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认知—情感的混合模型,逆反是认知和情感相互作用产生的抵触情绪及抵触行为,逆反心理也被认为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它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其与父母的关系。为改善亲子关系,加强家庭和谐建设,从思维抑制的视角解读青少年逆反心理尤为重要。
■从思维抑制的视角解读青少年逆反心理,有助改善亲子关系和促进家庭和谐建设。
资料图片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密切关注的重点。究其原因,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的构成导致父母、亲属往往倾向于满足青少年的需求。但是对于青少年而言,父母对于自身需要的满足是一种理所当然。这时,当父母没有满足青少年的需求,尤其是给予青少年一些要求的时候,便会认为自己的自由受到威胁。为了防止自由继续丧失,青少年将会产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被认为是一种避免自由被威胁并追求自由的态度,这里的自由既包括自由的行为也包括自由的思想。具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不仅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也会导致家庭关系的破裂、亲子冲突的加剧,并且将这种逆反泛化到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导致对教师的逆反、同伴关系的破裂、学习成绩的下降和攻击性行为的上升。再者,青少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建立的重要时期。因此,探究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深刻理解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才能解决青少年由于逆反心理所导致的心理、行为和社会的不利影响,并且可以有针对性地干预青少年逆反,亦有助于建立自我同一性。
现有研究认为,逆反心理具有反应性、情境性,根据认知—情感的混合模型,逆反是认知和情感相互作用产生的抵触情绪及其抵触行为,逆反心理也被认为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研究和解释可以概括为两种情况:“不让做偏做”,“让做偏不做”。这两种情况的共性在于青少年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更确切地说,青少年的思想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是有研究表明,思想行为融合是一种认知偏差,这往往夸大了思想的重要性,思想并不是完全决定了行为。将青少年所有异于父母要求的行为归属于青少年个体自身自发的抗拒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对青少年行为的这种错误认知可能导致父母开始从负面视角评价孩子,一方面容易增加父母的焦虑感与不满,另一方面也可能触发父母采用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例如训诫责骂等过于强硬的教养行为,最终的结果常常是父母不能实现其所期望的目的,而青少年在缺乏理解与关怀的情况下也更容易做出极端行为。当青少年接受他人尤其是家长的建议,其行为可能并不会受到想法的控制和主导。这种状况的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不仅是青少年具有这种现象,各个年龄阶段也存在这种现象。例如,戒烟、戒酒的个体往往会出现复吸、复饮的状况;对于失败,人们往往采取的方式也是抑制手段,但最终发现这些想法会反复出现在意识之中并挥之不去。这种对于不想要想法的抑制被称为思维抑制,不想要想法的反复出现被称为思维抑制的矛盾效应。
对于青少年而言,容易产生思维抑制矛盾效应的想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是游戏,青少年喜欢游戏甚至沉迷于游戏,游戏给予青少年无限的快感,并且搭建了一个逃离现实社会的平台,这个平台给予青少年极大的自由和安慰。但是由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冲突,游戏本身也影响了青少年学业,因此部分青少年对于游戏具有抑制的意志,对于父母“不要玩游戏”的要求也是欣然接受的。其二是当前任务外的干扰因素,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看手机、环顾一下室内的布置。这些现象都表明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不一致性。但是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思想和行为是一致的,因此导致将青少年异于父母要求的行为统称为逆反。当父母认为子女具有逆反心理时,亲子关系将会逐渐恶化,在日常的言语中也经常爆发冲突。为了改善亲子关系,加强家庭和谐建设,从思维抑制的视角解读逆反心理尤为重要。
首先,加强父母和子女的沟通交流。亲子问题很大概率是由于缺少沟通所导致的,在沟通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子女的社会支持系统,尤其是处于不利处境的儿童更是要加强沟通。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子女的想法和面对的困惑,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由于思想和行为的不一致所导致的将青少年当作逆反的可能性。其次,父母应该多了解什么是思维抑制,以及思维抑制过程中被抑制想法的侵入缘由,这样便可以进一步理解什么是逆反,为应对青少年逆反提供新的解决方法。
韦格纳(Wegner)认为思维抑制包含两个过程,其一是需要意识参与的控制过程(controlled process),主要目的是搜索干扰物转移注意力;其二是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自动监控过程(automatic process),从抑制任务开始便搜索目标思维,一旦寻找到目标思维便启动控制过程。这表明自动监控过程是持续存在的,而控制过程是间断的。当个体的认知资源不足或者存在认知负荷时,便会产生即刻激活效应(immediate enhancement effect),目标思维便反复出现在意识之中;随着时间增长,抑制思维的动机减弱,相应抑制思维的认知能力减弱,但自动监控过程还是反复地搜索目标思维,这便导致反弹效应(rebound effect)的产生。即刻激活效应和反弹效应是思维抑制矛盾效应的两种形式,它们的区别在于发生阶段不一样,即刻激活效应发生在抑制思维时,反弹效应发生于抑制思维后。在面对一种不想要的想法时,相较于直接面对这种想法的个体,采取抑制想法的个体更容易导致即刻激活效应和反弹效应的产生,并且这种差异是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的。
巴林顿(Barrington)等人对234名青少年进行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对当下自我任务的觉察能力越强,思维抑制所导致的反弹效应越弱。因此,青少年应该加强注意力的锻炼。当个体的注意力集中于当前任务时,个体不容易被无关的信息所干扰。但是个体的注意力随时间会出现分散、转移等情况,因此如何降低或者推迟注意力分散也是非常关键的。为了防止不想要想法的入侵,在抑制不想要想法时,相比于没有特定的干扰物,有特定的干扰物效果更好。这表明,当抑制不想要想法时,可以通过去想另一件事情转移对不想要想法的注意力。例如,“不要去打游戏”,那么可以给自己一个指令,“看一部电影”“看一本书”都可以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这便是给予自己特定的干扰物。没有特定的干扰物,那么给自己的指令便是“不要打游戏”,而这个指令本身便是对“游戏”的激活。因此,当父母给予孩子要求时,不能给予“不做什么”的指令。这样的指令缺乏方法而且仅是一种结果,并且还会反复地激活青少年对于“什么”的感知。
韦格纳曾经做了一个研究,实验一要求参与实验的所有被试首先都单独进行一次5分钟的意识流表达,想到什么就可以描述什么;5分钟后被试随机分成两组,按要求对中性目标“白熊”进行认知操作。一组先压抑后表达,在5分钟的压抑阶段,被试除了“白熊”可以想任何内容;之后经历5分钟的表达阶段,不限制被试的想法,被试可以想任何内容,包括“白熊”。另一组被试先表达后压抑,经历相反的实验处理顺序。在两阶段中,被试对想法进行口头报告,当头脑察觉出或出声报告了“白熊”时,按铃示意。实验者对被试的口头报告进行录音,综合记录。实验二和实验一的操作相似,只是抑制的指令变为“不要想白熊,要想红色的小汽车”,结果表明实验二说得出的反弹效应的结果远远少于实验一。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干扰物在抑制不想要想法中的重要性。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当寻找的干扰物满足内部动机时,个体会感到较高的沉浸感和满足感,注意力更容易集中于干扰物,从而对于“不想要想法”的注意会极大地减弱。
为了孩子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实现父母当初没有完成的目标,尤其当发现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父母总会给予孩子一些要求和期许。但是不能简单地把没有达成要求当成孩子的逆反,而是需要正确地认识逆反心理,从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