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国际传播
2019年11月06日 08: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6日总第180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聪 通讯员 赵莹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国际传播与现代传媒关系密切,值得学界进行深入研究。近日,2019中华思想文化国际传播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部分高校、学术研究机构的文史哲和翻译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国际传播和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展开深入研讨。

  着眼话语体系建设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规划协调处处长王奇在致辞中提到,作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的负责单位,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一直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工作重点。语言资源保护、思想文化术语传播都是为了挖掘优秀的文化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推动当代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韩震提出,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已融合在同一过程中,文化创新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中得以实现。我们必须认真寻找和创新对外表达中国立场和中国声音的话语方式,提升我国对外文化传播能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研究员贾德忠介绍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的承担单位在国际传播方面具有的优势。他表示,该工程是文化国际传播领域“讲述中国故事”的成功案例,希望更多的学者加入,使其学术根基更加牢固、学术成果更加丰硕。

  立足中外文明互鉴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晁福林提出,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天下大同”,即视天下为一家。在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社会巨大转变的节点上,孔子及其弟子高举“天下大同”之帜,打破此疆彼域的思想藩篱,照亮了历史前进方向,由此种观念生发出厚德载物、协和万邦等思想,是古代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精华,长期影响着我国与世界的交流与融汇。

  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教授李雪涛阐述了中国特色以及中国文化当代价值问题。在他看来,只有通过对话、互动、去脉络化和再脉络化等过程,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性意义才能得以凸显。

  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范玉刚深刻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支撑。他认为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弘扬,指向的是对人类未来文明形态的构想。

  加强关键词梳理研究

  与会专家围绕“中华思想文化核心词的梳理与阐释”“中华思想文化核心词的多语种翻译”“中华思想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中外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等议题,从不同领域出发展开讨论。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晶对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兴”做了详细分析。他认为,“兴”是最能说明中国美学特质的元范畴。从创作论的角度来说,“兴”是对创作主体审美情感的唤起,是客观外物的变化给主体心灵带来的触发,可以概括创作主体从创作冲动的发生到审美意象形成的完整过程。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建中论述了中华审美文化与“人”“天”“文”“道”等元关键词的密切联系。在他看来,话语既是一种理论范式,更是一种文化行为。对于中华审美话语体系而言,“人”“天”“文”“道”这四个元关键词既建构起宏大的审美理论范式,又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审美实践:心物一体之“人”建构审美主客体,可法可畏之“天”彰显审美境界,心生言立之“文”诠解审美言说,亦行亦止之“道”揭示审美规律。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史红深入分析了我国服饰文化的核心词——“十二章”,详细阐释“十二章”的历史演化与内在意义。作为一种符号,“十二章”纹样所指的象征意义如君子德行、神物威仪等都被纳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框架,与古代的价值观念、哲学思想、宗法观念、伦理道德等互相交织,具有深刻的历史、思想意义。

  推进多语种翻译传播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郭尚兴在分析中国思想文化术语意义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其翻译应该从历史文化语用学的视角出发,辨析流派与义理译出差异义;回到历史,译出语境义;考察语义场,译出关联义;明了语用关系,译出等效义,才能避免中国思想文化术语的翻译谬误,实现准确传播。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李照国在中国典籍翻译研究中引入“熵”理论,以此分析中国典籍英译时基本信息发生消亡和变异的原因。他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减少中国典籍英译中信息熵化现象的途径:宏观方面要加强中国文化对内的复兴和普及,以及对外的传播和传扬;微观方面则要完善并提高译者自身文化素养、知识结构和翻译技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范祥涛论述了“中国历史典籍在英语世界的早期转译和传播”,也引起了较大关注。

  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秘书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承办。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