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部队编成新趋向
2021年03月04日 09: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4日第2118期 作者:张谦一

  部队编成,反映一定时代军队的力量结构和组织形态,是作战编成编组的基础依托、组织实施作战的物质条件。随着战争形态向智能化快速演进,强制要求主动设计和打造符合智能化战争需要的部队编成。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加快军事变革,以军事智能化建设为核心,以重塑军事体系为目标,持续推进部队编成改革和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型,以争夺国际军事竞争新优势。为此,需要把握智能时代部队编成的四个新趋向。

  概念牵引 战建衔接

  以作战概念引领未来军队建设,逐渐成为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共同做法。作战概念,既聚焦现实威胁,紧贴实战要求,又强调前瞻设计,其视野更深远,具有指导战争、牵引建设的双重功能,架起了以战领建、以建促战、战建联动、有机衔接的桥梁。

  一般来讲,作战需求是部队编成改革的逻辑源头。打什么仗、跟谁打、在哪打,对于部队编成的要求是不同的。部队编成改革的根本落脚点在于满足实战打赢的需要,其科学与否最终要靠实战来检验。从本质上讲,概念牵引与需求牵引是一致的,但作战概念更具有前瞻性、实操性和具象化,更能体现主动设计战争的理念。可以预见,正是因为作战概念具备引领性基础性的功能和作用,作战概念将成为引领智能时代部队编成改革的新型战略工具。同时,以作战概念牵引构建智能化军事力量体系,将成为未来部队编成改革的主要模式。

  美军开发作战概念运用较早,经验相对丰富。20世纪70年代,美军提出“空地一体战”作战概念,促使空中突击师、战斗航空旅等编制的加强,空中突击力量得以快速发展。2016年,美陆军提出“多域战”概念,2018年就组建了首支多域特遣部队。近年来,美军先后提出了空海一体战、分布式杀伤、敏捷作战、多域作战、马赛克战等作战概念,聚焦特定作战对象,分析未来复杂环境和确认军事挑战,注重在组织理念和思想层面创新,合理设想部队能力需求,提出框架性、方向性的解决问题方案,作为调整优化和设计部队编成的依据。目前,美军将概念开发纳入战略规划系统,正在致力于搭建以联合顶层概念“全球一体化作战”为统领,系列化联合概念、军种概念和支撑概念为骨干的体系架构,旨在把国家战略指导落实为面向未来的联合能力、军种能力、兵种能力和部队编成调整改革目标。

  全域覆盖 新质增效

  随着战争形态向智能化加速演进,战争的对抗空间、力量成分发生重大变化,对部队编成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智能时代部队编成,必须紧盯战争之变、适应战争之变,构建覆盖全域空间、智能泛在增效的智能化军事力量体系。

  一方面,前瞻布局新型领域作战力量建设。未来战争,人类对抗领域大幅拓展,已经远远超出了陆、海、空传统空间,太空、网络、深海、极地、生物等新兴领域逐步演变成可能的战场,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并行作战将成为常态,但战争规模往往有限可控。新作战空间领域一旦出现,通常能够形成非对称优势。当前,世界军事强国高度重视夺取新型作战领域主动权,加强战略运筹、资源投入、战略预置,不断在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在空间对抗、网电对抗、无人作战、全球快速打击等发力点展现出强劲势头。智能时代部队编成,需要兼顾谋求非对称与有效制衡、质量与数量相统一,坚持体系建设、一体运用,优化调整力量结构布局,构建全域覆盖的精干化军事力量体系,积极抢占新型领域战略制高点,具备全域对抗的体系作战能力。

  另一方面,大力推动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历史上,坦克、飞机出现后,随着规模化运用于战场,部队编成中也就出现了装甲兵、航空兵。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交叉、无人系统等智能科技迅速发展,加快推动机器智能、仿生智能、群体智能、人机融合智能等重大技术变革,大量智能化无人装备和新质力量涌现,将深刻改变战争的“游戏规则”甚至改变战争面貌。美军预测,到2030年前,智能无人装备将能够自主执行任务,60%的地面作战平台将实现无人化。最近发生的纳卡冲突中,无人机、巡飞弹大放异彩,虽然尚没有出现无人作战集群,但也有人惊呼:无人机正重新定义现代战场。智能时代部队编成,应当重点关注人机混合编成与协同作战、无人系统自主编成与自主协同作战,从体制编制上加快发展智能武器装备和新质作战力量,尽快形成强大的实战能力。

