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桃:利他行为亦增加“自我收益”
2019年05月27日 09: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27日第1700期 作者:李春桃

  利他是一种社会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倡导的弘扬正能量的一种表现。巴塔尔(Bar-Tal)认为利他行为具有以下四个特征:有益于他人;行为的自择自愿;以利他为目的;不期待任何精神或物质奖赏。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但是亲社会行为不一定是利他行为,如有目的的报恩或者补偿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中的助人行为,但不属于利他行为。

  人们往往认为利他是一种不求回报的奉献行为,在利他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损己,对利他者本人很少有获益,这种“入不敷出”的行为不利于利他者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那么,在人类历史的进化中,为什么利他主义总是能最终“战胜”利己主义?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人表现出利他行为?利他是如何得到进化和发展的?

  群体选择理论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最初认为自然选择的单元是个体,适应性强的个体才会被自然选择。但是利他会降低利他者的适应性,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利他行为明显与自然选择相矛盾。于是,达尔文将自然选择的层次从个体扩展到群体,认为这种行为尽管对个体生物不利,但可能对生物群体有利,“包含有许多随时准备彼此互相帮助和为了共同的善牺牲自己的成员的部落,对大多数其他部落来说,可能是胜利者;而这也可能是自然选择”。但是达尔文并未对群体选择进行深入阐释和研究。

  之后群体选择的思想发展极其缓慢。直到20世纪60年代,群体选择理论终于依靠爱德华(Edwards)在动物行为学方面搜集的大量证据而得到了初步的确立。但群体选择理论很快就遭到大量知名进化论学者的批判,不久就被宣判死刑。自此,群体选择理论销声匿迹。

  群体选择的替代理论

  宣判了群体选择理论的死亡,但是利他与自然选择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为了找到合理的解释,一批新的理论相继被提出,以下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理论。

  一是内含适应性理论。该理论也叫亲缘选择理论,由汉密尔顿(Hamilton)于1964年提出,用来解释有亲缘关系的亲属之间的利他行为。内含适应性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倾向于那些能促使有机体的基因得以传播的特性,而不管有机体是否能直接繁殖出后代。亲属身上携带着与自己相同的某些基因,因此,相对于陌生人,个体更愿意帮助与自己有遗传关系的亲属,即亲缘利他主义(kin altruism)。亲缘利他行为受到亲缘系数的影响,即关系越亲近的人之间越可能发生亲缘利他行为。

  二是互惠利他理论。该理论由特里弗斯(Trivers)于1971年提出,主要用于解释非亲缘性利他行为(即陌生人之间的利他行为)的进化机制。该理论认为,非亲缘个体之间的利他行为是互惠性的,一个个体冒着降低自己适应性的风险去帮助另一个与自己无亲缘关系的个体,是为了日后与受益者相遇时得到一定的回报。互惠性利他带有谋取日后回报的目的,因此这种利他其实是为了日后获益,利他也就变成了一种“条件”或“投资”。在一个完整的互惠利他循环中,双方处于合作互惠的关系中。当然,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利他者都能得到受益者的回报,因此利他行为总是有选择的进行,且承担相应的风险。

  多层次选择理论

  群体选择理论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被判死刑,但是一些支持者并没有就此放弃,汉密尔顿发现了性比失衡这一证据,并不断深入研究,最终在其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扭转了局面,多层次选择理论也随之应运而生。

  多层次选择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发生在多个层次之间,基因层次、个体层次和群体层次,可以是同层次的选择,也可以是跨层次的选择。当不同层次的选择出现矛盾时,利他行为就会出现。例如,在社会性昆虫(蚂蚁、黄蜂、蜜蜂、白蚁等)群体中,不育的工蜂或工蚁在同级内无法完成基因的传递,因此它们把一生都奉献给蜂王或蚁王,建造和保护蜂窝或蚁窝,觅食和抚育幼虫,以这种利他的行为来保证种族(群体)的延续。

  多层次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威尔逊(D. S. Wilson)曾评论到,“群体内自利主义战胜利他主义,群体间利他群体战胜自利群体”。也就是说,个体的利他行为尽管在群体内会导致自身处于不利地位,但是却能提高所在群体的适应性。

  综上,群体选择理论认为个体的利他行为有助于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内含适应性理论认为亲缘利他有助于种族基因的延续。互惠利他理论认为非亲缘个体之间的利他行为是互惠性的,利他是为了日后的回报。多层次选择理论则认为自然选择发生在不同层级之间,利他行为是不同层级间选择矛盾的产物。

  以上这些理论都是从进化的基础层面(即生存)出发的,认为利他是为了提高个体(基因)、群体、种族的生存适应性。有研究表明,利他行为不仅仅是利他,对利他者本人也有裨益,这种裨益不仅体现在生存适应性方面,也强调对利他者本身的一种身心效益。

  身心互动思想和利他“自激励效应”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虽然是一个文学上的比喻,但是也暗示着身心是有关联的。对于个体而言,身心是一个整体,心理的变化可以反映到身体上,生理的变化亦会影响心理的变化,即身与心的影响是双向的。例如我们平时体验到的,人在开心的时候会笑,反之,笑也会使人趋向于变得更开心,而且这种双向的作用已经被很多研究所证实。

  自激励效应也是身心互动的结果,其互动的方向是“由心到身”。利他者在利他行为后可以在自身内部产生一种积极的资源或能量。这种内部的正向增益可以弥补利他时所损耗的外部效用。因此,虽然利他者损耗了自身资源,降低了自身的外部适应性,但同时利他能够为利他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内部效用增益。当这部分内部效用增益能够弥补甚至超过外部效用的损失时,再连同接收到的其他利他者的利他行为“红利”,利他者在整体上的适应性就会较自利的个体更高,由此在群体内得以生存和进化。

  当利他给利他者带来更多的适应性时,利他者更倾向于做出利他行为,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双循环:一环为外环,即利他使利他者的外部效用越来越高;另一环为内环,即利他使利他者的内部增益越来越好,心理更健康。

  利他增加助人者适应性的双路径模型

  谢晓菲等人提出了利他增加助人者适应性的双路径模型(如图所示)。内部路径指利他行为可以通过自激励的内在过程,促进助人者身心的正性互动,带来内部效用增益,从而在某些时刻提高其适应性。外部路径为利他传递展现助人者品质的信号,有助于提升其群体内地位并增加合作、择偶机会。进而,利他行为能够在个体与群体层面的进化选择中得到保存。

  如果一个人表现出利他行为,特别是在被需要和危急的时刻,那么在其他人心中就会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也有助于个人的印象管理。这种外部效用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还会产生更多更长远的隐形价值,例如,在未来的发展中拥有更多合作的机会,毕竟相比于自利者,人们总是更愿意和利他者合作;在团体内部,利他者被认为更加公正无私,更有可能被选举为领导者;利他者还能够获得更多的赞扬、认同、认可等;利他者往往能吸引更多的朋友,更容易拥有宽广的人脉资源;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那些有过利他行为的人,更有可能获得他人的帮助渡过难关;此外,利他者也更容易受到异性的青睐,特别是女性对利他的男性更有好感。

  综上可知,利他行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利他既可以帮助他人,又可以增益自身,是一个双赢之举,应该被积极地践行和传扬。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