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企业研发投入能力建设
2020年08月10日 08: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10日总第1985期 作者:陈昭锋

  研发投入不仅与基础科学原创能力高低密切相关,而且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欧盟委员会2018年底发布的研究报告《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The 2018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以下简称“报告”),统计了2017/18财年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2500家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这份报告为我们展示了各国企业在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趋势,以及它们在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策略。

  领军企业研发投入特征鲜明

  通过这份报告我们可以看出,在各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多具有规模大、强度高、集中度高和门槛高等鲜明特征。

  其一是规模大。报告显示,2017/18财年有6家企业研发投入超过100亿欧元,分别是三星电子、谷歌母公司Alphabet、大众汽车集团、微软、华为和英特尔。年研发投入超过50亿欧元的有26家,超过20亿欧元的有66家,超过15亿欧元的有96家。

  其二是强度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是指研发投入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例。总体上看,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最高,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第二,高科技硬件与技术第三,汽车、电气等传统行业较低,航天和防务行业最低。

  其三是集中度高。首先,行业集中度高。报告显示,在研发投入方面排名前50位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科技(硬件和设备)、制药和生物技术、电子和电气设备、汽车和零部件、工业工程、消费品、航天和防务8个门类,且工业工程、消费品、航天和防务占比较低,只有4家。信息通信技术(ICT)行业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信息通信技术服务商(ICT Services)和信息通信技术生产商(ICT Producers)的研发份额分别由10.8%提高到14.2%和由23.0%提高到23.7%。其次,企业集中度高。报告显示,相关调研活动涉及的2500家企业研发投入总额高达7364亿欧元。研发投入排名前10位的企业集中了研发投入总额的15%,排名前50位的企业贡献了40%,排名前100位的企业贡献了53%。最后,国家和地区集中度高。报告涉及的2500家企业中,美国企业有778家,占比31.2%;欧盟企业有577家,占比23.1%;中国有438家,占比17.5%;日本有339家,占比13.6%。来自美国、欧盟、中国和日本的企业在这2500家企业中占比超过85%。而在研发投入排名前100位的企业中,有美国企业35家,日本和德国企业各13家,中国企业11家,韩国和法国企业各4家,合计80家占比达到了80%。

  其四是门槛高。被报告纳入其中的2500家企业年度研发投资都超过了2500万欧元,入榜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规模高达2.95亿欧元。

  报告显示,传统产业也是研发投入的重要来源,研发投入前10强和前50强中都既包括高新科技企业又包括传统产业中的优质企业。但传统产业优质企业的研发投入与新兴产业优质企业有明显差异,且传统产业企业数量明显较少,如排名前100位中来自建设和材料行业以及银行业的企业都各只有两家。数据显示,传统行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也较低。在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中排名第2位的谷歌母公司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达14.5%,而在汽车和零部件行业居第3位的大众汽车集团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只有5.7%。

  重视企业研发投入能力建设

  通过观察分析报告中所展示的数据和有关企业近年来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增加研发投入对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影响。例如韩国三星电子以134.37亿欧元的年度研发经费投入在报告涉及的2500家企业中排名第一,在存储器、处理器和图像传感器(CIS)等领域颇具全球竞争优势。2017年第二季度三星电子已超越英特尔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这不仅是三星电子长期布局芯片业务的结果,更是因为其在前沿创新技术领域持续进行了巨额研发投资。持续的高额研发投入加上作为全球最大内存和闪存供应商的规模优势,让三星电子在人工智能时代也能保有较强的竞争力。又如中国企业华为,报告显示,华为以113亿欧元的研发投入位列第五,超过了苹果和英特尔。华为的研发投入不仅具有规模优势,更具有强度优势。2017/18财年华为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为14.7%,比苹果的5.1%高了近2倍。以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为基础,华为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建立了其在5G领域的领先地位。

  因此,在建设全球创新中心和中央创新区的过程中,我们要格外重视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优质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力建设,深入研究和了解各国优质企业的研发投入趋势和规律,强化企业研发投入能力建设政策激励措施的精准性。要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加强高等教育和有关研究机构的建设。要建立企业规模扩大、产业高速增长与企业、产业研发投入能力提升的匹配机制,让企业规模扩大和研发投入能力提升这两者能够相互促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支柱产业建立起研发投入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防止太阳能、人工智能产业等新兴产业“早衰”。要培养企业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以及争做全球第一的抱负和担当,让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作出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决策。

  (本文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对策研究”(2016ZDAXM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科技政策与创新管理研究所)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