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动作承载性具有主客观两方面特点
2019年07月30日 08: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7月30日总第1745期 作者:海敏 王勇慧

  每个人每天的生活中都会与各种各样的客体发生关系,比如“用杯子喝水”“用碗筷吃饭”“用键盘打字”“用手机打电话”“坐在沙发上休息”等,杯子、碗筷、键盘、手机、沙发等都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客体,是这些形形色色的客体建构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那么,客体到底是如何承载动作信息,人类又是如何知觉客体承载性呢?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Gibson)首次提出了客体动作承载性的概念,即客体自身蕴含的能够与知觉同时被激活的动作信息,它是知觉和行动关系研究中逐渐发展出的概念,也是近年来客体观察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

  在吉布森的生态学观点中,客体动作承载性是指由环境向生物提供的行动潜能。他认为,环境直接给人类提供了一种使其能够正确理解环境的可能。更重要的是,根据吉布森的观点,客体动作承载性不只是客体的属性,这种属性既与客体有关,也与知觉的个体有关。例如,树枝可以为小鸟提供站立的可能,但是却不能为人类提供站立的可能。在这个例子中,树枝只对小鸟具有支撑其站立的客体动作承载性,并且客体动作承载性会在不同个体之间发生改变。例如,一个高脚椅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是可以轻松坐上去的,但是对于儿童来说却不具有坐上去的可能性。因此,客体动作承载性具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特点。

  人类并不会自动地知觉环境中的多种客体动作承载性,而只会知觉适合于当前自身需要和意图的客体动作承载性。客体动作承载性的知觉会随着人类的需要而发生改变。例如,一个椅子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客体动作承载性,当一个人累的时候,他认为椅子可以用来坐,当一个人正在被追赶的时候,他会认为椅子可以用来阻挡。

  为了更好地理解客体动作承载性的知觉加工过程,埃利斯(Ellis)和塔克(Tucker)将可抓握客体(如杯子、钳子这些需要抓握动作才能使用的客体)作为实验刺激,对客体动作承载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可抓握客体可以自动激活客体相关的伸够和抓握动作成分。他们将这种可抓握客体对客体相关的伸够和抓握动作的激活称为子—客体动作承载性。子—客体动作承载性是一种特殊的伸够抓握模式,适合于与客体进行交互,并在观察客体的过程中被激活,它们是大脑中特定视觉运动模式的产物。穆卡梅尔(Mukamel)等人发现,当被试观察他人执行抓握动作或自己执行抓握动作时,辅助运动区、前辅助运动区以及颞叶的镜像神经元会被激活。传统的信息加工认知理论假设“做什么”(行动选择)是在“如何做它”(行动规范)之前进行选择,塔克和埃利斯认为行动选择和行动规范是相互作用的,从而强调了注意过程的重要性,他们称之为运动注意力。西塞克(Cisek)根据神经生理学数据提出了一个非常相似的理论,被称为客体动作承载性的竞争假说。该假说认为,大脑根据感官信息,会同时选择几个目前可用的潜在动作(即客体动作承载性),这些客体动作承载性相互竞争从而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大脑通过收集附加信息来解决此次竞争,直到做出动作为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确实经常暴露于多个承载性中。许多客体通常围绕着我们,例如某人可能选择用笔记本电脑或桌子上的一支钢笔。即使是同一个客体也可以引发多个承载性,例如,冰淇淋的不同部分可能会让人产生抓和舔的感觉。虽然抓和舔可以同时进行,但有时物体也会引发相互冲突的行为,例如,一个沙发可能让我们坐下,但也可能会让我们跳到沙发上,或者同一个物体可能会引发不同种类的握法,如一个没有把手的杯子,递出去和拿回来会引发不同的手的抓握姿势。

  然而,大多数研究探讨的是在生物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中客体承载性是如何产生的,只有很少人关注客体的出现和动作的发生背景是如何影响承载性的。背景可能是不同的,它也许被认为是为其他客体的出现提供的特定条件,或干扰目标,或与目标一起使用的客体,或者可将背景设想为动作发生的“社会背景”。对于常见的社会环境而言也是如此,如我们与一个客体交互时有其他人存在的情景。这是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与客体和其他有机体交织在一起的。

  社会唤醒理论指出,有其他人在场,就能提高各种任务的绩效。因此,当两个人发生物理交互时,所执行的动作就会受到影响。

  贝基奥(Becchio)等人研究发现,在伸够抓握和放置阶段,人们对社会交互是敏感的,以便将一个客体传递给另一个人。费里(Ferri)等人的研究表明,人们在与另一个人互动时,与客体的一种特殊的交互会被激活(社交客体承载性),这导致在操作过程中的准确性提高。这些研究表明,当我们与他人互动时,我们对客体的反应是不同的。

  客体动作承载性在我们的物理和社会环境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与周围环境的互动都是它们的强化,并受它们制约,因此,如何感知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客体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