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流动中展示人物内心
2024年03月08日 10: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3月8日第2848期 作者:本报记者 白乐

  作为20世纪重要的文学流派,意识流文学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国外文学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反映现代社会的变革和人内心世界的不断演化,意识流文学成为诸多现代派作家最为青睐的表现形式之一。至今,仍有年轻读者喜欢意识流作品,也有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这一文学流派。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意识流经历了怎样的起源、发展与演化历程?意识流文学有着怎样的风格特点与表现形式?意识流文学与心理学、哲学、艺术学等有何种关联?这一流派有哪些独特的叙事方法和新发展?围绕上述问题,本报记者对意识流文学的发展和前沿进行了梳理。

  呼应人文社会科学对思想情感的探索

  作为特定的术语,“意识流”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通常认为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提出的。在其发展初期,意识流被心理学家用来描述体现于心理过程中的个人意识。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詹姆斯专门用题为“思想流”的一章,对这种意识的感知进行了现象学描述:意识本身并未被切成碎片,“锁链”之类的词语并不能恰当地描述它最初的样子,“河”或“溪”是最自然的比喻,以后谈及它,我们不妨称之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流。

  此后,意识流一词在人文社会科学的三个不同领域得到了发展。一是在心理学领域。心理学家对意识流的研究不断深化,除了詹姆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等人也对意识的形式和表现进行了深入研究。二是在哲学领域。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对时间意识的研究、对存在本质的持续思考,也是意识流的演化形式。三是在艺术学领域。19世纪后期,一些西方艺术家从现实主义转向探索一种富于个人特色、自我意识的主体性。学界认为,意识流的发展脉络呼应了心理学、哲学和艺术学领域对人的思想、感情和情绪等的深入探索。

  呈现饱满而真实的情感体验

  随着意识流作为术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它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大量运用。意识流被用来描述在一些虚构作品中流行的特殊的小说风格或人物塑造技巧,这种风格依赖于对人物思想的模仿表现,并通过不经第三者或“中介”的引用,反映人物的记忆、思想、印象和感觉等心理过程。人物的全部意识得到戏剧化的表达,意识流构成了自我意识的基础。在这些叙述策略中,作者或叙述者的“唯一存在”受到限制,作品倾向于通过一个或多个角色来呈现故事。

  在意识流文学作品中,意识被认为是一个连续的流动过程,意识的结构和内容被加以强调,其中多种经验和感知不断涌现。这类作品通过对人类内心世界和思维活动的映射与表现,试图展示人类思想、情感、情绪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为文学艺术注入活力和创造力。同时,意识流文学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和社会议题,促使人们以人的内心世界为切入点,对社会现实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学术界认为,意识流文学的流派风格与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常用写作技巧包括但不限于内心独白、意象的运用、非线性叙事的穿插等,其鲜明的风格特征使得意识流文学在表达方式上灵活多样。通过看似并不流畅连贯或合乎常理的叙述方式,意识流文学强调个体作为思想主体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在意识流文学中,叙事并非线性、遵循逻辑的,而是更接近于一种较为任意、杂乱无章的表达方式。作家通过微妙的语言表达,试图捕捉人内心活动的瞬间变化,以呈现出更加生动而立体的人物形象和更加饱满而真实的情感体验。

  面临认知和理解方面的挑战

  意识流文学面临着能否被读者充分认知和理解的挑战,因为其复杂的叙事结构、模糊的语言边界、晦涩的行文方式常常让读者感到困惑和迷茫。印度《文学理论与批评》杂志刊发的文章认为,一些英美文学评论家和理论家往往把叙事中人物心理活动的所有文本表现形式都归入意识流框架内,一些事实上不属于意识流手法的写作方式也被认定为意识流文学形式。然而,这种倾向掩盖了表现作品角色意识的叙事方法的丰富性。

  例如,一些作品中的主人公内心独白往往以持续的独白形式出现,在文本上呈现为一个虚构人物的未经中介但清晰的逻辑思想。这段独白是直接呈现给读者的,既没有作者作为旁观者的介入,也没有叙事性手法的介入,未出现与叙事性话语相关的常见文本符号(比如引号),也未过度地用定语作修饰语。这种纯粹的内心独白对于读者建立对角色意识的接近感与亲近感至关重要,它的呈现方式是合乎逻辑的,并且尊重语法形式和句法。这种文学表现手法不同于意识流随机收集不连贯思想和思维图像的方式,尤其是应当与意识流文学的一种典型文本呈现形式即“感官印象”区分开来。

