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山水画作为一种凝聚东方特质的艺术形式,禀赋自然精华。“砚边墨戏方寸里,心灵有寄天地情”,面对现代城市景观的“失忆”,借助中国传统山水画这一艺术媒介,探索钱学森的“山水城市”理念,具有积极意义,强调了山水城市景观风貌营造 “立意”的价值与审美特性。以艺术视角传承文化精神,以文人情怀调整设计者的价值导向,改善对山水城市景观风貌刻板的机械分割。同时,以景塑人,构建主客之间的互动,调节山水城市景观风貌中的精神世界,为城市景观创造更为开放自由的精神空间,实现艺术与自然的融合融通,探寻理想的山水城市栖居环境。
“山水城市”理念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针对当代城市景观的危机,钱学森提出了将中国传统山水元素、山水诗词与古典园林建筑及城市建设融合的“山水城市”理念,吴良镛后将其定义为“山—水—城”模式,该模式突出城市的山水文化。山水城市强调在空间构成、文化体系等方面延展出生态环境优越、城市特色鲜明、文化积淀深厚的人居环境。汪菊渊主张城市景观设计应充分发挥山水、森林等自然元素优势,以实现人工与自然景观的协调融合。“山水城市”理念的提出旨在通过山水审美艺术的影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环境。
中国古代山水画在唐宋时期技法日臻成熟,到元代实现写实至写意的飞跃,清代则发展至新巅峰。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相似,但具有独特之处。中国传统山水画不单是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更强调艺术家通过创作表达情感、审美趣味及个人品格。它将艺术家的内在情感与客观世界的自然景物相融合,追求中国道家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境界。儒道释思想的相互渗透赋予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开阔的创作思维,使其有着超越时空的感知。通过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内在画理及艺术图式结构,分析古人对自然和人文社会的情感认知以及他们对理想环境空间营造的深层结构,对当今山水城市的景观风貌营造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山水画意的整体协调性
中国传统山水画秉持主客合一的意象折射,以圆融自化的态势塑造回归自然的审美体验。画意的景观艺术效果并非单纯依赖其模拟的逼真程度,而主要体现为对主体意境与情感追求的表达。在现代科技支持下,山水城市的景观风貌营造需借鉴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的意象性表达,“入狭而得境广”,打破实景的时空限制,以意象性精神要素触发观者想象力,以构建具有生态审美体验的城市景观空间为目标,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古人云“看山如看画,游山如读史”,中国古代文人画家不仅是山水画的描绘者和鉴赏者,同时也是园林景观的构筑者,中国山水画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轨迹,所蕴含的文化情结与现代人们心理结构存在着传承与呼应的映射关系,通过情感思维与历史情节的碰撞,激发审美契机,引发情感共鸣。长期以来,山水城市景观深受消费文化笼罩,呈现出平庸的情感体验。因此,设计师应将传统山水画的画理文化融入景观设计中,将浅显的感官刺激转化为融合文化背景的情感,以填补城市景观中的感官体验,延承山水文化的发展方向,重建山水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联。
传统山水画在融会山水城市景观风貌时需遵循整体协调性。山水画的构图形式涵盖主宾照应、比例均衡、疏密聚散、和谐统一等方面,维系景观生态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完整协调的城市生态景观系统是山水城市发展的基石,在以人为主导的环境中,自然生态景观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需维持自然区域与构成城市景观背景的自然山脉及水系之间的联系。在城市景观风貌营造中,各景物之间的排列位置需深思熟虑。山水画多样化的建筑风格、差异化的山石形态以及季节性丰富的植被等构成元素可以为景观构造提供借鉴,设计者应以精确的方式使各个元素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融合为一个整体。
山水画意的审美追求
山水画常被借以传达哲学精神,即人与自然的融合,借用汤一介的观点,中国传统山水画呈现出综合融合的山水精神,汇集了真、善、美,以及“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理念。马岩松设计的南京证大喜马拉雅中心,秉承“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整体分为六个部分,通过连廊和走道将商业综合体连接起来,引领人们从熙熙攘攘的街道漫步至立体公园,徜徉于建筑和景观之间。其外侧塔楼宛如高山,水池、溪流以及瀑布等地基承接“高山流水”般的画作景象,其不规则的线条营造出的意象让人联想到“梯田”,以满足当代生活的多样性需求为前提,营造出人与自然精神契合的城市景观风貌。
山水城市景观风貌营造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市景观意境。山水画以其“以形写神”的写意生态美学,承载着中国文化与精神的追求,呈现出独具创造性的艺术形式语言。一方面,山水画写意突破物象形体的局限,尺寸间展现山川河流,传递雄浑气势,在抒发画者内心情感的同时,唤起观赏者无限的遐想与共鸣。另一方面,其“计白当黑”的虚实手法,不仅产生灵动意境,同时给观赏者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因此,在山水城市景观风貌的营造中融入山水画,运用空白、模糊的艺术形式营造虚境,以与实境形成对比、暗示和呼应。例如,王澍在进行宁波博物馆设计时运用山水画的虚实理念,在墙面上划分出高达6:1的狭长面作为主要入口,采用砖石材料构建主入口道路,并引水从建筑内流至庭院外,带给观赏者截然不同的体验,改变了刚进建筑大楼时的压抑及沉重感,令人心旷神怡。庭院墙采用玻璃材料,使得人们在观赏内部设计的同时可以欣赏到庭院景色,这虚—实—虚的巧妙处理及其丰富的空间组织既保持了视觉统一,又在动态游线上保持视觉均衡,激发了观赏者对景观的兴趣。
当今社会需要景观风貌营造的情感体验性,传统山水画为山水城市景观风貌的营造提供了生态美学价值,探索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哲学精神,借助其艺术作品的美学感染力,探寻其主客一体的设计思维,并将其运用于景观风貌营造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契合,促进山水城市景观向多层次发展。
(作者系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