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沙菲尔 图片来源:瑞士苏黎世大学官网
科学民粹主义是民粹主义思潮的一个分支。在社会生活中,科学民粹主义往往会阻碍人们去落实那些以科学为决策基础的政策措施。例如,科学民粹主义对一些国家的防疫抗疫工作产生了不小的阻力。同时,政治民粹主义在全球部分国家的泛滥,也对科学民粹主义的发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科学民粹主义负面影响的直接承受者,学术界有不少专家学者近年来已经在关注和研究如何应对其冲击。围绕学术界如何主动消除科学民粹主义的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瑞士苏黎世大学科学传播学教授迈克·沙菲尔。
科学与常识并非互斥
《中国社会科学报》:科学民粹主义者倾向于依赖常识而非科学,面对科学民粹主义的冲击,人们该如何在常识和专业知识中寻求平衡?
沙菲尔:常识本身和专业知识并不互斥。相关社会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们可以在有组织的正规科学研究之外,发现有价值的知识和认识。科学民粹主义的问题在于,它试图用缺乏证据支持和专业认可、不受外界批判和监管的常识,来取代科学认识,取代已建立起来的系统的知识生产方式、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基于同行评议的研究质量控制体系。科学民粹主义者所需要的常识不是基于事实的知识,而是基于意识形态的一种信念。这种信念的兴起不是偶然,而是由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政治民粹主义者推动的,比如一些赢得了选举的民粹主义政客。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于科学民粹主义负面影响的案例主要有哪些?
沙菲尔:科学民粹主义和其他形式对科学的批判,主要围绕理工类学科和自然科学研究。最近经常被提及的例子是医学研究特别是有关疫苗接种的研究,比如科学民粹主义者对麻疹疫苗的批判。此外,气候科学和进化论领域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当然,科学民粹主义的批评对象并不仅限于理工类学科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
《中国社会科学报》:人们普遍熟悉科学民粹主义对自然科学领域的冲击,它又是如何影响其他研究领域的?
沙菲尔:在许多国家,像性别研究这种社会科学研究也受到了科学民粹主义的攻击,因为这类研究被科学民粹主义者视为一种意识形态活动而非科学活动。此外,艺术领域也经常受到科学民粹主义者的批评,被指责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金钱”。
社交媒体改变科学与社会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有人主张,科学应当被看作科学家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探索出的成果,而不是对现实完全真实客观的再现。您如何看待这一言论?
沙菲尔:长期以来,针对科学领域进行的社会研究表明,社会因素、时兴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权力结构、社会等级、人际协商过程等都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了作用,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并不像通常所呈现的那样客观和纯粹。但是,使科学活动或者说至少是“好的科学活动”具备特殊意义的根本,正是对客观性的追求。这体现在科学活动能清楚阐明其主张和依据,接受审查和批评,并在批评合理时进行更正。因此,科学知识仍然具有特殊的认识论地位,并且理当如此。
《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交媒体在科学民粹主义问题上扮演了什么角色?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这个挑战?
沙菲尔: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深刻改变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包括科学议题在内的许多问题上,社交媒体的出现使更多人获得了发言权,这其中包括一些只具备很少甚至不具备专业科学知识的人,以及有意推动反科学议程的人。此外,一些国家的社交媒体平台将广告收入从科学类报道中抽离,这种分配制度在这些国家大大削弱了科学新闻的影响力,再加上算法管理和社会化推荐取代了新闻把关,这些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挑战,并且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考虑为可靠的科学新闻提供资金来源,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其编辑独立性。同时,我们需要负责任的社交媒体平台对内容进行审核,避免针对科学的阴谋论言论,因其容易获得大量流量而被随意扩散。
提升公众对科学的信任
《中国社会科学报》:一些科研工作者在社交平台上非常活跃,并以此为媒介,主动对抗科学民粹主义,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沙菲尔:我们确实需要科学界主动参与传媒活动和公共辩论。当然,并不是每个科研工作者都必须这样做,但应该有比现在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投入这项工作,并且尽力做好。要完成这个任务并不容易,这意味着需要在相关课程中加入科学传播方面的培训,在科学组织和科研机构中对传播方面的贡献建立激励机制,还需要为那些进行传播活动并受到攻击的科学家提供社会和心理层面的必要法律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长远来看,针对科学民粹主义的症结,我们应该如何对其进行化解,提升公众对科学的信任?
沙菲尔:心理学研究表明,对科学的信任——心理学家称之为“认知信任”主要有三个支柱。第一,对科学家在其专长领域的能力的信任。第二,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信任。第三,相信科学家具备善意,科研活动能释放正面社会效应,信任科学的公共利益取向。如果我们能提升公众对科学在这三个方面的信任度,就能提升公众对科学的总体信任。但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与大众之间的交流主要集中在展示科学家的专业技能,也就是第一个方面。未来,尤其是当科研工作者与对科学不够感兴趣的观众交流时,应更注重加强后两个方面的展示。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