成立宣传队,重点分赴陕南各县及集市乡镇等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抗日动员宣传,宣传内容涉及时局报告、服兵役、国家观念、公民常识、防空常识及爱国故事等,不断增进抗敌之力量。

  随着抗日战局的不断变化和救亡运动的不断深入,战事迫切需要一批知识分子参军以改变兵员结构,增强战斗的士气。为此,1942年,知识青年入伍的号召,对于久已有志于此的师生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广大师生无不踊跃报名。在爱国心、报国志的强烈感召之下,一批青年学子应征入伍,走上前线,以马革裹尸、以身殉国的决心杀敌报国,生动地诠释了西北联大师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西北联大诞生于中华民族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急时刻,学校师生挺起脊梁、奋起抗争,在抗日救亡运动的烽火中淬炼了“兴国强国”的伟大精神,在保留和播撒教育火种的同时,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以实际行动续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教育报国历史。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诉说这段历史,让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永放光芒;更要秉承这种精神,使其激励我们肩负起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