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相当多农村地区的孩子一直处于父母长期陪伴缺位状态。他们的父母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迁移到城市地区,其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离开家庭超过六个月,这些住在原居住地的孩子通常被称为留守儿童。
为了解父母陪伴缺位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影响,我们开展了大样本的研究,调查对象来自江苏农村地区的4513名儿童。我们选取了留守儿童比例相对较高的19所学校(包括12所小学和7所中学),走访了这些学校小学三至六年级、初一至初三的所有班级。研究对象年龄为9—17岁(平均年龄12.38岁),非留守儿童2416名(53.5%),留守儿童2097名(46.5%)。留守儿童中,仅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1003名(父亲缺位组),仅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132名(母亲缺位组),无父母照顾的962名(双亲缺位组)。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本研究首次发现父母缺位与儿童自杀意念之间存在统计学关系,调查了父母陪伴缺位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以及情感障碍在这种关系中的作用,揭示了消极情绪因素(如抑郁、焦虑)在父母陪伴缺位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双亲陪伴缺位的留守儿童在统计学上更有可能出现自杀意念。三种类型的父母陪伴缺位——父亲缺位、母亲缺位和双亲缺位都与消极情绪结果显著相关。抑郁、社交焦虑和身体焦虑是父母缺位和儿童自杀意念之间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一,留守儿童的抑郁、焦虑、愤怒和恐惧等负面情绪凸显。长期以来,与父母分离对儿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文献表明,儿童在与父母分离后会表现出抑郁、焦虑、愤怒和恐惧等负面情绪反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长期的父母陪伴缺位已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重要问题。一方面,离婚率的上升,导致家庭中的儿童处于缺位状态;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劳务移民,导致大量儿童被滞留在家中,没有父母的照顾。实证研究特别重视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关注父母陪伴缺位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据以往的研究显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更容易患有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和行为功能障碍(如欺凌行为和网络成瘾)。
父母缺位状况与抑郁、焦虑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具体表现为父亲缺位和双亲缺位儿童的抑郁程度在统计学上高于非留守儿童;父亲缺位和双亲缺位儿童的社交焦虑水平在统计学上高于非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双亲缺位儿童的伤害回避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母亲缺位和双亲缺位儿童的身体焦虑水平在统计学上高于非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父亲缺位的儿童的孤独焦虑水平较高。
第二,留守儿童的自杀意念具有潜在高风险特性。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显示,自杀已成为世界各地儿童和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随机调查了来自中国13个不同城市的13822名儿童,他们发现这些儿童中自杀意念的发生率约为30.09%。可见,自杀和自杀意念的高比率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威胁着我国儿童的健康。考虑到大量留守儿童在父母陪伴缺位的情况下存在自杀意念的潜在高风险,需要对留守儿童的自杀意念进行深入调查。
我们从情绪障碍视角预测留守儿童的自杀倾向,调查父母陪伴缺位和留守儿童自杀意念之间的关联,并研究情绪障碍在上述关系中的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留守儿童的自杀率。通过儿童抑郁量表、儿童多维焦虑量表以及自杀意念问题的调查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父母双方缺位的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强的自杀意念。此外,父亲缺位、母亲缺位和双亲缺位都与负面情绪显著相关,如抑郁症、社交焦虑和身体焦虑,这对儿童心理健康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发生率普遍高于非留守儿童。双亲缺位的儿童有自杀意念的可能性是非留守儿童的1.35倍。双亲缺位和自杀意念之间具有显著的关联,这意味着双亲缺位的儿童遭受更大的压力,并且和仅与父母一方生活的人相比,患精神障碍的风险更高。
第三,情绪障碍是双亲缺位儿童自杀意念风险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抑郁、社交焦虑和身体焦虑是父母缺位和儿童自杀意念之间的重要影响因素。三种类型的父母缺位——父亲缺位、母亲缺位和父母双方缺位在统计学上都至少与一种情绪障碍指标相关。传统上,研究人员往往只关注母子分离对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的负面影响,很少关注父子分离对儿童的负面影响。然而,目前的研究表明,与和父母同住的同龄人相比,父亲长期不在身边的孩子的抑郁、社交焦虑和孤独焦虑水平明显更高。因此,父亲缺位也可能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不利因素。抑郁、社交焦虑和身体焦虑显著地调节了父母缺位状态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当上述三种介质中的任何一种被控制时,双亲缺位和自杀意念之间的显著关联就消失了。因此,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情绪障碍可能是双亲缺位儿童自杀意念风险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
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
家庭、学校与社会协同,积极构建社会支持系统,是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首先,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关注孩子的发展并尽力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在“留守儿童”现象的背后,最让人忧心的或许还不是这个群体的庞大数量,而是这种现象对传统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的颠覆。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务工农民把孩子留给老人看护,自己进城打工,他们越来越忽视自己做父母的责任。许多父母离开家之后,连最基本的信息都没有留给孩子,也没有教给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些父母完全有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向孩子表达关注,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并尽力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例如打电话、视频和写信,让孩子在心理上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
其次,教师和护理人员应关注父母缺位儿童的心理需求。教师和护理人员应意识到父母缺位与消极情绪因素之间的显著关联,充分关注父母缺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表明,支持性的师生关系在高危学生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考虑到留守儿童存在较高的情绪障碍风险,建议教师多花时间了解父母缺位学生的具体心理需求。例如,教师定期与这些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建议教师走访这些学生的家庭,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条件和需求。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基地,学校需要积极推动网络教育引导,要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观念。借助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专门服务于留守儿童的工作机构,并配置有爱心、负责任的师资队伍,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学习情况等。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动态管理,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加强与家长、受委托监护人的沟通交流。
最后,充分发挥民政、妇联、社区等社会支持系统的关爱教育作用。构建留守儿童社会保障机构,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提供保障,给予社会福利机构更多的支持,从而完善社会福利体系,积极倡导全民关注留守儿童的理念。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快孵化培育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民政等部门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和家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建议调动社区资源,在农村设置专门的社工岗位。已有研究表明,良好的社区氛围与社区支持性服务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优化农村社区设施与环境,完善面向儿童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高留守儿童在不利环境下的心理韧性,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此外,为了从源头上减少儿童留守现象,《意见》提出的“为农民工家庭提供更多帮扶支持”和“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也是很有力的两个举措。
(本文系2015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和心理韧性水平对社会支持系统的影响研究”(15JYB016)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