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0年09月11日 07: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11日第2009期 作者:记者张清俐

  本报济南9月9日电 (记者张清俐)9月8日,由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新发展格局下儒学的传承创新与使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关于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学习研讨会”在济南举行。

  面对新发展格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发挥新的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过程中,要继续保持坚定的民族自信,继续巩固共同的情感与价值、理想与精神。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认为,学术界需要继续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中国话语体系作为重点任务,做好传统人文思想理念的现代转化,建立一套既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立足于中国当代经验的人文话语体系,扎实推进面向时代、面向大众的中华人文精神建设。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以文化互鉴为中心的文明观。对此,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表示,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需要以文明互鉴的理念、思想和哲学作为人文的基础。尊重文明多样性并促进各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亟须从表层走向深层,从“两个循环”路径加以推进。这既需要学者深入研究中华文化遗产,也需要政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发出文明互鉴的信号。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许嘉璐提出,面对世界格局大变化,儒学界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面对世界格局大变化,学者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勇于担当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卫平认为,百年党史就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方针是与时俱进、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作为价值取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抓手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取了世界文明的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我们要讲好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的故事,开创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格局。

  在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小健看来,在新发展格局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守正创新。一方面,要通过对传统文献和文化还原语境,明确语义,阐释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另一方面,在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我们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运用杠杆作用培育新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要瞄准国内和海外两大坐标。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戚万学认为,深入开展民间推广和国际传播,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而且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表述,形成中国话语体系和评价标准。中国学者不仅要在国际学术论坛上发声,而且要让声音传得远、传得好。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