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回应年轻人心理健康需求
2022年12月14日 08: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14日总第2551期 作者:王悠然/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英国牛津大学国际发展系设立的研究项目“年轻的生命”11月发布了报告《压力下的年轻生命:在全球危机时期保护和促进年轻人心理健康》。报告提醒,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和政治冲突的结合严重损害了年轻人心理健康,特别是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年轻人。 

  “年轻的生命”是一个面向埃塞俄比亚、印度、秘鲁和越南的12000名儿童开展的纵向研究项目,始于2001年。该项目采用跨学科途径,将家庭和儿童调查、学校调查、定性研究的方法结合起来,旨在从教育和技能、就业、健康和福祉、家庭生活、性别和交叉不平等、新脆弱性等方面,分析中低收入国家儿童和青少年贫困与不平等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报告谈道,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与年轻人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幸福感减弱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性。疫情第一年(2020年),秘鲁是全球新冠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同时经历着巨大的政治动荡。相比之下,越南较好地控制了国内疫情蔓延,防疫限制性措施给社会和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较小。疫情发生6个月后,秘鲁年轻人中30%出现抑郁症状,40%出现焦虑症状,而越南年轻人中这两个比例仅为6%和5%。埃塞俄比亚和印度年轻人中,抑郁/焦虑的比例分别为20%和10%左右。直至2021年末,秘鲁年轻人中依然有24%感到抑郁,30%感到焦虑,这说明疫情对心理健康的损害是长期的。在印度,2020年末报告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年轻人略微减少,但在2021年回升,与新冠肺炎病例数下降又上升的趋势一致。 

  2020年11月初,埃塞俄比亚提格雷州发生军事冲突。几个月后,该州40%的年轻人出现心理问题,报告抑郁的比例从冲突前的16%升至25%,报告焦虑的比例从11%升至34%。自2020年末到2022年上半年,埃塞俄比亚南部地区连续3个雨季“雨水失约”,水资源短缺、粮食不安全及随之而来的食品价格上涨严重扰乱民生,受影响的800多万人中约有250万是儿童。2021年,埃塞俄比亚旱灾地区年轻人报告焦虑的比例是2020年的10倍,报告抑郁的比例也大幅上升。 

  此外,疫情第一年,上述四个国家年轻人中焦虑症状最多见的群体是失去工作的人。担心家庭收入和粮食安全失去保障是失业年轻人焦虑感上升的重要原因,但非经济因素也加剧了心理问题,例如时间安排和人际关系的变化、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损失。 

  报告指出,良好健康与福祉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心理健康是个人和集体健康与福祉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疫情第一年,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上升了25%以上,全球精神疾病患者增加了近10亿人。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是培养心理韧性的关键时期,大约50%的心理健康问题形成于青少年期,75%形成于成年早期。全球性危机正在增大许多可能诱发和延长心理疾病的已知风险,尤其是贫困和不平等的风险。 

  报告强调,如果不尽快采取行动,疫情、气候变化和政治冲突的结合将使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风险进一步上升。大力增加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全球投资是发展中国家有效回应年轻人心理健康需求的关键,这需要国际社会表现出强有力的领导力和政治意愿。教育、劳动和社会福利、医疗卫生等各领域政府机构必须将心理健康作为共同目标,以打破工作壁垒,形成更具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对此,报告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如强化和拓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加大对年轻人的心理支持。这要求增加投资以扩大心理健康专业人员队伍,并加强现有的社会工作者和医护人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心理健康支持服务应全面可及,特别是对贫困和脆弱家庭的年轻人而言。在已有的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服务中加入心理健康服务,有助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满足需求;在经济危机和人道主义危机时期,可将针对年轻人的心理支持服务纳入紧急救助和社会保障项目中;教育机构可为改善年轻人心理健康发挥重要作用。校内心理咨询能大幅提升心理支持服务对年轻人的可及性,教职员工定期接受心理健康培训有助于精准识别学生的心理健康风险;包含心理支持的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职场心理健康培训和咨询,可以改善正在找工作的年轻人和再就业年轻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改进医疗服务的数据收集,并对其展开针对性研究十分关键,这有助于了解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风险因素和心理健康需求,进而制定综合性解决途径;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问题的“能见度”很有必要,具体而言,不仅要鼓励年轻人寻求支持,还要消除涉及心理问题的歧视和污名化。 

  (王悠然/编译)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