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2020年03月23日 03: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3月23日第1891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明海英 张译心

  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并奔赴抗疫一线,亲自调研指挥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经过全国人民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
  
  “在充分肯定我国疫情防控工作成绩的同时,要清醒看到国内外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 

  积极态势正在扩展,风险挑战不容忽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表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处于一个新的阶段。在付出巨大努力和牺牲的情况下,我国总体上消除了本土新增病例。但境外输入病例增多,成为严峻挑战。如何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坚决维护好前一阶段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成为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此外,如何科学稳步推进复工复产,也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段超表示,党中央对不同风险地区的防控工作安排和要求切合实际。各地应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办法,一方面,要创新生产方式,突出抓好大型项目和大型企业的开工和生产,抓紧农村春耕生产,促进保障民生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社会稳定工作,通过舆论引导消除疫情对人们思想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恢复医院就医秩序、关爱特殊群众、协调纠纷、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农民工返岗等方面下功夫,要做到一个问题一套对策,一个地区一套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始终贯穿着“精准施策”的理念。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雷晓康表示,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面对境外疫情扩散带来的新风险,要加强对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的分析,动态调整疫情防控工作重点,筑牢底线思维和对外防线。对内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做好疫情防控的善后工作,稳妥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对外坚持境外疫情输入防范和国外疫情救助支援“两促进”,有效落实外防输入工作,加强抗击疫情的国际合作。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两手抓,两手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林升栋谈道,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辩证地看待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疫情防控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而经济发展是我们战胜疫情的物质基础。疫情没有国界,我们要同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紧密合作,并为其他国家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充分彰显中国的大国担当。

  在复旦大学教授陈诗一看来,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将影响我国经济恢复发展的外部环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达到全年目标,内需和国内投资生产变得更为重要。而充分利用当前国内疫情基本得到遏制的成果,针对不同风险地区分类精准施策,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上复工复产。其中,中小企业构成我国微观经济的基础,对就业、税收和创新的贡献巨大,要特别重视其复工情况。
  
  巩固国内成果  严防境外输入
  
  越到关键时刻,越要慎终如始。会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积极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栾永玉表示,实现疫情防控从阻击战到歼灭战,必须继续坚持“两个阵地”同步发力:一手抓疫情防控,牢牢守好医疗阵地,完善社区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认为,会议对下一阶段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继续做好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巩固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二是加强对外部输入疫情的防控,有效降低外部输入疫情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秩序带来的冲击;三是制定切实有效方法解决企业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加快推动经济社会秩序的恢复;四是在兼顾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秩序的过程中,要打破之前的各自为战的隔离措施,通过数据共享和联合协作,实现人员、物质和供应链的通畅流动。

  “根据形势变化,会议也提出了下一步的阶段性工作要求,体现了两个基本特征,即进一步精准化防控和进一步精准去隔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陈秋霖谈道,在疫情防控方面,进一步强调精准化,继续根据疫情风险分类施策。既要防范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的疫情反弹风险,又要防范国际疫情快速蔓延带来的输入性风险。在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进一步精准去隔离。一是在以县域为单位分区域分级别防控基础上,扩大到以省域为单位,根据所辖县区的风险程度,全面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二是推进武汉市逐步复工复产,湖北省其他地区稳妥有序解除管控措施。三是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保障对外贸易,保持国际供应链畅通,这事关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总体布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成金华告诉记者,我们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坚定信心的同时决不能放松警惕,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责任,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各级领导干部要勇当先锋,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要通过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彰显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为民情怀。
  
  发挥社科工作者学术抗疫作用
  
  疫情防控是当前最大的任务,也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支振锋表示,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重要考验,总结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一方面做出高质量的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向有关部门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言,是当前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而光荣的任务。疫情防控事关全国人民,如何动员群众,改善基层治理,充分发挥法治、德治和自治的不同作用;在疫情防控中,如何紧急协调疫情防控物资和资源;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如何既注重经济发展,又坚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些都是完善我国应急治理体系的重要课题。此外,如何从法律上区分应急状态、紧急状态和战争状态,并对不同状态下的政府行为进行赋权和规范;在疫情防控中,如何协调好各项法律法规的不同适用范围、对象和领域,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充分的法律依据;如何强化生物安全法律保障体系;如何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的法律纠纷、争议,这些问题对于完善我国的应急法制体系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支撑。栾永玉表示,我们要继续打好科研战役,积极助力抗疫主战场。一是要把论文写在经济社会战“疫”第一线。瞄准疫情防控过程中的重大现实紧迫问题,围绕优化防控策略、推进复工复产、防范化解风险、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深入开展专项攻关。二是以特色优势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利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智库平台,深入破解重大命题。

  “要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当前工作服务。”段超表示,一是要研究疫情下经济发展问题。对产业发展政策、企业发展金融财税支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脱贫地区成果巩固、粮食生产等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二是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分门别类开展研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要特别重视对疫情影响大、情况复杂地区的社会稳定问题进行研究。三是加强国际合作抗疫研究,提出科学方案,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经贸关系研究,为外贸发展提供参考。

  陈秋霖认为,学术研究可以为系统性应对疫情和推动今后体制机制改革作出贡献。政府可以组织医学、公共管理、新闻传播、国际关系等领域的专家,来系统推演不同防控策略的后果,并研究相应的应对预案。在研究方法上,要更多开展线上观察和调研,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研究。

  准确把握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离不开科学评估和决策方法的支撑。成金华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具有全局意识和超前意识,充分考虑国内外的疫情防控趋势,考虑国家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提出中国战“疫”方案,讲好中国战“疫”故事。

  刘刚表示,面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首先要分析和预测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和世界经济的结构影响和传导机制,为制定和实施恢复经济秩序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其次,面对疫情的国际传播,从理论上研究如何达成国际共识,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支撑。此外,如何实现疫情数据的流动和共享,是当前疫情跨国防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