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维尔学派是俄罗斯心理语言学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其领军人扎列夫斯卡娅深受学界推崇。该学派主要探讨词义理论、文本理解理论和双语问题,但其成绩斐然的领域是心理词汇理论。他们将词汇作为界面来揭示个体信息的多样化。特维尔心理语言学派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初,扎列夫斯卡娅在俄罗斯特维尔国立大学开设普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三门相关学科,它们都是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探究心理词汇理论构建。
持续关注心理词汇
扎列夫斯卡娅和其学派成员从言语活动的视角对人的心理词汇的结构、功能、特点及其与言语思维过程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与描写,从而建构了颇具特色的俄语心理词汇理论。心理词汇理论对俄语词汇的特性和功能机制进行阐释。扎列夫斯卡娅认为心理词汇是人的言语中的词汇成素,具有言语的各种特性。心理词汇是语言信息的储存器,是一种对言语交际经验加工、整理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不断发生相互作用的独立的动态功能系统。她提出人的言语是一种心理、生理现象,对言语加工和整理的结果都储存在记忆里,服务于言语思维活动。她坚持词汇的研究应是跨学科交融的,主张在类型学视域下对不同语料对比分析,从词汇中提取出普遍和民族的元素。
她把词汇研究与意义理论结合起来,从个体认知特点和形成机制出发来探讨人的言语组织交际的功能,提出了个体词汇内核这个术语。这个术语是指联想实验中功能联系最紧密的词汇,对区分人的意识中词汇的民族特色有决定性作用。她对派生词、多义词、新词、熟语词等词汇单位进行系统研究与论证。事实证明,这些词汇单位都是人心理词汇的表达机制,是在知觉的作用下由不同层级认知共同完成的。因此,世界映像的获得需采取不同策略,依托各种支撑条件。在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人依靠对语言和百科知识的范畴化来实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标。为保证心理词汇运作程序研究的可信度,她还采用多种实验手段对词汇单位功能特点进行验证。可以说,扎列夫斯卡娅对心理词汇特性和功能机制的解说完全是对词义的重新思考。她主张词汇研究应由传统的个别词的逻辑语义转向语言和百科知识对语义的作用,把词义视为人体验客观世界的手段。因此,她对词义的研究十分关注意义的运作过程和内部结构,在人的言语机制和认识系统中予以综合考察。这就是她研究心理词汇的理据。
扎列夫斯卡娅对言语研究的目标和方法提出规约性意见。心理词汇是由言语组织中的词汇构成的,确定言语研究内容的有效研究方法就成为考察心理词汇的关键。她认为,人的言语组织是由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心理词汇的研究要以解释人的言语组织、言语能力与主观作用为己任,要确定人的言语组织的特点和其有序使用的基本原理。俄罗斯心理语言学把言语生成和理解的过程看作言语结构与言语过程、言语机制与言语使用特点的相互作用,这是符合心理语言学发展大趋势的。俄罗斯心理语言学派学者认为要审视知识的类型及运作特点,对言语结构过程中的语言情况作具体分析。扎列夫斯卡娅对言语的考察已由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语言结构层面拓展到心理认知的语言能力层面。
探索词汇折射出的语言意识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理论认为言语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扎列夫斯卡娅提出挖掘言语研究方法中的“隐喻性”和隐喻启智潜能的主张。认知过程可以在感知中保障主观能动性,联想过程可以保障对经验加工产品间的相互联系。探究人的心理词汇的隐喻性必须关注相应的参数,确认在人的言语组织中存在着独立自主的信息加工系统,每一个参数将各自加工好的信息传输给大脑,并由大脑来完成对信息的核对。她将欧美认知学界的联结主义引入俄罗斯心理语言学,依据人脑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结果,突出加工在信息过程中的共时效应。任何层级的加工彼此相关联,对信息的理解包括对信息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的整合。
扎列夫斯卡娅对语言意识的关注是言语特性研究的重大进步,从心理词汇入手来探索人的言语思维和语言意识。她科学回答了人的心智与世界的关系,指出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做出能动反应。人的语言能力形成、语言习得、世界模式构建和语言个性研究都与心理词汇紧密相关。心理词汇理论是语言意识研究的一种崭新视角,对揭示语言能力认知机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学派背景下汉语术语学学术话语体系建构及俄译研究”(19BYY21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