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2020年12月07日 09: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7日第2063期 作者:记者赵徐州

  本报沈阳12月6日电 (记者赵徐州)11月28日,“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高端论坛暨第十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讨会”在东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的200多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会议。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占安认为,思想政治教学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第一责任,理论学科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础理论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自身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组织保障,要统一设计,协调推进,共同发展。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必须注重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先春提出,思政课教师要深刻把握教学规律,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政治的高度、理论的深度、知识的广度、情感的温度、国情的厚度、方法的适度、表达的力度、驾驭的程度、教学改革的满意度九个要求出发,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认为,办好思政课要“把方向”,确保办学方向不偏;要“带队伍”,打造有理想信仰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和党组织书记队伍;要“建机制”,聚焦课程育人的内圈、素质教育的中圈以及“开门办思政”的外圈,形成立德树人的核心圈,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以教研部与项目组相结合、专家与一线教师相结合、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全方位推进思政课建设。

  加强“四史”学习对于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表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利于汲取历史智慧,提升历史思维。学习“四史”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坚持整体性原则、坚持辩证思维,注重个案研究、文献分析、计量史学等方法的应用,从整体上把握“四史”的主流和本质、理论和历史、经验和教训。

  会议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共青团辽宁省委、辽宁省社科联主办,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辽宁世纪教育研究院承办。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