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一项新研究表明,信息储存、处理能力对早期人类社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官网近日发文称,该校考古学专家蒂姆·科勒(Tim Kohler)等人发现了更多新石器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在信息处理方面的线索,并把这些内容整理录入赛萨特全球历史数据库中。该数据库目前已涵盖超过1万年人类历史的考古信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定量分析古代某一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以及当时社会的铸币系统、信息处理系统等发展状况。
文章提到,社会发展一般都会经历从最初的人口增长,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通过更为复杂的方式来实现社会中的经济交易、信息处理等。而一旦这些新的方式得到应用,该社会的规模也会再次扩大。科勒表示,古代社会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如果遇到信息瓶颈,该社会就很难进一步扩张。因此,不同社会文明之间的差异可以用技术创新程度来解释。
科勒等人研究发现,古代美洲因书写和其他形式的信息处理方式发展缓慢,很难与欧洲和亚洲同一时期社会发展规模相比。未来,研究人员希望利用赛萨特全球历史数据库调查其他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如为什么有些文明在没有明显的外部原因(自然灾害、饥荒和战争)的情况下崩溃。
(赵琪/编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