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引领者
2019年11月06日 09: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6日总第180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实践探索中取得了显著成就。近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环境政治”研讨会在青岛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讨论。

  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明确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大理论体系之下,并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做了“三步走”的中长期规划。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看来,深入理解与阐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或话语理论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更宏大、更为重要的背景和语境。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昌明表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生态问题、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和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副校长马洪波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日益提升,正在通过重塑人与自然关系推动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教研室主任李宏伟表示,生态文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保障。

  总结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实践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结合地方实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实践。不少环境政治学者走出书斋,针对典型案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正在推进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理论研判。

  在对云南省生态环境整治的调研中,郇庆治发现,云南省“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战略的核心意涵是,如何在保持省域生态环境较高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与文化的更高水平更加协调发展。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推进实践,在相当程度上呈现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地方党政主推和制度创新驱动的立体性、整体性过程。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曹顺仙注意到,2018年宪法修正案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城乡集体所有制经济作了新的界定。这极大地推动了生态文明与城乡集体经济在新思想新方略引领下的交汇融合,使集体经济在壮大发展的同时呈现出绿色转型的鲜明特征。

  谈到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李宏伟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是一个从少数人主动作为到全社会形成共识、自觉参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有引导、有规范、有激励、有约束。必须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发挥制度和法制的引导、规制功能,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21世纪以来,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全球重视。山东大学环境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昕蕾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六项原则中强调“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这标志着我国对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界定和理解已经超出了国内治理的视域,具有了一种国际维度和全球范域指向。

  在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华启和看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了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升华,诠释了人类对“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共同向往和追求。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话语体系找到了国际话语交流的最大公约数,契合了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用顺应世界潮流的话语表达方式,促使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与全球生态治理遥相呼应,从而促进其国际传播。

  李昕蕾表示,深度扩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影响、全面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的国际传播,构成了新时代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任务。在全球环境治理理念的规范性话语塑造进程中,中国不仅要拓展生态文明理念国际传播的对话空间,同时还要注重不断优化国际传播机制,特别是要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外传播的路径创新。

  研讨会由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