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经济学诞生以来,个体如何进行选择、决策,人类决策行为能否预测吗,这类问题一直居于其研究核心。传统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类具有稳定、持续的偏好,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效用函数作出理性的行为决策。但由于部分传统经济学理论推理所用的假设不符合实际,并且有时会出现与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体决策行为相违背的情况,因而其受到了一定的质疑。近年来,部分经济学家开始和神经科学家合作,试图通过大脑神经元的活动来观察人类外显的决策行为,重建经济学对经济行为的解释。神经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美国纽约大学教授保罗·W.格莱姆齐认为,“将经济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综合,建立一个规范的跨学科理论体系,就可以描绘出超乎人们想象的人类决策行为完整图景”。
连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
神经经济学诞生于21世纪初,它综合了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跨领域研究人类作出选择决策时的生理机制,以神经科学为基础,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一般难以观察到的神经活动。该学科在行为经济学的基础上,继续挑战传统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从神经学层面为人的现实行为寻找佐证,使经济学在预测个体决策时更接近自然科学。因此,部分神经经济学家认为,神经经济学可能会使经济学变为自然科学。
作为交叉学科,神经经济学本质上是要探索人的经济决策背后的大脑神经机制,其基本研究思路是对决策者的认知过程和涉及的认知成分作出假设,并将这些成分数学化,构建成行为学模型,然后从神经活动上验证这些成分的存在或者说找到与这些认知成分相关的神经机制。它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技术手段直接观察神经系统在人类做出经济行为时的反应,通过测定个体在面对风险决策时,伏隔核在多巴胺调节下的敏感度和改变,测定个体感情变化,从而预测其风险偏好和决策行为。神经经济学的新贡献在于它放弃了传统经济学用以解释人类行为的简单模型,通过神经科学的新技术手段,在切实了解人脑精神活动真实方式的基础上,重建经济学对个体决策行为的解释,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学预测人类决策行为的能力。
全新的个体决策逻辑分析框架
效用是传统经济学的核心,从古典经济学角度来看,个体决策意味着效用。因此,经济学家通过各种模型建立效用函数,衡量个体作出的经济决策。而神经经济学认为个体在作出某个选择之前,其大脑内部的选择神经回路就已经在表征行动的期望主观价值了,许多大脑区域以某种专门化的形式向大脑内部的估价中枢神经回路提供信号,大脑以明确的基数型的期望主观价值形式表示经济学中的“偏好”这一概念。在大脑的选择回路中,这些基数型的期望主观价值表现出了一种可调节的类泊松随机性,只要出现了下面两种情况之一,选择决策就会发生:一是选择网络的全局状态出现了快速的变化,使得它从当前的可选项集合中有效地选中了具有最高相对期望主观价值的可选项;二是网络状态已经被预先设定了一个相对期望主观价值的阈值,一旦任何一个可选项的价值超过了该阈值,选择就会发生。
此外,神经科学家还分析了情绪对个体决策的影响,发现大脑内侧前额区、前扣带皮层和海马区等区域的活性会随着人们的后悔程度而加强。因此,神经经济学认为,个人的情绪也会对人们能否作出合理决策产生显著影响。
仍存在诸多争议和挑战
虽然在过去的十多年中,神经经济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人类行为决策知识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伴随它的质疑和争议却从未消失。
一是跨学科研究难度大。部分学者认为对经济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进行融合几乎没有可能,因为它们之间的学科差异太大了。即使真的可以实现学科融合,也很难确定这种跨学科的融合对其母学科究竟有何种意义。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道格·伯恩海姆就曾对神经经济学发展是否能够让人们更明智地作出决策、过上更好的生活提出质疑。此外,神经经济学要求学者至少要精通神经科学、心理学和经济学这三门学科,对普通的研究者来说,这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因而,目前神经经济学多由神经科学家主导,多数经济学者难以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有关神经经济学的论文。
二是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存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目前神经经济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但这种研究手段屡遭质疑。2016年,瑞典科学家安德斯·伦德及其研究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文章提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中涉及的一些基本算法会产生假“阳性”信号,显示出来的活动是软件算法的产物,而不是被研究的大脑真的处于活跃状态,这无疑对神经成像结果的解释造成巨大冲击。另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设备复杂、造影的价格十分高昂、研究使用的样本小,并且多是实验室行为,很难做到使受试者在自然条件下接受实验,这也会降低分析结论的可靠性。
三是技术上存在阻碍。人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当前,人类测度大脑的能力仍不足以支撑神经经济学的研究,分析个体的多巴胺分泌、温度、脑压、各个皮层部位的激素调节等与大脑有关的数据仍存在诸多困难。比如,人类可以将数以千计的物品联系起来,并进行估价。但这些估值信息存储在大脑的哪个部位?如何在大脑中进行“编码”?又是通过何种途径传导到选择机制中来的?目前神经经济学研究并没有就这些重要问题给出准确答案。
从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神经经济学尚未给经济行为理论带来革命性的冲击,而且人为建立的数学模型未必是合理或真实存在的,其对应的神经机制也就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和科学论证。但不可否认的是,神经经济学者所得出的结论对于传统经济学理论对人类行为的假设提出了挑战,并且在很多时候给出了更有力和有意义的佐证,大大增强了经济学对个体行为决策的预测能力,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未来,相信随着神经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神经经济学会发展成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工具之一。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