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会林:中国影视学派研究的先行者
2020年07月29日 09: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29日第1977期 作者:宋燕飞

 

 黄会林

  生于1934年的黄会林,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1992年,她创建北京师范大学影视学科,并在1995年成为中国内地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1993年她创办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迄今已举办26届,成为国内重要的电影节之一。她多年致力于中国现代戏剧和中国民族化影视理论研究,是中国影视学派研究的先行者。

  20世纪80年代,电影媒介以舶来品的新媒介和新艺术的涌入,对传统戏剧理论和艺术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黄会林开始了自己的学术道路。从戏剧文学研究与创作,到影视艺术学的建立和发展,再到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她的理论研究横跨文学、艺术学和传播学多个领域,始终围绕现代戏剧和影视艺术的民族化建构与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展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实践性与创新性。

  关注现代戏剧理论的史学研究与文本批评

  黄会林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58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20世纪80年代前后,开始专注于戏剧文学尤其是话剧的教学与创作。黄教授对于现代戏剧的研究主要围绕中国话剧艺术的历史进程、大师名家、重要活动以及理论建设展开,注重对于戏剧创作主体的批评与戏剧文化的史学建构。她撰写了关于中国剧坛大戏剧家曹禺、夏衍、田汉、洪深、老舍、于伶、吴祖光等人的研究性文字;同时,她对戏剧文本、现象及戏剧文化也保持着长期关注,在现代戏剧研究领域独树一帜。黄教授对于剧作家夏衍的人物生平和创作理念的研究全面且深入。她于1985年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夏衍传》,并在《黄会林绍武文集》“夏衍卷”中收录了这部著作以及其他综合论述夏衍的4篇文章,对于学界了解夏衍其人及其创作主张,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值得一提的是,《黄会林绍武文集》是黄教授与爱人绍武的合著,该书收录了二人1978年至2008年30年间的学术研究论著和文学艺术创作。该书共分10卷,第1卷至第6卷包括话剧、电影、电视、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性文字;第7卷至第10卷则为电影、话剧、长短篇小说、报告文学、电视剧及电视专题片等文学和艺术创作。

  黄教授对于现代戏剧理论的研究,不仅重视对史料的严谨考究,更加重视与艺术创作的结合。在面向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中国现代话剧研究”专题课程的同时,她主动参与各项话剧艺术活动并融入话剧艺术的业界,接近众多剧作家和导演艺术家、表演艺术家,获得了许多鲜活的体悟。她在教授理论的同时,更加注重将理论应用到戏剧创作中,以便检验理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受到夏衍、曹禺等前辈的影响,以及早年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她在艺术创作中带有鲜明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其代表作品有话剧《故都春晓》。

  注重影视艺术研究与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建设

  对于现代戏剧文学理论和创作的研究,为黄会林教授向中国影视文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转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加入艺术学科建设队伍后,她厚积薄发创作了多部优秀影视作品,代表作有《梅岭星火》《彭德怀在西线》《爱的牺牲》等。她主编并参与撰写的《中国影视美学丛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影视受众研究丛书》,成为当代中国影视研究与教育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初步建立起中国本土的影视美学理论研究体系”。

  多年来,艺术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体系问题一直是艺术学领域和教育界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她认为,中国艺术学科体系的建构,在研究内容上要注重关于艺术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同时要在中外艺术学科发展比较的宏阔视野下,对当前我国艺术学科管理机制、各门类艺术创作特点与学科建设、二级学科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要结合当代新的艺术实践,对我国艺术学科的发展模型进行建构,最终提出我国艺术学科的评价模型。在研究方法上,要充分强调借鉴和运用新的科学研究方法,特别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作为最早呼吁将艺术学建成独立学科的学者之一,她通过组织专家座谈、召开全国性会议、出版著作等多种形式,为艺术学科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科学保障。

  提出“第三极文化”理论

  “影视的语言是国际化的,影视的语法却是民族化的。”黄会林教授始终对中国文化自身价值具有清醒的认知,她的学术研究和治学思路一直试图寻找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独立品格和价值。黄教授敏锐地洞察到西方电影理论在中国电影研究领域的一统局面,指出中国影视学科建设不能以建成西方影视学科为目的,而是要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走出我们自己的路。由此,她提出“中国影视民族化美学”问题。

  在所有民族化理论研究当中,“第三极文化”理论是黄教授最具独创性和辨识度的理论。该理论是黄教授于2009年提出的关于中国与世界其他文化多元共存格局的一种发展理论。其核心内涵是指,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并存格局,每一种文化都应该得到公平独立的发展计划。但就其主流的世界现实影响力而言,目前可以大体分为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两“极”强势文化。而中国文化强大的历史根基、独立传统和绵长不断的生命力,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充分继承和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资源精华、总结和提升百年来中国现代化革命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和合”方式追求“会通以超胜”的当代中国新文化的伟大复兴,最终在可以期待的未来形成可以和当下欧洲文化、美国文化并行鼎立的“第三极文化”——中国文化。“第三极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君子为上的道德品格、家国情怀和道义担当、和合的宇宙观。它的本质是传承性、文化多元和与时俱进。黄教授认为,“第三极文化”应当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并正视世界文化多样但不平衡的现实格局。因此,要尊重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沟通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她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中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角色与担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第三极文化”追求的最终目标。

  黄教授对于中国影视民族化理论及“第三极文化”的研究,在文艺界引发了中国影视学派研究的热潮。

  探索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传播的有效路径

  在全球经济文化竞争日益白热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中国形象和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众多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前沿课题。电影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跨文化媒介,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秉持“理论要能说服人,理论必须是彻底的”的研究目标,黄教授不断探索如何在更高层面上、更大范围内发挥影视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她认为,提升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力、积极建构国家形象,背后最重要的因素是文化价值观的传播。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一方面也是首要方面,是坚定中国文化自信,追根溯源,从优秀民族文化当中获得新力量;另一方面,要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以清醒的民族意识展现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努力争取国际文化交流的话语权,不断建构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她将人文科学的创作手段与社会科学的量化研究方法相结合,科学地探索在新媒体时代利用电影提升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2011年,她发起“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邀请外国青年导演来华进行文化体验之旅,并完成一部10分钟的纪录短片。截止到2019年,该项目共邀请60个国家508名外国青年导演,完成609部短片,共获得110余项国际性奖项。

  2011年开始,她带领团队连续9年进行“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数据调研,以外国观众为调研对象,围绕中国电影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展开效果测量,形成了约20万字的调研报告和8本论著。《银皮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获取约126万条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数据,为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大量基础信息和研究依据,在国内外电影学界和业界引发广泛关注。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