  高度合成 内融外联

  从力量体系要素的视角看,未来部队编成的优化调整,仍然需要立足联合主导下军种分建的大格局。当然,随着战争形态的不断演进,军种成分、比例结构和地位作用将会发生变化。譬如近年来,美军组建了网络电磁空间作战部队、正式成立太空军。智能时代部队编成,总体上是基于军种的存在,更加强调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更加强调内融外联。

  一方面,智能时代军种内部队编成,更加注重打造高度合成、具备多能和广泛作战适应性的部队。通常根据未来作战任务和作战环境,不断优化调整军种部队人员编制、装备编配、建制单位编组等,编成精干化、一体化、小型化、模块化、多能化的特征将更加突出。譬如,大力提高陆军部队的合成化程度,旅成为基本作战单位、营成为基本作战单元,指挥层级压缩,反应速度提升。这也是美、俄、英、日等国部队编成改革的通行做法。

  另一方面,智能时代军种力量建设,必须放在联合作战大背景下,充分考虑军种部队对体系的贡献率。进入智能时代,体系作战、联合作战仍将是未来战争的本质要求和基本形式,体系对抗、无战不联、无联不战的特征更加突出。对此,智能时代各军兵种部队编成改革需要着重把握三点:一是贯彻体系建设、一体统筹的思想,以对作战体系的贡献率为标准推进军种建设,合理确定各军兵种的数量规模、比例关系等;二是某一军种部队的作战效能,将不仅仅作用于本军种主战领域,还可以跨域使用、跨域释能;三是在各军种指控系统、信息通联、武器平台、作战标准等诸多方面,都需要考虑有助于实现与其他军种协同联动、有助于实现联合全域指挥控制,能够达成无障碍一体融合。

  网络赋能 弹性灵活

  从部队编成运用的视角看,模块化编组、积木式组合、任务式联合,已经成为现代军队编成的基本方式。未来战场态势瞬息万变,充满更大的不确定性,智能时代部队编成必须满足快速应变、动态用兵的要求。对此,需高度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依网赋能。智能时代部队编成,应当能够依托智能网络信息体系,把一切与作战相关的能力、资源整合进来,糅合为一种新能力,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和自主系统的作用,在指挥控制领域实现人与机器的完美结合,确保部队快速应对来自多方向多领域多手段的战场威胁,快速完成既定的作战目的。这是智能时代部队编成区别于传统部队编成的突出特点。曾担任美驻伊拉克、阿富汗特种部队司令官的麦克里斯特尔在《赋能》一书中,强调打造应对不确定性的敏捷团队,建立一张沟通上透明、决策上去中心化的网络,实施基于共享意识、纪律约束下的“赋能”。

  二是弹性编组。智能时代部队编成,应当能够提供可灵活编组的精锐作战力量,快速选择标准化、积木化、模块化甚至碎片化力量功能单元,构建具备较强的抗毁性、可靠的冗余度的作战编组,类似美军的“马赛克”“兵力池”理念;作战过程中,多军种多领域的侦察、决策、打击功能模块,能够随遇组合、灵活拼接、动态重组、即插即用,快速构建从传感器到打击平台的多条非线性直达链路。这是智能时代作战力量编组的典型方式。

  三是跨域聚能。智能时代部队编成,应当强化跨域协同、跨域联动,关注多域杀伤链路的组合与运用,利于快速形成有效杀伤网。作战中,通过构建智能敏捷网状复合杀伤链路,实现多域效能向一域聚焦、一域效能支撑多域行动,形成全局对局部、多域对单域、体系对平台的综合优势。最近出版的《杀伤链:在未来高科技战争中保卫美国》一书中,该书作者主张大力推动以智能化技术为主导、以杀伤链为中心的兵力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与人工智能塑造下一代作战网络,通过打造军事领域的物联网来重塑美军及其作战方式的观点值得关注。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