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假新闻传播的管控
2020年09月14日 09: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14日第2010期 作者:本报记者 姚晓丹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人们接触到的信息数量逐年剧增,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导致信息真假难辨问题日益严重。如何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等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多种因素促成假新闻传播

  假新闻并非新鲜事物,它一直以错误信息、虚假信息、谎言等各种名义存在。由于当今媒体结构与过去有所不同,假新闻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比以往更为严重。据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执行校长塔瓦纳·库佩(Tawana Kupe)介绍,早期的不同媒体往往由不同主体拥有,许多媒体的资金来源是非商业化的,或者在寻求融资时对商业因素考虑较少。但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欧美国家的媒体开始了商业化转型,它们将受众定位为其所要出售的商品的消费者。这种转型不仅给媒体带来了压力,也使得媒体多样性下降、所有权集中度提高。但由于一些媒体减少了对科学事实和学术进展的报道,导致媒体报道的新闻性下降,因为新闻性也依赖于丰富的信息及学术知识。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字化在线平台兴起对社会各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今,大多数人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和在线平台,快速地进行跨领域跨区域交流,随时随地访问在线图书馆和数据库。特别是随着科技发展,人们不仅能够从各个领域获取比以往更多的信息,还可以借助个人数字工具将信息更快、更广泛地传播出去。在库佩看来,由于一些民众缺乏相关背景知识及辨别能力,他们也可能传播一些自己并不了解的、没有经过事实核验的、来源并不可靠的信息。

  假新闻的传播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参与者”。法国洛林大学信息与传播学教授昂热利基·莫尼耶(Angeliki Monnier)对本报记者进一步解释说,首先是包括社交网络在内的媒体。他们在一定经济逻辑的作用下,通过有关技术操作、出版活动,有意无意地传播假新闻。其次是刻意利用媒体制造、传播假新闻并企图从中获利的人。最后是新闻的受众本身。有些受众不信任权威媒体,在转发消息时没有责任意识,这也会扩大假新闻的传播范围。

  获得经过验证的消息需要付出一定成本。在莫尼耶看来,假新闻的传播还可能与此有关。信息不对称是许多经济理论的核心要素。信息不对称意味着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某些人会拥有其他人得不到的重要信息,并利用它们牟利。人们很难获得完美的、全面的信息,因为获取信息需要付出成本。这里的成本不只是人们平时所说的会计成本(accounting cost),也包括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所谓机会成本是指人们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从事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而放弃另一种收入。为了获取信息或者获得验证信息真伪的能力,人们需要接受教育、到新闻发生地实地调查、订购各种资料等,这都需要付出可以直接用金钱计算的成本。而用来验证信息真伪的时间,实际上也可以用来做其他可能会带来收益的事情,这也涉及机会成本。

  抑制假新闻传播需要多方努力

  能够被称为新闻的消息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库佩表示,第一,真实反映有关事实。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背离了事实,就是造谣。第二,必须有新意。众所周知的事情,即使是刚刚发生的,也不能成为新闻。第三,报道必须及时。新闻需要注重时效性,时间上的延误会把新闻变成旧闻。在这些条件中,真实性对新闻而言至关重要。

  然而,验证信息真伪需要的成本可能非常昂贵。人们不但需要确定信息的原始来源,还要确认信息来源的可信度。这些都需要详细调查、建立庞大的关系网络或求助专家,由此会产生许多成本。对于专业媒体从业者而言,他们要尽快完成这些工作,以便在确认信息真实的同时保证新闻的时效性,从而获得劳动收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最大程度减少搜索可靠信息所需的费用和时间,一些媒体可能就会使用假新闻。为了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减少假新闻的传播,莫尼耶建议,媒体包括自媒体应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并且尽量引用来自权威机构的消息,以减少信息查证所需的成本。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神经生物教授鲍里斯·肖梅特(Boris Chaumette)表示,科学家往往以对事实的分析为基础,概括得出相关理论,并利用这些理论进行新的预测或实验活动。科学观点、理论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并不容易为非专业人士所理解。与耐心收集证据以建立合理的理论相比,人们更倾向于接受那些符合自己想法的信息,而选择忽略甚至抹黑那些与自身观点相悖的信息。这些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为假新闻的传播提供了环境。然而,可驳斥性正是定义科学理论的基本标准之一,对已有理论的质疑也是推动科学不断进步发展的重要动力。部分假新闻的存在表明,人们需要了解更多的科学信息,科学家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普及科学。各领域的学者不仅要关注自身相关研究活动,也应该积极参与公共辩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解释何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告诉人们为何要用科学的、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事物。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对学者进行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和熟练使用社交网络,以便更多地传播真实信息,不给假新闻留下传播的空间。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