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时代审美情趣传承保护民间艺术——以“胶州秧歌”为例
2019年07月01日 09: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7月1日第1724期 作者:王睿璇

  “胶州秧歌”传承至今已三百余载,它以独特风格与魅力闻名全国,并于2006年被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胶州秧歌作为晚会节目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演出。它已成为山东大地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样本。它的传承与保护对于其他民间艺术有着示范和启迪作用。

  胶州秧歌的流传

  胶州秧歌起源于我国山东省胶州市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东小屯,村里的赵姓与马姓是胶州秧歌这一民间艺术的始祖,至今传承已有三百余年。京剧的人物角色分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在胶州秧歌中,角色则分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六个行当。膏药客,又称伞头,不介入舞蹈和戏剧表演。它打浑逗趣,没有固定的表演形式,因出口成章,善于即兴发挥,被称为“卖狗皮膏药”,现在演出已不再用。翠花(老旦、青衣、彩旦)因身背“翠花包”而得名,代表中老年女性,动律特点是泼辣幽默,开朗大方。扇女(青衣、闺门旦)代表青年女性,动律特点是细腻多姿,温柔俏丽。小嫚(花旦)是少女形象,动律特点是活泼俏丽、含蓄柔韧。棒槌(武生、小生)代表青年男性,因手舞两只木棒而得名,动律特点是英武矫健、利落挺拔。鼓子(老生)代表中老年男性,因早期表演身背腰鼓而得名,动律特点是幽默诙谐、粗犷豪放。

  清朝时期知名文人宋观炜所作《秧歌词》,详细描述了胶州秧歌六个行当的表演形态以及服饰、所用表演道具。《膏药客》罗伞高擎笑拍肩,铃声喧处压场圆。凭谁管领春风坠,让与壶中买药仙。《翠花》钗荆裙布髻盘鸦,缓步长街卖翠花。几度相逢还一笑,今年春色属谁家。《扇女》窄窄红襦稳称身,女儿妆束更怜人。纤腰倦舞娇无力,团扇轻摇满袖尘。《小嫚》宫扇罗巾学拉花,巧将艳曲按红牙。汗流香粉纷纷落,箫鼓喧阗日未斜。《棒槌》登场骤听鼓声哗,簇拥人丛面面遮。就里阿侬偏出色,淡红袄子满头花。《鼓子》小鼓轻摇号货郎,当筵袖舞太郎当。两行红粉生相妒,唐突歌场恁他枉。通过以上诗歌不难看出:此时期,胶州秧歌各个方面均已趋于完善和成熟。

  1864年,山东胶州地区楼子埠村人刘彩收生坐科,向学生传授胶州秧歌技巧,这种行为被称为“安锅”,也是胶州秧歌最早出现的传承记录。同年,胶州马店村人殷洪琴、纪鸣珂等人创作了国内最早的秧歌剧本《裂裹脚》。自此之后,艺术领域对胶州秧歌进行了专业性划分,将戏剧与舞蹈分别称为“小戏秧歌”与“小调秧歌”。

  1864年后,胶州地区陆续成立的“安锅”点多达百余个,所产生的影响逐渐扩散到胶南、高密等地。“安锅”的出现,还使胶州秧歌逐渐向营业性演出方向发展,形成一系列独具地方特色与民俗特征的演出流程。

  胶州秧歌独有的表演特色

  胶州秧歌富有厚重的历史气息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体态特征为三弯九动十八态。所谓的三弯,是指胶州秧歌的外部形态,由人体的膝盖、腰部和头部连成的曲线,能将女性妩媚、婀娜之美充分体现出来。“九动”则是指秧歌艺人在舞蹈过程中,身体向不同定向与位置的运动。“十八态”指艺人在表演过程中规范性、多角度进行运动,以此形成富有美感的舞蹈形象,带给观者截然不同的视觉体验。

  “胶州秧歌”舞蹈动作中三道弯体态的形成,可从人文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考察。在封建社会,女性不能登台表演,很多女性角色都由男性来扮演,所以,男演员要根据剧本的实际要求塑造扭捏、害羞等形象,还要利用肢体语言展现女性身体的“曲线美”。在舞蹈时,为使男演员扮演的女性角色更加逼真、形象,男演员会穿上特制的“跷板”,以此模仿小脚女人。在一系列舞蹈动作中,演员的力度与拧动高度结合,形成坚韧、舒展且具有流动性特征的曲线艺术。在传统表演中,艺人身体向两边“崴”,且不断前哈、后张,将女性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胶州秧歌的现代发展

  新时代下,传统民间艺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被保护起来。但静态保护并不能让民间艺术生命力充分焕发,如何传承与发展是胶州秧歌一直以来面临的课题。艺术要流传延续,关键在传承。20世纪90年代末,山东省相关部门及民间艺术组织开始对胶州秧歌进行大力推广与挖掘,令胶州秧歌再次绽放活力。胶州秧歌在寻求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走出了自己的探索之路。

  1.抓好校园传承,推动胶州秧歌普及化。相关部门先后7次对胶州秧歌进行挖掘整理,保存原始资料。1992年,《胶州大秧歌》一书出版;2005年,编写完成适用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胶州秧歌教材》《胶州秧歌传统曲牌》,录制教学视频;自2007年开始,构建3个功能完善的胶州秧歌文化生态保护村,指导成立200多支学生秧歌队,让青少年从小接触这些接地气的民族民间文化。到2016年,胶州市有3所小学获得全国首批“中国秧歌传统校”称号。

