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的家国情怀
2023年03月22日 10: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22日总第2615期  作者:张文跃

  自2015年的电影《战狼》开始,到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再到《战狼2》(2017年)、《红海行动》(2018年)、《长津湖》(2021年)、《狙击手》(2022年)、《长津湖之水门桥》(2022年)、《万里归途》(2022年)等一系列影片,在电影人的共同努力下,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特点渐渐勾勒清晰。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有着共同的最大特点,那就是都具有“家国情怀”。既有“国”的大背景,又有对作为“家”而出现的人物的情感和命运的呈现。具体来说,这一系列电影都具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在题材上,大都选择我们国家历史上真实的重要事件作为故事原型进行改编,特别是那些能够彰显我们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重大历史事件。在这种大事件大背景之下,每个故事都涉及普通人的成长乃至生与死,更能吸引观众的兴趣与关注。二是在制作上,不论是电影的叙事、选角、摄影,还是美术、声效、视觉、特效等方面,都是按照商业大片的制作规律和技术来进行的,特别是在制作投入上,也都是以亿元为基数的制片规模。这基本保证了影片具有商业大片的视听效果。三是在宣传发行上,不仅按照商业化的规律进行,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流媒体等平台的特点进行顺应时代和市场需要的创新性营销。2022年主旋律电影《万里归途》从题材选择到人物设置,都体现出鲜明的特点。

  2011年,利比亚爆发内战。当时在利比亚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有3万多人。他们分散在利比亚的不同地区工作。为了保证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在危急情况下,中国政府动用了各种力量,在极短时间内撤出在利比亚的35860名中国公民。这次撤侨任务涉及外交、军事、航空、航海、安全中转等很多方面工作,背后是我国多个驻外使领馆的几百名各方面工作人员紧张有序的复杂工作,也是我们祖国强大实力的体现。电影《万里归途》就是选择了这个历史事件作为故事原型。

  这个故事原型里有不同身份和个性的个人,有“家”,有“国”。最重要的是在这个充满危机、步步惊心的故事里,“家”和“国”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紧密,须臾不能分离。个人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与国家的强大之间的关系在一个突发事件中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个题材的选择,可以说让这部电影还未上映就已经胜券在握了。

  在主要角色人物的设置上,《万里归途》也颇具匠心。异国他乡战乱,滞留的3万多国人面临生死危局,用国家力量撤侨。这样的一个故事背景,为创作者们打开了一个很大的叙事空间。从叙事角度讲,35860名华人加上2100名外国人,再加上上百名使领馆的工作人员,可以说影片具有无数个可以展开的叙事视角。《万里归途》是一部传统的现实主义故事类型。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英雄就是在一个关键的时刻,一个普通人挺身而出做了一件不普通的事情。影片选择中国大使馆负责带领中国员工安全撤离的工作人员宗大伟作为主角展开了故事。在宗大伟这个角色设置上,他首先是一名中国使馆的工作人员,精通阿语,经历过战乱,身上肩负着国家的使命。但同时,他也有自己的家庭,他的夫人在北京临产,他虽身在国外也通过网购给未出生的孩子买了一张婴儿床。但是他的夫人还是希望他能回国工作,这样可以照顾家庭、照顾即将出生的孩子,而这也是这个家庭的未来。这两种力量在同一个人物身上出现本来很正常,也更贴近生活,但在战火中撤侨这个特殊的事件中,这两种力量对宗大伟的行动和心理却产生了截然相反的作用力,给这个角色带来了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也给故事带来了巨大的张力。这样的选择与设置,不仅巧妙地把国家使命和个人命运、家庭命运结合在了一起,也使得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和可信,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情。

  把人物放置在一个巨大的矛盾之中、一个两难选择之中,在这样的情境下,人物自己如何选择和故事如何推进才会牵动观众的心,才会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共情——这是大多好莱坞类型电影中普遍使用的方法,不仅使得故事有张力,吸引观众观看,还能促使观众去思考。

  在题材选择和主要人物设置上做好了工作,一部电影的成功就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万里归途》在制作上仍有略显不足的地方。首先是节奏问题,尤其是画面节奏。影片在摄影上采用了摇晃镜头、大范围机位变换的方法,试图给观众带来紧张和快节奏的观感。但是观众仔细看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在这种紧张的场景中,角色的动作和环境变化很少,几乎都是在原地表演,这样就只能通过变换摄影机的机位去代替演员表演和场面调度的不足。其实表现紧张、混乱、快节奏等元素,不仅是通过摄影机的移动、演员的表演,还可以结合场景和道具的快速变换等手法。这样,演员的动作和表演自然就会在不同的场景切换、不同的道具变化下产生不同的反应,再加上对战争环境中的枪战和爆炸等元素的综合作用,会给观众带来心理和生理上全方位的感受。其次是故事推进中的叙述清晰度问题。从宗大伟坚定地要坐船回家与妻子团聚迎接将要出生的孩子,到替牺牲的章宁去战乱中解救1000多名同胞出境的决定转变。这个转变可以说是宗大伟从普通人到英雄转变的一个至关重要转折点。这个转变,是需要交代清楚,也是值得花费时间的,但是,在本片中这个交代并不充分,只是通过三场比较短的戏就解决了,略显草率和无力。

  总体上看,《万里归途》可以称得上是目前国内新主旋律电影的上乘之作,不仅展现了国家的强大,弘扬了民族精神,也为新时期中国电影发展探索作出了贡献。电影上映15天,票房超过了12亿元,说明这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