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进阶之路
2024年03月08日 11: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3月8日第2848期 作者:苏云婷

  在国际关系理论格局中,女性主义自成一派。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坚守社会性别分析的理论初心,为国际关系学带来耳目一新的理论形态,以议程升级实现理论迭代。步入而立之年,理论觉醒促使女性主义由自在走向自为、自信。

  初心不改:锁定理论内核

  社会性别是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范畴,具有本体和方法的双重意义。经由社会性别镜像,女性主义开启国际关系学术之旅,对主流范式展开学术批判,进行自身理论建构,推动研究重点转向。尽管在理论行进的不同阶段,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具体任务有变,着力点不尽相同,但以性别为恒定的理论内核,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实现的旨趣不变。

  性别要素始终深嵌于国际关系中。在女性主义学派诞生以前,“国际关系无涉性别”作为常识流传已久。然则,“无涉性别”表象之下掩藏的却是“无涉女性”。在女性主义看来,国际关系不仅是性别化的,而且是男性化的。既有国际关系主流范式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过滤,有意将国际关系塑造成了“无女世界”。权力、国家、政治、理性等人们常用的基本范畴完全是男性化设定,世界的丰富性被削弱,人类经验的多样性被减省,国际关系的理论呈现单一性。面对急剧变化和纷繁复杂的世界,人们需要富有时代观照性和现实解释力的多元理论,以获得对世界真实图景的全面认知。

  性别是女性主义理论建构的凭仗。以性别为本体,女性主义国际关系致力于完成两项理论任务:一是发现并添加性别,通过使国际关系性别化,平衡国际关系长期以来的男性特征;二是超越单一性别,使性别问题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议题,打造导向真正国际正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以性别为方法,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演进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作出学术批判,剑指主流范式特别是现实主义学派的男性特征,将女性及女性问题引入国际关系研究;第二阶段进行智识建构,与主流范式展开对话和交流,探讨社会性别对国际关系的系统性建构,生成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的建构性观点;第三阶段展现务实倾向,在坚持女性主义立场的前提下,凸显差异化性别经验特别是女性经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性别平等是建设理想世界的基石。女性主义关注性别身份政治在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中的结构性影响,并致力于探寻通往真正平等的有效路径。在女性主义看来,国际关系性别化不仅体现在国际关系是由男性主导进行叙事,还体现在性别隐喻充斥于国际体系和主流叙事方式之中。因此,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并非一味地探讨性别问题,而是以性别为镜像,关注那些被性别化的、带有性别隐喻的,同时也是被忽略和边缘化的议题。女性主义国际关系不是只追求性别平等,而是以性别正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与平等。

  开疆拓土:重绘理论版图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正在重塑国际关系的学术生态。在国际关系知识体系建构中,女性主义一直身处边缘,是典型的非主流。而恰是这样一个非主流理论,给国际关系带来了独到且必要的研究启迪,打开了国际关系研究新格局。

  开视野之疆。女性主义引导人们发现了国际关系之中历来存在却未被关注的要素,帮助国际关系完成完整的理论拼图。女性主义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现出了其研究视角的开拓性。一是纠正认识偏差,指出性别盲区于理论乃有缺陷,于实践必有害,不存在无涉性别的国际关系知识与实践。二是补充研究缺失,认为理解国际关系应当具备多维视角,女性主义是国际关系知识生成的重要视角。三是找到改进方向,主张性别是国际关系的构成性要素,经过性别拷问的理论才能贴近真实。

  拓议题之土。以往的国际关系学派凸显国家的主体地位,将许多带有性别偏好的假定作为理论建构的前提。如国际/国内二分论、国际无政府状态说、理性行为体说等,这些理论设定的潜在前提是女性气质不符合权力当道的自助体系,情感属性的女性是国际关系中的他者。女性主义将那些被排除在传统议题之外的话题引入,打破了主流范式限定的议题之茧,证明性别是国际关系的重要构成性要素,女性、女性问题、性别问题始终包含于国际关系历史进程当中。议题拓展扩大了国际关系学科的边界,将学术从虚空拉回现实。

  绘理论之图。百余年来,每次国际关系的重大变革关口,大论战都会催生新的理论范式,并引发国际关系学理论格局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第四次大论战中,女性主义成为国际关系研究发生变革与转向的显著标识。在主流范式主导的学术生态之中,女性主义以边缘者的身份、批判者的勇气、变革者的意志、关怀者的情怀,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维度,对国际关系知识进行系统再造,以期塑造完整、自主的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升级迭代:达成研究转向

  在保持内核稳定的前提下,回应国际关系现实与理论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迭代进阶的重要动力。就现实而言,国际关系的社会联结性凸显,为强调社会性别的女性主义提供了展示机遇。就理论来看,在范式论战停顿之下,内省和自信成为助力理论腾飞的两翼,标示出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路向。早期的女性主义多向外寻求确证自己的力量,在与主流范式的论战和对话中展现自身理论的独特性;而当前的女性主义则更倚重内生性力量,通过内省调整研究重心,从而实现自身的理论迭代。

  其一,由规范性研究转向经验性研究。规范性研究回答女性主义追求什么样的国际关系,经验性研究回答如何才能实现理想的国际关系。在明确应然性道德原则后,女性主义转而向差异性经验获取知识生产的素材,强调只有通过丰富、多元、日常的经验,才能映射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可能性,找到通往理想彼岸的可行路径。这一转向反映出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现实观照。

  其二,由宏大议题转向日常生活政治。国际关系中女性何在?是女性主义向当代国际关系发出的拷问。区别于早期对“国际的”宏大议题的抽象阐释,当前的女性主义更看重“个人的”中微观议题的个体化表达。女性主义认识到,性别是人们日用而不觉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国际关系不只在战场和基地,也在市场和田地;女性主义不仅要关注“国际的”,也要观照“个人的”。这一转向体现了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人本情怀。

  其三,由外向求索转向强化提升内功。女性主义的理论追求是生产一种能够包含女性及其经验的知识,并以此推动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在理论进阶中,女性主义愈发清醒地意识到,真正成熟的理论是向内获得成长的力量,为人们理解并引导这个世界提供思维工具。由此,当下的女性主义有序推进自身理论的学理构建,向世界传达女性主义思考,在国际关系规范性研究中为正义和关怀找到归处。这一转向展现了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学术态度。

  回顾过去,女性主义在国际关系舞台的出场虽迟终至。展望未来,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牵手的旅程未完待续。

  (作者系大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