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麦克风”:文艺批评形态面临革命性转变
2022年06月20日 09: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20日第2430期 作者:

  随着新技术发展、新文艺群体崛起和新文艺政策出台,当前的文艺批评形态正经历着一系列深刻变化。如何从理论高度深刻认识新的文艺批评形态?在全面考察、具体介入和准确把握文艺批评新问题、新特点的基础上,如何深入理解和阐释文艺批评的特殊功能?这些都已成为当前文艺批评研究中具有鲜明时代性的重要理论问题。

  5月15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微时代’文艺批评研究”课题组、山东师范大学网络文艺生产与批评研究中心和首都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中心,采用线上形式联合主办了“文艺批评工作坊”。与会专家学者聚焦“文艺批评形态重塑”这一现实问题,重点围绕“文艺批评主体转型”“文艺批评新样态”“弹幕、游戏、数据库文艺批评”“‘业余’文艺批评的价值与局限”“元宇宙与文艺批评”等话题,以对新问题、新现象的前沿性思考,丰富和深化了当前文艺批评的现实感及其理论建构。

  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周宪提出,聚焦知识社会学问题应成为当前文艺批评的建构路径。他认为,文艺批评可通过“五元结构”对社会建构发挥作用,即艺术家、艺术品、受众、批评家、市场。批评家肩负“立法者”的角色,应发挥价值导向作用,特别是在娱乐至死、注意力危机、消费生产化等社会文化现象面前,文艺批评应保持艺术、文学的基本精神水准,拒绝成为资本的附庸。

  文学观念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在媒介高速发展的今天,诗学研究急切需要媒介诗学的转向。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文学部主任张跣教授从人文角度反思当下的“媒介”否定论,着重强调了新媒介的创造性力量对于人文价值的积极意义。他提出,对人文知识分子来说,固然应该通过反思和批判来捍卫人文价值,但这种反思和批判要有一个前提,即对新媒介作为一种发现人性和社会的诸种可能性的创造性力量的充分肯定。媒介诗学要研究新媒介如何改变了传统精英主义创作主体,如何打破传统高雅文学的道德牢笼和审美规训,实现自我的重新体认和潜在更新。

  针对当前文艺批评实践领域的各种新变化,广东省作协主席、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蒋述卓着重从批评主体、批评活动形态与动机等层面,勾勒了“微时代”文艺批评正向建构的前景。他认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文艺批评的主体消除了身份界限,也消除了专业与业余的界限。现在的批评家成为媒介时代艺术生产的参与者,既是生产者,又是评论者,同时也是创作者。“微众”批评主体的活动方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纸媒的单向性,具有在线交互性特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疆锋对当下文艺批评的景观化、圈层化等“反连接”现象,进行了学理分析和批判。他提出,真正有效的文艺评论的目的就是保障和庇护文学“讲述一切”的自由和合法性。在景观化和圈层化的网络空间里,文艺评论这种保障作用的发挥易受到影响,有可能丧失生命力、创造力和行动力。在数字媒体兴盛的时代,文艺评论者既要接受连接的赋权,也要直面“反连接”的困境;既要敢于云中漫步,也要舍得退而却步,这样才能适应新的互联网法则,完成自己的使命。

  立足于文艺批评从审美性向交往性转变的大背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黎杨全揭示了社交媒体语境下文艺批评范式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他提出,文艺批评应适度强调交往性。文艺观念上,从传统的作品观念转向社区观念与大文艺观,作品外的交往活动也应被视为文艺内容;文艺生产方式上,应重视交往活动的重要性,社交媒体时代构成了一种以交往为基础的“维基百科式”的集体生产模式;文艺接受活动从传统的个人审美静观,走向了群体性交往;文艺评价范式上,除传统作品评价体系外,还应考虑文艺的连接性与交往性。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光提出了“微众”这一概念。微众指的是“分体”群,如圈、群、粉、弹幕族等。微众主体是一类在与数字技术互动过程中“主动”寻求“自身数据化”的主体。微众并不使用App平台,而是与之“共生”;微众并不浏览App平台上的内容,他们本身就是“内容”,即数据。同时他认为,无论微众文艺批评对当代文艺批评活动产生了多少具有积极意义的冲击,只要对于该活动的技术性强制缺乏明确的反思意识与批判揭示,那么对它在重塑批评公众性、重建文艺与现实的关联性等方面的期待均不宜过高。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王峰教授认为,应以一种“中观”的批评态度面对元宇宙浪潮。元宇宙是一种技术实践、社会实践,可以从游戏、虚拟现实、物联网、交易系统四个要素出发加以理解。现实生活与元宇宙的交替转换,是保证元宇宙顺利建设的基本方式。技术与现实的切换是一种新的现象学方式。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唐宏峰以数字时代的视听文本为对象,认为数字媒介重新集合文字、图像和声音,构成一种新的书写形态。传统的文字书写已终结,而图像的、影像的、数字的书写才刚刚开始。

  计算机、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云计算、大数据等的迅猛发展,引发了现实文艺生态的巨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微时代’文艺批评研究”首席专家、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院长王德胜教授提出,在与文艺实践直接联系的过程中,今天的文艺批评不仅开始逐渐解构原有的批评话语垄断,同时其对象构成、实践形态、操作方法等日趋多元化;不仅打破了既有的批评格局,也催生出众多具有新型面貌和特质的批评形态,促成了文艺批评存在形态的革命性转变。

  本届“文艺批评工作坊”的举办,对于主动适应文艺批评形态转型、有效深化当下文艺批评实践、具体回应文艺批评理论建构的前沿问题、不断加强文艺批评与当代生活的联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杨阳)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