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相通在一带一路中的传播实践路径
2021年09月09日 09: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9日第2248期 作者:张勇锋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中唯一指向人际传播的顶层设计。然而,民心相通的推进与实现,并不止于一般意义上的人际交往,而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简言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梯次推进的四级传播路径:一是“人相交”,即通过构筑传播网络促进丝路沿线民众交往,增进彼此了解;二是“利相投”,即通过彼此互惠互利强化人际传播动机;三是“情相亲”,即通过精心实施以情感为核心的传播策略,系牢彼此的关系纽带;四是“意相合”,即通过前三步措施,最终达到凝聚共识、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目标。

  人相交:构筑传播网络

  “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首先是人的交往,正如约翰·麦克尼尔(John R. McNeil)指出,“在人类历史上处于中心位置的,是各种相互交往的网络”。从历史上看,著名的古丝绸之路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人员川流不息,商贾络绎不绝,文明兼容并蓄,缔造了不同文明包容发展的典范。“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跨越民心相通的各种障碍,创造更多沿线国家民众之间交往交流的机会,将其纳入共同学习、生产、生活的社会关系网,以互联互通的社会传播网络替代界限分明的民族国家,活跃彼此交往,凝聚相互信任,实现共同繁荣。

  国务院出台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除此之外,医疗卫生、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减贫开发、公益慈善等民生合作内容也被置于民心相通的突出地位。这些原则和具体方向,为“一带一路”规划出一幅涉及领域广泛、人员往来密切的传播网络图景。上述愿景和计划的推行实施,正在丝路沿线各国间构筑起交通网、传媒网、人文网、大学网、城市网、旅游网、民生网等互联互通、形态各异、纵横交织的社会传播网络。作为人际交往的基础性前提,民心相通的网络化中介由此搭建,从而助力实现丝路沿线各国民众间更为有效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利相投:致力传播动因

  “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是基于沿线各国民众间的传播与交往活动,而人际传播活动总是有其一定的动因。交往意愿不足甚至不愿交往,则民心相通难以达成。“一带一路”沿线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人口数量庞大,如何才能让差异悬殊的人们自觉自愿地走到一起,相交相知,是一项重要课题。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之上,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该理论虽然基于所谓的“经济理性”思维,但对“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实践路径却不无启发。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和平发展与互利共赢之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实施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日趋活跃,为沿线国家提供了重要发展契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基于利益互惠的人际交往关系会得到维系巩固并进一步发展,双方会从只关注自己的收益发展转为关注彼此的收益,人际关系由此逐渐亲近而形成一种“我们”感,这是利益交换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发生的跃进式变化。民心相通的发生与发展也遵循这样一个过程法则。也就是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了平等而稳定的经济利益互惠关系作基础,民众的社会心理便具备了积极而持久的交往动机和意愿,在“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规则框架之下,双方关系由此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为后续的“我们”意识和“心通”目标奠定基础。

  情相亲:系牢传播纽带

  如果“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只停留在“人相交”和“利相投”两个阶段层次,显然并未达到“心相通”的终极目的。人与人的互相接触与利益互动,固然为交往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提供了基础,但民心相通的最终实现,却需要其关键机制——共情传播发挥作用。

  美国社会学家诺尔曼·丹森(Norman Danson)认为,情感在维系社会关系中起着基础性纽带作用。情感是人类共同拥有的一种生理与心理状态。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生离死别,这些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往往可以跨越各种藩篱而在人际传播主体间引起共鸣,这就是心理学所谓的“共情”(empathy)。民心相通之“通”,从本质上说正是传播主体情感的相近、相亲与相通。

  概括而言,共情传播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中的作用机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情感的真诚性原则。真诚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也是人际传播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保证。“一带一路”倡议实践唯有实实在在造福沿线人民,给他们带去平等、尊重、合作的诚意和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发展,才能打动人心,取信于各国人民。二是情感的接受性原则。由于人类情感的复杂性,情感发出方抛出的“橄榄枝”在其传播对象那里未必能够引起预期的反响。因此,要更加注重民间主体的参与合作,避免给他国民众的心理和情感带来不适甚至逆反;更加注重世道人心,通过有血有肉有温度的人情故事,向丝路沿线各国民众传递真诚情感。三是情感的共通性原则。由于情感属于深层的心理感受,人际传播要达到情感的共通境界并非易事。只有做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才能做到心心相通。同时要精心选择情感沟通的“共享表征”。作为人际传播的符号手段,传播双方对彼此的表意象征认可度越高,理解越深,其“共享表征”就越是巩固,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就越是广阔。相应的,传播双方的情感沟通、相近相亲也就越顺畅。

  意相合:凝聚传播共识

  与民心相通的“情相亲”相伴而生,还有更进一步的传播位阶——“意相合”。中国有一个成语叫“情投意合”,形容在人际传播中彼此感情融洽,意见和思想一致。情感的交流沟通,最终表现为人际传播双方对彼此的高度认同,以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这也就是马丁·布伯(Martin Buber)所说的区别于“我—他”模式的“我—你”关系模式。民心相通最终所要致力达到的,正是这样一种建立在高度共识基础上的理想交往境界。

  传播学者赵建国认为,共识(consensus)也称社会合意,即人们对社会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看法,尤其是指对重要事物、正确与错误、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有一致或接近的认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面临地理阻隔、政治纷争、利益冲突、民族恩怨、宗教壁垒、文化摩擦等诸多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更需要各国民众之间达成高度合意与共识。在其规范意义上,民心相通所要解决的,正是在丝路沿线各国间增进了解,获得支持,建立友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为“一带一路”建设奠定社会心理基础。基于此,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所内含的“和平”“多元”“共建”“共享”“共赢”等理念在丝路沿线各国的传播、理解与认同;同时切实推进“一带一路”诸多理念的落地与实践,让理念转化为物质力量,以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凝聚丝路共识。

  这是一个漫长且同步展开的过程,既需要“人相交”“利相投”的务实合作,更需要“情相亲”“意相合”的心心相印,从而让“一带一路”倡议真正惠及沿线人民,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播维度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民心相通研究”(2016M009)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