  文章认为,感官印象作为意识流文学的典型表现方式,以人物感觉或印象的简单列表的形式出现,经常用引号或省略号将句子切碎、将完整的描述分开。这些无意识的或前意识的感官印象代表了难以直接表达的思想,贯穿着主人公天马行空的想象。为了防止这种源自感官印象的自由联想失控并破坏叙事的流畅性和完整性,故事必须以某种方式将转瞬即逝的意识流锚定在某个永恒的时空内。鉴于此,作品往往采用同一主题反复出现的形式。某个主题作为人物思想的外在载体,然后很快消失在记忆、感觉和印象的流动中,一段时间后重新出现——但往往以不同于此前的形式,将故事拉回到人物和读者的意识之中。

  以意识流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为例。其开头是一段沉思,但很容易被读者解读为一段独白。这一段落讲述了一系列曾经发生的事件,但很快,通过女主人公在壁炉架上看到的另一个更为鲜明的现实主题,故事进行了迅速切换,变成了一段几乎全然随机的、松散相连的印象描写。随着故事的演进与发展,关于女主人公思维意识的描写就像一条线一样出现、消失、反复进出,将其松散的回忆捆绑在一起。女主人公的意识流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但似乎这些意识都停留和定格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和时间,被墙上的斑点所固定。

  文章继续写道,意识流与自由联想二者有区别,但这一点被很多读者所忽略。意识流隐喻地描述了一种现象,即每个人在所有意识层次上经历的非连续的感觉、印象、图像、记忆和思想的流动,这些流动通常与个人的主体性或自我意识有关。相比之下,自由联想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允许无意识、潜意识、前意识等发生,从而将人物内心映射到叙事文学的场景之中。

  代表性作品体现意识流技巧

  意识流技巧的娴熟运用被认为与欧洲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息息相关。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等作家被认为是意识流文学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

  作为意识流文学的重要先驱,乔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该作品使用了多种意识流技巧,将主人公斯蒂芬·德达勒斯(Stephen Dedalus)和莫利·布鲁姆(Molly Bloom)的思维、回忆与感知以及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利西斯》以其复杂的叙事结构和深刻的主题吸引了无数读者和评论家的关注,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经典之作,充分体现了乔伊斯作家生涯中最具特色的意识流叙事技巧。书中的一些段落将人物内心描写嵌入叙事线索,展现了对于意识流技巧的灵活运用。例如,在描述德达勒斯面对其母亲去世的章节中,乔伊斯对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思想进行了大量的暗示,目的是让读者理解意识流如“溪流”般即将出现时的前奏,更深入地探究主人公的心境。通过设置隐喻,并将主题或概念与人物周围的风景意象联系起来,乔伊斯为读者留下了一个富含想象的路线图,让读者去解读他分配主角意识流的路径与方法,以及将人物内心独白作为一个整体去处理的方式和手段。

  伍尔夫也是意识流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她的《到灯塔去》和《奥兰多》等作品通过细腻的叙事和流畅的笔触,描绘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思想的流动。伍尔夫的作品不仅探索了人的心理和情感,还关注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等重要议题,为意识流文学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到灯塔去》对时间、记忆和家庭关系的意识流表现尤为引人注目。伍尔夫在小说中巧妙运用自然景观和客观事物的意象,凸显了人们内心世界的情感起伏变化。海、灯塔、风等自然元素在小说中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人生的起伏和内心的追寻。尤其是灯塔,作为小说的核心象征之一,象征着人类对理想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迷惘。这一作品为读者呈现了一次内省之旅,在变幻的世界中寻找自我坚守。

  意识流文学史上不得不提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等作品,通过多重叙事视角,展现了美国南方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福克纳以其深刻的情感洞察力和独特的叙事风格,成为20世纪美国文学巨匠,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可以视为福克纳在意识流文学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和突破。多层次的人物心理描写和故事情节使得叙事结构极具复杂性,也使得该作品成为一本极具挑战性的读物。人物的思想、情感和记忆及其与外部事件的联系交织在一起。通过意识流的运用,读者可以直接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其纷繁的思绪和激荡的情感。同时,福克纳在小说中巧妙运用了语言和符号来表达人物的心理状态与情感体验。通过意象的重复和变化,他揭示了时间、记忆、欲望等主题的交织反复。例如,在小说中,蚂蚁、钟声等意象被赋予了象征性意义。这种独特的叙事风格使这一作品成为意识流文学的经典之作,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探索开辟了新的道路。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