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起秧歌贺新春: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2024年02月23日 09: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23日第2838期 作者:本报记者 陆航

  扭起秧歌贺新春,是陕北重要的民俗活动。2月1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榆林市主办的全国秧歌展演活动在榆林上演。来自9个省(自治区)具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情的13支秧歌队,会同陕西省各地市8支秧歌队以及榆林市内14支秧歌队,共35支秧歌队3000多名演员相聚榆林古城,轮番展演秧歌非遗文化。龙年春节,革命圣地延安的金延安景区也处处张灯结彩,悠扬的民歌、欢腾的腰鼓、热情的秧歌轮番上演。《过街秧歌》《绣金匾》《军民大生产》等沉浸式互动演出,让这片黄土地沉浸在歌舞狂欢之中。

  历史传承与民俗演变

  陕北秧歌表现了陕北人民质朴、憨厚、乐观的性格,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千百年来,陕北人用扇子寓意风调,用花伞代表雨顺,用扭秧歌祈福。作为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秧歌起源与传说研究对于理解其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至关重要。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邢向东介绍,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群众性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陕北秧歌集歌、舞、戏、乐于一体,也叫“闹秧歌”“闹红火”“闹阳歌”等,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其中清涧秧歌、绥德秧歌最具代表性。

  “陕北秧歌扎根黄土高原,历经千百年,既是保存和研究方言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方言口传文化传承创新的经典案例。”邢向东研究发现,地方志中有不少关于“秧歌”的记载。清末修纂的《米脂县志》中有秧歌“为傩装扮、歌舞”以及秧歌“驱疫”的记述。他推测陕北秧歌可能起源于古老的傩祭活动。“秧歌”又记作“阳歌、禓歌、殃歌”等。秧歌队的“伞头”所执之“伞”(道具),民间叫“日照”(太阳图案),因此,秧歌的本词实为“阳歌”,寓意迎接阳春,以阳克阴。邢向东认为,陕北秧歌有着独特而丰富的语言文化意蕴。古词语在秧歌唱词里俯拾皆是。如清涧彩门秧歌唱词:“都说贵村女子妙,拽烂袖口扯烂袄。我村后生实在憭,真是穆桂英配个杨宗保。”“妙”指女性长相姣好,见于《广雅·释诂一》:“妙,好也。”“憭”义为聪慧、精明。《说文·心部》:“憭,慧也。”

  走进榆林陕北民俗博物馆,一件件展品、一幕幕场景,再现丰富多彩的新旧陕北秧歌场景,全面还原陕北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现在普遍使用的“秧歌”一词,可能与南方方言有关,但陕北秧歌与南方插秧时所唱之歌无涉。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高峰认为,南方普遍种植水稻,有“插秧歌”,清代南来的官员受母语方言、文化影响,可能把陕北这种春节前后的民间文艺活动重新解读为“秧歌”并记录在志书中。延安时期,尤其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陕北秧歌在秧歌剧、新秧歌两个方向实现了创新发展。秧歌剧将秧歌和传统戏曲相结合,新秧歌强化了群众的参与性和娱乐性。由于“秧歌”的写法更能体现“艺术来自劳动生活、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理念,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因此各种报刊上大量使用“秧歌”的写法,使得“秧歌”的词形固定下来并通行全国。高峰认为,既然“秧歌”的写法已经约定俗成,我们就可以沿用这个词形。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0世纪40年代初,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掀起了新秧歌运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来自鲁艺的艺术家们在“文艺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号召下,将创作之笔对准人民、用群众语言创作。《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十二把镰刀》等秧歌剧将秧歌和传统戏曲相结合,内容是大生产、识字、抗战、支前、戒赌、改造“二流子”等,寓教于乐;曲调则采用眉户、道情、二人台、碗碗腔以及陕北民歌加以改编。秧歌剧成为方言口传文化创新发展的经典。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刘妮介绍,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陕北秧歌成为艺术家联系群众、深入群众的“金钥匙”。艺术家们开始在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的艺术宝库中挖掘创作灵感。“陕北原来只有秧歌调、秧歌舞,没有秧歌剧。鲁艺的艺术家们拜群众为师,通过田野采风,在民间艺术的基础上提炼创新,开创性地发掘了有情节、有故事的秧歌剧。”刘妮说。

  新的内容、新的艺术形式孕育出新的生命力。1944年春节,延安工厂、学校、部队组织的秧歌队多达27个,上演了150多个节目。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随着革命胜利的嘹亮号角吹响,陕北大秧歌扭遍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几部秧歌剧重新上演,再次引起轰动。2023年2月榆林市新上演的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以陕北民间故事为框架,以陕北原生态民歌、秧歌为链条,以民间传统习俗文化为线索,演绎了黄土高原上动人的爱情故事,呈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风格,展现了民间文艺形式被改造创新后的强大生命力。

  现代秧歌的演变体现出民俗与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历程。以前看秧歌看的是红火,现在看秧歌看的是文化。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表示,延安时期的新秧歌把秧歌变成了群众性广场表演艺术乃至健身活动。时至今日,除了春节时的集中演出和比赛,人们扭秧歌的身影更多出现在城市的广场上。从灿烂悠远的历史文脉到熠熠生辉的红色文化,从古老传统的民俗表演到独树一帜的文化创新,陕北秧歌的演变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目标。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