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生目的测量更优方法
2021年09月02日 09: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2日第2243期 作者:兰公瑞 刘利剑

  人生目的是一个能预示人的积极发展的高层级心理结构。大量研究表明,它与许多积极发展指标密切相关。例如,人生目的能带来更好的身体健康状态、更长的寿命、更高的心理幸福感和主观幸福感、更高的社会繁殖感、更少地参与危险行为、更好的认知功能,以及对压力和身体疼痛的更健康的反应。总之,人们可以从人生目的中获益,并且越早拥有人生目的,获益就越多。在早年就投入到人生目的中,有助于青少年创造和保持最佳的发展状态,更充分地融入社会。因此,青少年积极发展领域的研究者普遍认为,人生目的是青少年“蓬勃发展”的核心。教育实践者也越来越重视人生目的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然而,人生目的的益处和吸引力越大,我们在进行研究和作出推论时就应越谨慎,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对人生目的测量的科学性,确保其能够揭示人生目的,以便相关人员能够更准确、更有信心地评价相关研究结果及推论。然而,由于人生目的结构复杂,至今仍没有较好的测量方法。本文将分析和总结目前人生目的测量遇到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尝试找到测量人生目的更好的方式和方法。

  早期对人生目的的测量,一般测的都是人生目的感。比如最早的人生目的测验(Purpose in Life test)、里夫(Ryff)的心理幸福感量表中的人生目的分量表(Purpose in Life Subscale)和斯坦福大学青少年人生目的调查的COA分问卷(COA of Revised Youth Purpose Survey)等,都是让被试通过自我评价来判断自己拥有人生目的的程度,并不涉及人生目的的具体内容。如果只关注被试人生目的感主观程度的差异,而不关注具体内容及投入程度,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会有失偏颇。有研究表明,不同的人生目的内容可以对一个人的幸福感程度产生不同的预测。

  因此,研究者开始尝试对人生目的内容及投入程度等进行测量和研究。在这一尝试之前,需要对什么是人生目的进行定义。目前在青少年人生目的研究领域,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定义是由斯坦福大学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达蒙(Damon)提出的,他认为,“人生目的是一种个体想要完成的,首先是对自我有意义,进而是对超越个人之外的世界有影响的稳定的具有概括性的意图”。根据这一定义,人生目的可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意图、投入、个人意义和超越自我。因此,对人生目的的测量需要同时测量这四个维度。其中,被试有没有超越自我的取向以及投入程度,是测量的重点。初期的尝试是使用访谈法对被试的人生目的进行评估。首先从多个侧面询问被试,确认其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然后询问这些事情重要的原因,以及有没有正在为实现这些事情付出行动。根据被试的回答,分析其是否具有明确的意图、投入程度以及是否具有超越自我的动机,然后确定被试的人生目的状态。虽然访谈法能较好地对人生目的的四个维度进行评估,但这一方法费时费力,不宜在大规模研究中使用。另外,这一方法无法量化,不能区分同样有人生目的的被试的个体差异。

  为了克服访谈法的不足,研究者开始开发自陈量表。比如玛琳(Malin)设计的《青少年亲社会人生目的量表》(Prosocial Youth Purpose Scale),这一量表首先让被试在10个选项(5个自我服务,5个超越自我)中选出3个自认为最重要的生活目标,然后让被试就其对每个目标的投入程度、感受到的意义程度等在随后的一个量表上进行5点评分。对于选了2个或3个超越自我选项的被试,其人生目的得分是在后面量表中得分最高的选项的平均分;对于只选了1个超越自我选项的被试,其人生目的得分是这一选项在后面量表中得分的平均分;对于没有选择超越自我选项的被试,其得分记为1。这一方法的优点是不仅能测出被试人生目的的内容,还可以测量其投入程度和感受到的意义程度。但这一方法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是选项有限,有些被试的人生目的可能没有包含在提供的选项里;二是提供的这些选项可能会给被试提示,诱导他们选择那些本不是自己人生目的的选项;三是不易计分,如果采用纸笔测验,则需要人工计分,费时费力。

  除以上方法外,研究者还尝试开发了其他自陈量表,比如邦迪克(Bundick)的人生目的分类测量、希尔(Hill)的人生目的取向测量、王彤的《大学生人生追求量表》等。这些量表的做法是让被试针对量表中列出的所有人生目的选项,就其对自己的重要性进行李克特评分。它们存在如下缺点:一是这种测量方式测量到的结果类似价值观,并没有测量到人生目的的四个维度,即使被试得分高也不能表明他一定有超越自我的人生目的;二是被试容易受自我提升偏差的影响,多倾向于认可题目表述,普遍选高分,从而造成没有区分性。

  综上所述,虽然不同的研究者对人生目的的测量进行了诸多尝试,但是由于其包含多个维度、结构复杂,传统的纸笔测验很难做到既能测量人生目的的全貌,又能计分简便、省时省力,所以至今仍没有较好的测量方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提出如下测量方法,共分两步。第一步,先采用开放式的方法对人生目的意图或者内容进行评估,具体做法是让被试自由说出自己人生中三件最重要的事情,然后根据这三件最重要的事情来判断被试是否有超越自我的人生目的。这样既可以避免固定选项诱导被试选择那些不能代表自己人生目的的选项,也可以避免个别被试的人生目的没有包含在提供的有限选项里,使得被试无法选择。第二步,如果被试在第一步中有超越自我的人生目的,就对这一目的的投入程度、感受到的意义程度等进行测量。第一步的测量对被试有无超越自我的人生目的进行了区分,第二步的测量对被试追寻人生目的的程度进行了区分。由于这一测量方法需要分两步进行,为免去人工计分的烦琐,使计分方便简捷,需要采用在线测量的方法,由计算机完成计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被试在第一步中回答的事情做是否超越自我的判断,而这需要测试的后台积累足够的数据库,能够对被试的回答进行自动、准确的判断。未来可考虑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甚至可以进行在线追问,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