  2.为老艺人立档,让“绝活”有据可查。中国戏曲中,每个动作、唱腔都有讲究,很多技巧与韵味都是口耳相传的,胶州秧歌亦是如此,要想传承这门文化,须从民间的老艺人身上,去了解那些逐渐湮灭于岁月当中原汁原味的专业性表演技巧,保证每个唱腔、眼神及动作准确无误。2006年起,胶州市聘请民间老艺人开展理论研究,出版《胶州秧歌》,走访老艺人并建立个人档案,为胶州秧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有据可查的文字资料。

  3.壮大人才队伍,提升演员业务水平。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对胶州秧歌开展系统挖掘、整理和保护。它采取委托培养、从大中专艺术院校招聘等方式,招收青年演员,专业队伍水平和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除此之外,青岛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还设立专项资金,使传承人可以全身心投入对胶州秧歌等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研究工作。

  4.打造文化品牌平台,借赛事促精品。作为“中国秧歌之乡”,胶州市先后举办五届中国秧歌节,推出《扭花扇》《猪王娶亲》《翠花·鼓子·醉秧歌》《包椤调》等大批原创精品秧歌节目,从创意、服装、音乐等各方面实现新突破。连续近30年举办新春秧歌会,进一步焕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活力。

  5.搭建政府平台,提供充足资金支持。为了保护胶州秧歌,从2004年起,胶州市连续三年每年拨专款10万元用于胶州秧歌的挖掘、整理和普及,并且建立以文化馆为中心的胶州秧歌培训基地。自2006年起,加大财政投入,用于胶州秧歌的采录、保护、教学等工作。同时,力求资金的来源渠道多样化,希望积极吸纳企业和社会资金,最终走向市场化。如今各级财政每年对胶州秧歌的投入达到千万元以上,为胶州秧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6.交流国际化,提升“秧歌乡”知名度。2012年,胶州秧歌参加了意大利中国文化年表演、第23届中国澳门艺术节,展示了胶州秧歌《喜洋洋》、胶州秧歌小戏《回娘家》等具有胶州地方特色的艺术节目,提升了胶州作为中国秧歌之乡的影响力,提高了胶州秧歌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

  7.与茂腔结合,非遗“双生花”同开放。胶州秧歌和茂腔,是同源于胶州的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二者各有自己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力,双方结合或能“1+1>2”,对彼此发展起到相辅相成的促进作用,这是民间文化保护在胶州的新尝试。

  2016年,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编排出“胶州风味”的茂腔戏《秧歌乡的故事》,它入选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单。用茂腔演秧歌,让二者都在传统基础上增添了新活力。

  胶州秧歌和茂腔的结合还出现在2017年的全国新年戏曲晚会上,伴随着“古有三府登莱青,柳腔茂腔五音灯”的茂腔唱腔,28名青年演员用有着“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胶州秧歌进行伴舞,让二者在全国舞台上相映生辉。

  对胶州秧歌保护发展的深入思考

  扩大文化影响力、激发群众的文化自豪感、进行市场化尝试、法律法规的保障等都是使民间文化能够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1.打造“名角”,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胶州秧歌文化发展需要组建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队伍,各级文化单位应注重培养和挖掘有兴趣、有资质、有特长的青少年,为胶州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员支持。同时,通过培训、深造等方式培养与提高现有胶州秧歌文艺人员,鼓励技艺精湛、符合条件的中青年申报传承人,使得人才得到最合理的发展。

  2.挖掘秧歌绝技,建立音像资料库。在传统秧歌小戏和秧歌绝技面临失传的境遇下,加大对传统胶州秧歌小戏的唱词、曲调、技术的整理十分必要。应组织专人开展胶州秧歌的各项整理工作,制定系统、合理的挽救计划,有序开展对传统秧歌的整理和恢复工作。

  打造胶州秧歌音像资料库也是保护传统胶州秧歌的手段。通过搜集和整理胶州秧歌,把秧歌的现有表演程式、动作特点、角色扮演、音乐唱词和服饰道具等通过资料库完整记载下来,为传承胶州秧歌留存一份理论基础。

  3.在创新中突破,打造特色旅游牌。“舞蹈与戏曲”的高度结合是胶州秧歌最独特的艺术内涵。通过唱腔加舞蹈,胶州秧歌塑造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若进行深入挖掘,打造出有唱腔、舞蹈、戏曲故事的大型胶州秧歌剧,可成为类似于“印象丽江”“印象刘三姐”这样的旅游品牌,成为胶州市一道亮丽的城市名片,对胶州秧歌的传承发展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4.完善保护体系,加强法律保护力度。我国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范畴,但我国地大物博,文化历史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也相对较多,应出台与其相匹配的法律法规,才能提高最终的保护效果。由此可见,胶州秧歌只有得到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胶州秧歌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一代代人实施下去。胶州秧歌在时代发展中面临的传承与发展问题,需要文艺工作者在思想上与时俱进,以新时代背景下的审美情趣与文化视野做好保护、传承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让包括胶州秧歌在内的中华民间艺术得以继续发展。

  (作者单位:青岛市文化馆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