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舒缓“走西口”中的焦虑
2020年08月17日 08: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17日总第1990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晓真 实习记者 陈禹同

  

  ■现代京剧《走西口》剧照。该剧讲述了清朝康熙年间晋商晋德裕在“走西口”的过程中,坚持以“诚”“义”待人,最终成功打通了前往俄罗斯的贸易通道,在中国经贸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图片网

  在人类发展史上,人口集体迁徙是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诸多文明都曾经历过的真实历史。直到今天,迁徙导致的聚散离合仍是大量文艺创作、学术写作的背景来源。

  近日,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亚洲语言与社会文化学副教授李维·吉布斯(Levi S. Gibbs)在《近代中国》(Modern China)杂志上发表了文章《走西口:分离之歌中有关风险和离弃的中国民间模式》(Chinese Folk Models of Danger and Abandonment in Songs of Separation)。文中,吉布斯提到,与中国历史上“走西口”相关的民间歌曲,以文艺修辞为媒介,为化解当时民众因分离所产生的焦虑情绪提供了缓冲方案,让他们得以在更广阔的社会语境和集体概念下思索和管理个人情感。

  民歌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在表现“走西口”的民间歌曲中,通常采取男女声二重唱的方式,以离家丈夫和留守妻子的视角,表述男女双方可能遇到的情况。吉布斯认为,这类表述蕴含着历经千难万险方可收获幸福的思想,以歌词内容的具象手法实现对风险的概念化构建,并提供规避风险的建议。在这一前提下,“走西口”相关民间歌曲中的修辞结构,呈现出描述潜在灾祸并通过提供替代方案传达建议的特点。诸如“走路走大路”“吃饭吃滚饭”“睡觉睡当中”“歇脚歇小崖”这类建议,以此提醒民众在“走西口”中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走西口”造成的离别,同样是对亲人、恋人之间情感的考验。因此,以“莫相忘”为主题的民间歌曲也广为流传。吉布斯发现,在“走西口”相关民间歌曲中,常出现以线、绳、弦为有形意象的隐喻修辞,系紧则意为主人公情比金坚,断开则意为人心离散。这种意象的频繁出现并非孤例,而是与中国更广泛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例如,人们常说“月老牵红线”,也会给幼童绑上红线以期望孩子能在父母身边健康成长。总而言之,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线及类似具象事物被视为情感关系的纽带。

  民歌具有社会调节功能

  有学者认为,由别离引发的矛盾心态源于人对自主和依赖两种相互冲突情感的需求。在吉布斯看来,“走西口”的现实及相关文艺创作中所描绘的困境,主要是谋生需要与面对别离后的风险及痛苦之间的抉择,每一种抉择都潜藏着代价与回报。这种既想离开又想留下的复杂情感,在民间歌曲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在以民间歌曲为主题的庙会演出中,口头表演形式会让民众的个人情感得以公开展现,并得到集体化表达,给予了民众一个反思矛盾纠结情绪、妥善应对生活挑战的机会,实现了民间文艺的社会调节功能。

  在这一意义上,我们不能仅仅将“走西口”相关民间歌曲视为表达情感的载体和规避风险的指南,因为这些歌曲为“走西口”的普通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反思并参与互动的公共文本,以及一种探究解决集体伦理问题的方式。留守妻子并不知道“走西口”的丈夫是否安好,但她们可以用这种方式“陪伴”对方,让情感关系得以从这样的相互依存中维系;对于“走西口”的丈夫而言,他们也可以在孤独和忧虑中找到安慰,想象妻子对自己哼唱时的画面。因此,我们可以说,“走西口”相关民间歌曲,在离开的需要和留下来的渴望之间创造了某种平衡。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