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佛大学商学院举办了“社会科学中的数字技术”专题讨论会,与会学者从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学科角度探讨了当今社会科学研究者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及期许。
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杨尼斯·埃夫里耶尼斯(Ioannis Evrigenis)认为,目前有如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到底什么是“数字人文科学(digital humanities)”,“数字人文科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边界和关系是什么;在方法论层面,学者是否应对数字来源持怀疑态度,又该如何去修正不可靠数据;统计学和数字人文科学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更好的互动。他举例称,以政治思想史为例,数字科技协助该领域研究者获取了大量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很多人文学科也在不断地受益于数字科技和数字资源。但目前充分数字化的数字人文学科还处于新兴阶段,高校和研究人员应更多提供和分享相关应用模型,促进学科交流和发展。
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保罗·麦克林(Paul McLean)专注于探索不同社会网络之间(如经济网络与政治网络之间)的关系,并试图通过这种探索来描绘出人们在跨越不同网络时所遇到的文化、习俗和身份上的转变与冲突。例如,他曾研究现代早期波兰精英政治组织的演变过程,并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多种网络构建,来帮助人们理解当时的波兰政治精英是如何维护其组织运转和发展的。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史助理教授海迪·特沃雷克(Heidi Tworek)强调,信息战是当今数字世界最重要的一项新事物,不管对于国家还是个体,信息获取能力都是一种重要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历史告诉我们,信息技术可以成为一种国际化力量,信息传播变革甚至可以改变历史进程。
与会学者认为,近年来,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新技术运用已呈爆炸式增长,但许多领域依然面临“数字盲区”及相关障碍。与会学者呼吁进一步总结不同科研项目的数字技术使用经验,从数字技术如何改变学术方法的层面进行更多拓展。(本报波士顿6月15日电)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