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扶贫:从“外援”走向“内源”
——面向贫困地区儿童的心理帮扶
2021年01月07日 10: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7日第2085期 作者:何雯静 吴继霞

  2015年起连续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五年来核心词依次为“真探”“陪伴”“守护”“牵绊”和“教·养”。核心主题的发展与变迁,反映了当前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已从现象的接触走向心灵的关照;由单方面的物质给予,逐渐贴近留守儿童真实的心理需求,逐步转向激发儿童自身的心理动力。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对贫困地区儿童特别是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关照宜结合儿童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明确贫困地区儿童心理需求特征

  当前对贫困地区儿童特别是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关注,已从早期的物质与经济帮扶逐步转向对心理健康和教育发展的关注。受不同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与发展水平影响,各个地区的需求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贫困地区儿童的社会生活状况及实际需求往往是共性与个性并存。雷晓梅等人对陕西关中贫困地区927例儿童的调查研究发现,儿童的生活质量受到地域差异、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经济条件、母亲文化程度和不同家庭类型的影响;乡镇居住地,父母分居、离异或丧偶,家庭贫困,重组家庭是儿童主观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一结果与我国常模存在一定差异,体现了不同贫困地区儿童教育与心理需求的差异性。

  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回流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正逐渐受到重视。回流儿童是指曾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学习、生活,后因种种原因离开父母身边再次返乡的儿童。就流动的第一阶段而言,贫困地区儿童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城市的物质生活和学习条件对他们的营养健康、身心发展和教育水平有着正面的影响;但之后由于各种因素产生的“独自”回流,对回流儿童的心理有很大影响。黎煦和朱志胜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儿童的研究发现,回流经历会对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造成回流儿童的抑郁风险增大,同时降低他们的自尊和抗逆力水平;初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来自城市和农村成长环境的“双重排斥”是造成回流儿童心理健康恶化的重要原因。

  基于西南地区某省的实地调研发现,受惠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上百万山区群众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此同时,从之前熟悉的生活空间与紧密的人际互动环境动迁到易地安置小区的青少年和儿童,面临着生活环境与家庭环境的双重变化。一方面,熟悉的物理生活空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传统的农耕生活环境直接跨入城镇化的生活空间;另一方面,随着物理生活空间的变化,传统的紧密式人际关系也发生了改变,需要面对更为广阔的、相对陌生的人际空间。作为传统劳动力输出大省,劳务输出依然是动迁群众的就业主渠道。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后父母外出务工率的上升,很多孩子只能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和儿童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适应不良,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如长时间缄默,拒绝与外界接触,易激惹、易冲动,难以遵守学校的纪律要求甚至拒绝上学等。

  提升回流与动迁儿童心理健康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指出,个体生活于环境之中,并与环境相互作用。家庭、学校和周围的生活区域作为微系统与中系统,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动迁”与“回流”对于青少年和儿童来说,是人生经历中非常重要的生活事件节点。对易地扶贫搬迁儿童来说,从困乏的物质环境与紧密的家庭、人际联结的氛围中,迁移到集中动迁小区,在物质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的同时,也面临着父母外出务工带来的家庭关系改变、动迁后人际交往环境的复杂化和陌生化,学龄期青少年更面临着原有的学校人际关系与师生关系的改变——陌生的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的巨变,对青少年和儿童的心理适应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在宏系统与外系统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应对动迁儿童的心理健康加以关照,协调好中系统,发挥学校的教育与指导功能,推动动迁儿童的微系统改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更快地融入新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对于“回流”儿童而言,曾随父母进城入学的孩子,在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后,面对回流后生活环境的转变,本身就面对着二次适应环境的挑战。此外,由于缺乏父母在身边的支持和关照,回流儿童的具体适应过程实质上更为缓慢且艰难。宜结合具体地区条件对动迁与回流儿童的差异性进行精准化帮扶,调动家庭、学校与社会支持的综合力量,致力于改善回流与动迁的儿童学习和生活的微系统与中系统,因地制宜地帮助回流儿童协调好学习和生活适应,从而有效地保障回流与动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注贫困地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性

  生态系统理论的时间系统认为,重大生活事件与儿童自身的成长发育阶段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在核心的成长时期加以良好的引导与教育,对孩子的毕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对于成年期而言,儿童期整体生长发育迅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育的具体需求存在特定的阶段性。特别是在儿童生长和发育的早期,贫困对儿童未来成长和发展的影响相较于其他年龄段更为深远。宋扬等人的研究发现,儿童期多维贫困对成年后健康状况、教育水平和就业收入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随着贫困维度的提高,对成年后的负面影响不断加深;儿童期贫困对出生时为农业户口的人群负面影响更大。由此可见,对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与心理扶贫工作不仅十分重要,而且相当紧迫。然而,儿童作为未成年人,其生活状况无法由自身决定,而是依赖家庭环境而生,成年人对儿童身心发展的认知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由此,在教育与心理扶贫的具体工作中,注重提升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不仅可以改善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微系统,更可促进儿童终身价值观与心理资本的培育。

  进入学龄初期,随着儿童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范围加大,个体的认知、思维、社会情感需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早期教育作为教育最早也是最为基础的阶段,是儿童终身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岳爱等人指出,个体生命的第一个“1000天”是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时期,同时也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时期;而农村贫困地区儿童在认知、语言、社交情绪和运动早期发展等方面仍面临一定挑战:50%的儿童存在认知发展风险,52%的儿童存在语言发展风险,且随着时间推移,风险不断增大。家庭教育与早期教育的结合不仅可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极为有力的助益,更是将科学的教养观念“送智入乡”的重要环节;同时,帮助贫困地区儿童养成良好的入学习惯,可有效辅助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进一步促成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

  对贫困地区儿童的关爱和教育,既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也是一项细致与精细化的工作;系统化的教育与心理扶贫,不仅是“拔除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更可为当地的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在改善教育基础物质与经济条件的同时,关注贫困地区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以儿童的真实身心需求为本,以精细化、多元化的视角推动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扶贫工作,结合各地区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与多元性需求进行精准调适,方可促进教育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与精准化,从而更好地促进贫困地区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